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之必要與探索——《無題島:孽種與魔法師》
5月
19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25次瀏覽

康旼甄(出版社編輯)


踏入劇場前,沒想到《無題島:孽種與魔法師》(下稱《無題島》),竟是這麼一齣色彩繽紛的作品。結合現代劇場、歌仔戲、喜劇、舞蹈、偶戲等元素,搭配 Cyberpunk 風格的舞台布景,具野台色彩的七彩霓虹燈,揉合魔幻與古典色彩的戲服,既現代又傳統,俗艷卻不感到過時。乍看或許混亂,然而劇場裡的三個小時,卻感覺自己無拘無束地穿梭於無名小島,體驗前所未有的娛樂與多元美學,在嚐盡人世間愛恨情仇、酸甜苦辣後,驀然回首,始醒悟自身依然端坐於席上。

過去因為跨界一語過於俗濫,而曾質疑跨界之必要及意義。《無題島》高明之處便在於化跨界於無形,傳統與現代的界線模糊迂迴、難分難捨。亦雅亦俗、亦生猛亦嚴謹,歌仔戲自身的即興與野性,碰撞莎妹慣常的知性路線,沖淡文青腔與哲學思考,為整齣戲增添了面向普羅大眾的娛樂色彩。

尤以陳昭香飾演的落難國王東方應寒,與蕭東意所飾演的公主乳母,就公主婚嫁嘴上交鋒的段落留下深刻印象。主僕一靜一動,一不動如山、一四處奔走如花蝴蝶滿場飛舞,兩相對照下,明明表演風格各異,卻又合乎彼此人物設定,因而產生了十分有趣的舞台效果。另演出手冊訪談也提到,陳昭香與飾演公主的吳靜依對戲時,告訴對方順應人物自然演出,不需過度注重傳統身段,如此反而更能顯現公主此一角色的個性。《無題島》正是在善用演員自身特長,又同時推進劇情的輕鬆步調下,讓觀眾循序漸進接受了堪比八點檔般的衝突設定。

十分喜愛曲調的流暢切換以及切入點,以詞盡情述說人物心境,搭上十足歷練的深厚歌唱實力,過去從未曾將歌仔戲與音樂劇聯想,然而《無題島》在曲調與歌聲完美結合,加上小事製作的舞群搭配之下,腦海中不禁浮現過往看過的音樂劇,只是器樂有別,形式也更多元多樣。

劇末在歌聲中娓娓道出悔恨的孤獨君王,到頭來爭得的,只剩眼前茫茫滄海。正當觀眾認為戲已落幕,先前攤落台上的紅布卻緩緩收起,悲劇瞬間轉為喜劇,頓悟原來眼前所見,竟是精靈們善意施下的魔法。僅以一塊紅布,便加重了東方應寒人格上的悲劇色彩,又快速轉換劇情走向,手法十分讓人驚豔。

較可惜的是劇情要素過多、議題紛雜,登場人物已較往常作品來得多,其中關係更是如絲網般交錯複雜;重重提起、輕輕放下的自然與環保議題,在親情之前亦顯得無足輕重。待事後回想,只知一切僅是船過水無痕。劇本的輕重緩急、濃淡調配,或許可再斟酌揣度。

歌仔戲不必然苦悲,現代劇場也不一定嚴肅正經,刻板印象很多時候限制了邂逅的可能。資訊海量的時代,不一定是沒有興趣,而是需要一個接觸與了解的契機。《無題島》做出的努力與創新,讓跨界不僅是拼盤、過場似的大拜拜展演,而使領域間有流動、交流的可能,也讓觀眾接觸到傳統戲曲嶄新的一面。如同劇中結尾精靈與小王子終於尋得自身所嚮,攜手遊歷世界,觀眾也能由《無題島》出發,踏上探索傳統戲曲的旅程。

《無題島:孽種與魔法師》

演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X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時間|2022/05/08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無題島》讓許多當代戲劇觀眾、劇場演員粉絲享受了一場歌仔戲盛宴。不過,對於戲曲觀眾來說,《無題島》是不是一場歌仔戲盛宴,或許就不是那麼肯定了。(楊禮榕)
5月
16
2022
在21世紀的現在,對於傳統戲曲總是強調需要實驗創新,那麼如果跨界是一種實驗,實驗的假說是什麼?我們在《無題島》中看見了不同劇種的對話、自我挑戰以及劇種差異,那麼跨界之後,是否能夠當作回頭省思劇種本質的養分?(許美惠)
5月
16
2022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