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與選擇《我的妻子就是我》
11月
15
2013
我的妻子就是我(許斌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0次瀏覽
陳志豪(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生)

戲劇作品在被搬演的過程中,從導演到演員,甚至整個製作團隊都必須叩問一些關鍵問題,即為何選擇演這齣戲?為何選擇這個劇本?導演賦予作品的當代詮釋究竟為何?觀賞完《我的妻子就是我》(I Am My Own Wife)以後,我心中湧現了這一連串關於「選擇」的問題。《我的妻子就是我》是部敘事性強烈的自傳性色彩劇作,乃劇作家道格.懷特(Doug Wright)長期採訪跨性人夏洛特(Charlotte von Mahlsdorf)所撰寫的作品。敘事背景跨越第二次世界大戰、東西德分裂、柏林圍牆倒塌和冷戰結束等歷史性時刻,而情節主線則圍繞在道格的採訪與夏洛特對於自我身世層層回憶的剖析。

故事是實的,舞台是虛的。詮釋一個畫面感相當強烈的寫實劇,導演謝東寧選擇中國傳統式的一桌二椅、地毯作為主要的舞台配置,而整場演出沒有更換任何舞台設置,僅依靠燈光的轉換和演員口中所描述一事一物來進行想像。唯獨夏洛特的珍貴收藏則是透過立體書呈現,此後出現的小道具皆以虛的方式演出。這相當考驗演員的表演功力,因為他將引導觀眾的想像力穿梭在角色漫長歲月的空間記憶。但當演員敘述到某些情節時,卻加入了輔助性的投影片,如夏洛特屋子的外貌、俄國坦克行過柏林街頭、納粹軍人照、夏洛特的照片等,似乎想要幫助觀眾進入疏離的二戰敘述背景與角色的生命。這個設定其實顯得有點突兀,投影片的真實性內容無形和虛的呈現手法產生矛盾,彷彿導演仍擔心觀眾無法消化長篇生硬的異國歷史和人物地方等名詞,而做的添足之舉。若回到虛實的關節點上,我們並不知道夏洛特所說的某些人事物是不是真的,畢竟因為戰爭檔案銷毀的緣故,我們沒有辦法探索其真偽。於是採訪者道格採取了相信的態度,並寫下了這部作品。導演企圖證明的真實性在此變得非必要性,故事的真實與虛假的辨證在劇場中並非最重要的。故事的真實性不會影響作品所要傳達的意義內涵,而演員所要傳達的情感,亦當是真實的。觀眾不會因為故事的真假而質疑作品的藝術價值,真實的感受僅發生在演出的當下。

虛的舞台空間,卻也無形中淬鍊著演員的表演藝術。在沒有太多借力的情況下一人分飾約四十個角色,邱安忱在分飾角色的轉換瞬間銜接得相當緊密,甚至讓觀眾覺得同時有兩三個不同的角色,同時在舞台上演出,演員對於角色進出的節奏和虛實的拿捏甚為盡準。至於聲音和肢體的轉換亦非常自然,表現相當值得讚賞。亦由於主要角色不多,其他龍套角色出現時間短促,演員必須一開口亮相就讓觀眾知道角色的身分與性格。因此扮演過程中難免趨向類型化,但卻是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而類型的扮演和一桌二椅的舞台設定,未嘗不是一種融合古今的巧妙結合。

《我的妻子就是我》可切入討論的議題甚多,如跨性人的身分認同、白色恐怖的政治迫害、社會與媒體對非主流事物的暴力對待等。然而觀眾似乎只從中得悉一個遙遠地方的「真實」故事,但這故事又對自己產生了甚麼共鳴或意義呢?在舞台空間和表演手法上我們看見了導演許多不同的「選擇」,但在文本的詮釋上卻是顯得保守的。觀眾無法進一步解讀導演想要傳達的概念,而僅僅是觀賞劇本忠實地被搬上舞台,偏偏那卻是個疏離的故事。若劇本原來可深入探討的命題沒被凸顯出來,我們將無法看見文本被導演賦予的當代詮釋,而劇本被選擇的意義將變得薄弱。

國外劇本被翻譯搬演是個艱鉅的考驗,在文化差異的消化之餘,仍須透過導演的詮釋去解讀劇本所要探討的命題與當代意義,卻又能保留原劇的精神。在選擇的過程中,意味著另一層面的放棄,我們沒辦法面面俱到,卻會不約而同地朝向一個充滿生命力量的故事與發展。

《我的妻子就是我》

演出|同黨劇團
時間|2013/11/10 14:30
地點|衛武營文化中心281展演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人分飾四十角的標語是把雙面刃,在多樣的同時,也注定了有些角色勢必被定型化,刻板印象化;此乃一趕多(特別是如此多的角色)的非戰之罪,且礙於劇中篇幅所限,對於角色的比重、刻畫的空間,本來就得有所平衡。也許就是因為我們對其人其地的陌生,給了表演者詮釋上的自由,而觀眾也很容易就能接受一個屬於邱安忱的演員/夏洛特/道格/...。(黃心怡)
10月
29
2012
邱安忱清楚掌握角色的轉換與分寸,陰柔氣質的道格與刻意扮裝的Charlotte有著細膩的對比。特別是當他每每轉身要進行角色轉換的那一瞬間,沒有扮演、沒有太多的技巧與匠氣,一種演員中性狀態下自我真實的暴露,十分難得,《我》劇可說是他近年來最好的演出。(劉守曜)
12月
19
2011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