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現實中的「好不浪漫」──你有幾分熟:3OLO聯演計畫《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
7月
25
2022
你有幾分熟:3OLO聯演計畫(部落劇會所提供/攝影李欣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31次瀏覽

施靜沂


此次「你有幾分熟:3OLO聯演計畫」,由部落劇會所的三位原住民男、女青年藝術家擔綱,並於七月上、中旬連兩個週末在北市信義區的南村劇場演出六場。【1】筆者觀賞了嘎造.伊樣(Kacaw Iyang)與卓家安(Ihot)的作品,在兩位藝術家的文本裡,他們談論、展演與層層逼近的,不外乎當代(原民)青年對幸福與部落/社會理想的追求;看似平凡的心願,卻充滿層層魔王關卡。

嘎造在其劇作中放入對女性群體的觀察,Ihot的創作也花了許多心力鋪陳女性議題。相較於嘎造於《女人國的她》訴說情感心聲、趨於幽默的劇作,同是阿美族的卓家安(Ihot)則以獨角戲形式,血淋淋再現出部落文化工作者面臨的諸多「好不浪漫」。


從改回家族名「白螃蟹」(Afalong)說起

Ihot藉由一人分飾多角、維妙維肖的快速轉換——時而飾演熱血回到原鄉推廣文化的女子Panay,時而飾演個性現實卻「欲言又止、不願在學生面前多說同事壞話」的補習班老師,時而飾演內心戲豐富的部落婦女,時而飾演很會跳舞的少女,還有,飾演透過頭目父親而任職鄉公所、愛刁難人的女職員——Ihot讓觀眾看見,在許多人眼中,青年在部落生活,若想以文化工作站穩腳跟,其實是「不切實際」的一件事。


你有幾分熟:3OLO聯演計畫(部落劇會所提供/攝影李欣哲)

角色Panay出場時,其白螃蟹頭冠改自阿美族傳統服飾的女子頭冠;如此凸顯的「白螃蟹」不只在觀眾看來有些突兀,連鄉公所同族的女職員,對於Panay想改回家族名Afalong(漢語譯為太巴塱,意指當地有許多白螃蟹)也是大驚小怪,還為此當場致電頭目父親,表示有人要如此改名,頗為可疑!接著,我們透過女職員官腔的說明——過去已有許多年輕人想返鄉做文化工作,最後都離開了,隱隱道出當今即使政府強推地方創生,但不少部落的藝文工作者難抵薪水不穩、政治角力等複雜情境。再者,當女職員聽見Panay為了文化返鄉而辭掉都市高薪工作時,又是一陣大驚小怪!

這種「不看好」,在Panay為了支撐文化夢想而兼職的補習班,再度被放大檢視——在此,老派的女英文老師在學生面前,不斷以誇張的語氣重複:「你們Panay老師就是太認真了。」暗示Panay心中的願景與「認真」的工作態度,在作風老練的「成熟大人」眼中,簡直就是愚蠢幼稚的執念!


你有幾分熟:3OLO聯演計畫(部落劇會所提供/攝影李欣哲)


部落藝文工作者的深刻領悟,那些現實中的「好不浪漫」

然而,Panay面臨的困境不僅如此,她連「認真」學習祭典舞蹈時都被討厭,因為他肢體不協調,只能央請領舞婦女錄製分解動作影片,卻造成他人「負擔」。祭典當天,創作者透過老頭目如廁時遭白螃蟹附身的情境,以及透過重述太巴塱部落起源的白螃蟹傳說,清晰展演當代「部落」政治角力的複雜性——顯然,老頭目跟返鄉的Panay對文化實踐有些共識,但不同位置的族人則對於Panay的努力褒貶不一。

比如領舞婦女便認為Panay打亂「大家」的生活節奏,甚至當Panay心情不佳,被多名男性族人安慰時(之中包含該婦女的丈夫),領舞婦女簡直氣壞了。然而,婦女的女兒身為補習班的學生,卻因Panay的文化教學而受益匪淺,不僅在抖音獲得滿滿關注,甚至還被電台訪問,且能說出相當成熟、「顧全大局」的話語。如此的劇情呈現出一種荒謬感,等於也告訴觀眾,「在部落、原鄉做文化工作」真的不如想像中浪漫,其實在部落像在都市生活一樣,時時面臨不同勢力的競合。即使Panay在7—11年輕店員眼中看來很酷,在補習班學生眼中有理想,在頭目眼中具前瞻性,甚至在造訪太巴塱的外國背包客眼中友善溫暖,但在鄉公所職員、部落婦女、前輩英文老師等「普通人」眼中,卻不啻是破壞秩序又不成熟的刺眼存在。


你有幾分熟:3OLO聯演計畫(部落劇會所提供/攝影李欣哲)

此齣獨角戲的最後,Panay決定「離開」,帶著自己的文化到異地去,讓不同族群的人們認識。離開的決定一方面意味著部落無適合的「位置、資源」容納她,一方面展露人性的「現實」——只有你在「外面」紅了,回到原鄉才會被好好珍惜認識,如同那個因抖音影片而被關注的年輕時髦學生。

與此同時,筆者也強烈感受到創作者藉由《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不只想為部落的藝術文化工作者發聲,將其抱持理想卻屢遭阻撓的苦澀、痛感表達出來,或也想藉此曲折的情節叩問社會:當政府文化部門、學界、教育界,屢向年輕學生言說傳統文化的重要與美好之際,我們的社會是否已經準備好,用完整的制度與姿態承接懷抱理想的年輕人?是真誠陪伴,還是酸言酸語,又或者「只有精神支持」?易言之,筆者認為Ihot的劇作展現了藝術文化工作者與產官學研各界對話的能量與誠意;或也期盼著,一顆顆對文化工作抱持熱情的心,別在種種磨難中,隨著年歲漸長而失望冷卻。

註解:

1、「你有幾分熟:3OLO聯演計畫」,在筆者觀演的場次共包含三位藝術家,是近三小時的演出,然因個人時間因素,沒趕上率先登場的陳冠吟(Muni Rakerake)《蝴蝶》。

《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

演出|部落劇會所、卓家安(Ihot Sinlay Cihek)
時間|2022/07/10 14:30
地點|南村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