常常看到知名人士或是美食評論家,踅了各個國家的美麗旅棧,嚐遍各個餐廳的星級料理之後,將許多美好經歷轉化為優美文字,讓我們雖無法一一親往,但也可托福得見世界上種種的新奇事物。而在許多令人大開眼界的分享之後,往往看到文章主題再次回到台灣,反思回味鄉土人情,對自己原生土地的熱愛,表露無遺;其中台灣夜市小吃,就是一個溫習的重點。
夜市文化的主題近來常在影視戲劇中出現,因為其代表的是台灣特有發展的草根文化。多年以來,不但台灣當地人民自己喜愛,來自日本、香港、大陸乃至歐美的朋友,都喜歡台灣夜市有趣的氛圍,因為在夜市可以看到從飲食衣物出發展現的台灣活力。這樣的主題,要出現在觀眾量不大的現代舞蹈舞碼之中,是非常嶄新而大膽的嘗試,對於三位年輕的編舞者許瑋玲小姐、林春輝先生、彭惠君小姐以及用故事腳本將舞蹈與戲劇聯結的陳彥壯先生,在此可為他們勇敢創新又真誠關心的努力大力鼓掌。
當我們進入夜市,琳琅滿目、草根華麗的一切開始撞擊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肚子餓了,開始尋找一攤又一攤讓人難以招架的美食,臭豆腐、大腸麵線、魷魚羹、水煎包、超大雞排、滷味麻辣燙、割包四神湯、果汁甜點冰品……再挑剔的人好像都能找到自己想吃的東西;便宜又好看的衣服首飾;彈珠台、套圈圈、射氣球、撈金魚等讓親子共享天倫的陽春遊戲;以至叫賣到讓人不買還覺得對不起他的“超強”日常用品。三位編舞家以自己深入的觀察,加上舞蹈上精準的訓練,夜市裡各式各樣的買賣竟巧妙地變幻為精簡俐落的現代舞蹈動作,再熟悉不過的日常所需和交易過程,若非舞蹈家深刻地體驗和察覺時時刻刻的當下,哪來這麼多的美妙動作。另一個值得贊許的地方是因為舞劇本身的主題就很親民,所以我們會發現當熟悉的部份以精確的動作不斷演練時,艱澀不易消化的現代舞竟變成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就像古代民間的詩經,70、80年代的民歌運動,輕易打入人心獲得共鳴,這是編舞家實驗成功的部份。
迷離抽象的現代舞蹈要搭配清楚寫實的劇場故事,這也是一項大挑戰啊!我們不知道編舞家們和壯壯先生在形成《七里香》的過程中有沒有很多爭執,但《七里香》的觀眾的確享受到一場盛宴。夜市的另一面是人情,每個攤位都有著自己特別的故事,用盡方法擠到夜市,爭一席位來做生意,不就是為了養家、為了糊口、為了夫妻情侶友伴共同的美好未來打拼,人世間的冷漠溫暖、分合無常,夜市也是一個試煉場呀!舞劇裡也看得到這些部份優美的著墨,歡喜悲傷的人生戲碼無時無刻上演著,如夢的現代舞,不也是詮釋如夢的人生很好的表演方法。
搞笑的部份大概也是該劇在現代舞裡大膽的嘗試之一。彭惠君小姐從成龍的電影汲取靈感誕生警察扒手的橋段,從扒手養成訓練、實際操作到踢到鐵板碰到警察,以舞蹈動作表達起來非常有趣;動作派的林春輝先生將警察小販的共生關係用舞蹈和戲劇融合地更恰到好處,讓觀者觀賞時可以開懷大笑;許瑋玲小姐雖然膝蓋重傷,但在戲劇台詞表現時,小露一些摹仿Hold住姐的肢體動作,除了博君一粲之外,還是掩藏不住舞蹈家的綽約風華。
在夜市裡不得不讓人省思的環境衛生問題,編舞家們也沒忘記編入舞劇,用寶特瓶形成主題的段落,就在提醒人們享受美食方便之餘,是不是也該用更文明的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土地。土地,不是只靠人情去維護的,是要靠身體立行,父母教導小孩,朋友彼此提醒,享受美好的同時,也應該好好學會享受伴隨而來的責任。
全台灣大大小小的夜市,我們都看得到、感受得到滿滿人情美味的《七里香》;周杰倫的《七里香》,在iPad裡偶爾轉到;有氣質的文藝知青可能再翻翻席慕容女士的《七里香》;肢體音符的《七里香》,看完後、錯過後真的好像只能回味。然而,再回到肢體音符編舞家、舞者、腳本編者等等所有努力的藝術家們,也許正開始走出一條現代舞不一樣的路,帶領起一種新的風潮,其所表現的人文《七里香》,拉近現代舞與民眾之間的關係,但又用與街舞不同的方式,同樣地引起觀眾的共鳴,貼近民眾、親近市場,不代表沒有省思的深度。
《七里香》
演出|肢體音符舞團
時間|2011/10/08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