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剝削的苦痛/無感——2022臺北藝穗節《修鎖》
9月
19
2022
修鎖(隔離島劇團提供/攝影鄭文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63次瀏覽

簡韋樵(專案評論人)


人們太容易拋棄自己的物品,卻輕易遺忘它們的價值。越繁華的都市,就會出現越多廢物,城市的人們輕易湧現追尋新鮮感的心理,在商品的華麗的包裝下,購買和替換成了必然的動作,結果,垃圾隨處在不同的角落,但它們未必一無是處,只是城市容不下它們的生存空間。

——姜麗明,〈徘徊在旺角黑夜的鬼魂〉【1】


隔離島劇團(簡稱:隔離島)從去年參與了2021年北投小戲節,並演出《閉目入神》開啟他們在台灣的劇場之途。這是在台灣難得見到的,由留台港人創作者聚集而成,以粵語進行演出的表演藝術團體,且其展演內容多以香港城市為藍本。

今年5月在萬座曉劇場首演劉紹基在台北文學獎得獎之作《半生瓜》,該作品直切討論著當代社會現實的窘迫與困境,深刻地表現在一隅之地奮力掙扎的小人物。緊接著劇團在2022年臺北藝穗節搬演姜麗明獲台大文學獎首獎作品《修鎖》,該作品不只是闡述在香港租屋人的家庭敘事,而且意圖將其放置於城市脈絡框架和香港人在回歸之後的歷史經驗,來理解被鑲嵌於文本中的人物情感與動機。


修鎖(隔離島劇團提供/攝影鄭文凱)


香港青年作家的城市書寫

與中國離異已有百餘年的香港,在1997年正式回返。儘管帝國的殖民帶來的現代性魅影使香港從中國小小南方漁村搖身一躍,成為鼎鼎有名的亞洲四小龍、東方之珠,卻為此地留下巨大的後殖民債務——猖獗、造就城市亂象的資本主義及文化階序。當繁榮的香港重回亞際、回返中國,社會背後存在著嚴重貧富差距問題,貧窮導致的困窘加劇惡化。

許多香港後九七年青年作家對城市空間的書寫轉向於架空、虛構與想像的地景重塑,以文字意象形塑陌生與變幻的「他城」寓言,帶領讀者逃逸現實「我城」的畸形及不堪。如陳志華《失蹤的象》(2008),可洛(梁偉洛)《鯨魚之城》(2009)和《幻城》(2018)等。

來台就讀研究所的劇作家姜麗明,自從2014年反新界東北撥款示威及雨傘運動後,開始針對城市命題書寫同名短篇小說《修鎖》。其作並不像本劇《修鎖》寫實色彩,而是偏重於刻畫主人翁對惡劣的蝸居所產生的體感,並透過對未來徬徨與絕望的描述,一一拆解人物細微的情感經驗,勾勒出其潛意識裡的恐懼。尤其鎖壞了,等於是沒有自主空間的可能,私領域可能無止境地遭受到他者的侵犯。直到2019年發生反修例運動之際,姜麗明便再思香港人在龐大的國族敘事當中無法擁有(政治生存)主導權,主體性受到威脅所延伸的妨礙及焦慮。


修鎖(隔離島劇團提供/攝影鄭文凱)


梁繼平說過:「真正連結香港人嘅,在語言、價值之外,係痛苦。」韓麗珠也曾道:「記住所有受苦的人,注視那些層出不窮的痛苦形式。」我們不禁想問,那種感到痛苦的根源從何而來,為何形塑了香港人某種共同體?


鎖壞了,自主空間也沒了

《修鎖》談的貧窮定義,不單單只是活在底層或貧民窟的低收戶,甚至是活在老舊頹圯的公寓(或被戲稱為「籠屋」)裡的那些薪資奴隸(wage slave)和籠民。一對新遷入的情侶、一個無業遊民的瘋子、一對新來港定居的母子,在門鎖銹壞且毫無隔音的狹小空間,可居之地受到不定時的踐踏與威脅,更毫無隱私與自主可言,構成危脆且令人不安的躁動情緒,在《修鎖》背後的確潛藏令人深刻的政治隱喻和九七回歸之後的情感結構。

情侶阿遠與小琪,兩人皆是從不和諧的原生家庭逃逸,尤其是阿遠在職場上幾乎是找不到認同感,甚至自身性格與科層制的職場相互抵觸,等於是苟且偷生地活著,軟弱茫然地依存在社會的暗處。當阿遠聽著新聞轉播,發現自己在示威現場的學生正遭受防暴警力拘捕與驅趕。身為人師,卻連他最想保護的學生都受到國家機器的侵害,導致阿遠幾乎成為無國可認、無地可依、無業可從的窩囊廢。

原本在修鎖過程中一直處於警惕狀態、對抗思維的阿遠,最終被襲來的罪惡感和無力感吞噬,放棄一切掙扎的可能,讓痛苦隨意地侵襲自身向墮落,或者盡力使身體無感、癱瘓化。就像另一位瘋癲的房客拿著老鼠藥欲除掉令人煩躁的流浪狗,以最暴力的方式將否定和牴觸自己與社會的聲音一一剷除,乾淨到一切透明與清晰,斷絕任何的雜音與警訊,變相地讓抗議、刺耳之聲走向終結。


修鎖(隔離島劇團提供/攝影鄭文凱)


沒有鎖,讓所有隱私變得一目了然,甚至遭外人侵入與擺弄。劇走到尾聲,鎖不但沒有修好,門孔還破得更大。阿海拿起鐵鍊一圈一圈地拴住破洞,讓之前被阿遠戲謔為「擁有無敵山墳海景的海景套房」更像一座鐵牢,自願委身為囚中人,被他人施暴、被自我剝削,那一絲感到救贖的光線也隨著劇終消逝於屋處當中。

創作者的悲觀描繪致使作品走向毫無未來、不可逆轉的想像,為何放棄是主人翁的唯一選擇?社運的挫敗是否使這群年輕香港創作者形成創傷,使作品只停滯於負面情感的宣洩,沒有進展、期望的可能?或許,他們無意想在這次提出任何抗爭與辯論,而是好好記住現在的傷痛,追根究底,並在當下(台灣)尋求另一種被展現的可能。

註解:

1、姜麗明:〈徘徊在旺角黑夜的鬼魂〉,《虛詞》(2018年6月25日)。網址:https://p-articles.com/works/81.html

《修鎖》

演出|隔離島劇團
時間|2022/08/25 20:30
地點|舊峸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