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真情,不辯已明《闇河渡》
12月
03
2013
閻河渡(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68次瀏覽
林立雄(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

《陰陽河》本來是一部情節簡單,本就重在唱作繁複的戲。而最著名挑水的段落,則是徹底展現擔子工的功力之處。《陰陽河》這齣戲鮮少被演出,除了在前幾年,吳興國與京劇皇后戴綺霞所合作時改編演出之外,最近的演出則為今日所改編為《闇河渡》的作品,重現於戲迷的眼中。然而《闇河渡》改編中,書寫及李桂蓮(朱民玲飾)得以還陽後,究竟選的是陰間的丈夫,又或是陽世的丈夫?

戲劇大抵是追隨著老戲的路子走,開場仍舊以張茂深(趙揚強飾)誤闖闇河,而受困闇河,然而進了闇河,闇河卻成了個「情」的禁錮之地,若有了「兒女私情」則會迷失於闇河,永遠無法出脫。《陰陽河》的劇本中一直有個荒謬之處,即是月神因見到李桂蓮夫婦於月下公然交歡,而罰了李桂蓮至陰陽河挑水。荒謬處有二,月神何德何能插手人「家務事」?(在《闇河渡》劇中月神這條線被寫了出來,甚至有點諧趣的寫及月神追索店小二的身分,而店小二身分也因酒後才發現自己真正的身分是后羿)。再者,為何只有李桂蓮受罰,這也是件有趣之事。但,在《闇河渡》這個劇本中,將還陽的路途的抉擇作為了欲辯證的重點。

「情」的辯證並非是個新穎的探討議題,從國光劇團的《水袖與胭脂》等作品中,亦可看見為「情」辯證的主題。但在《闇河渡》的改編中,尤其在「夫妻還陽」路途的段落描寫得十分精彩,李桂蓮還陽的路途中,心中對於未來的憂心與恐懼(從現實的街坊到夫婿的多猜疑),甚至是對鬼差倪木舊情的懷念等,把李桂蓮的恐懼表現得十分精彩且令人動容。這個改編本,還加入了唐明皇、虞姬、月神、后羿等角色,除了強化了「訴情」於此劇中的初衷,也讓劇情多了許多諧趣調笑之處。但月神此情節線的加入,反倒讓李桂蓮受罰這件事情變得更加的不合理,既然月神是個有情且願意追索「真情」的人,那她又何需因妒責罰李桂蓮呢?又在張茂深於未知之間指罵月神,月神既是因妒罰李桂蓮,又何須在店小二詢問觀眾時,聽取觀眾意見作為讓李桂蓮夫婦還陽的依據呢?(雖然如此,但這段情節中加入與觀眾互動的情節,也讓觀眾覺得非常有趣。)很顯然這些情節線不過是為了強化「情」,或增加這齣戲之中的冷熱調劑。再者,唱詞、台詞簡白,有幾處(如結尾)甚至有「劇作家」現身說法的痕跡,論「情」說「情」的意味濃厚,使得戲曲抒情的餘韻被抹煞,真情被談論的太明白,減少了些許美感。

最後,談論關於這齣戲於導演手法上的運用。劇中添加了許多「異質」,如幽靈舞者、紙糊造景,在這部傳統京劇中,雖然突兀,但導演於手法上的運用,如空間轉換、營造等,利用舞者揮舞的斗篷與舞蹈讓整體舞台畫面豐富,有其創意及巧思,但在虛實渾雜的舞台之間,又稍稍覺得可惜,例如鬼差倪木家後的那棟「小房子」,雖然符合舞台整體的特色,但其形構上看起來較簡單樸白,相較於舞台上其他的紙糊佈景有水墨的點綴,「小房子」較容易讓人感到疑惑為何物。再者,演員的身段上,挑水段落在朱民玲的表演中,能看到在其作表中毫不馬虎的精神,但其中一處,桂蓮想起與丈夫月下之歡的回憶,演員用了較現代的肢體語彙,如最令人驚訝的大概是「公主抱」,雖具創意,但也令觀眾捏了一把冷汗。京劇《闇河渡》在各項巧思與意圖的表現,都能在這部「創藝」京劇中被關照與觀看到。情節的再造、異質的介入雖須再多加思考,但整體而言,《闇河渡》是一部令人感動之外,也是一部令人莞爾一笑的作品。

《闇河渡》

演出|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
時間|2013/12/01 19:30
地點|台北市新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劇一路雜揉中外典故,若要具體舉出「戲核」,只能說還陽路一段最精采,雖然明顯是希臘神話中奧菲斯與尤麗迪斯的翻版、桂蓮的心路歷程也神似宮崎駿的神隱少女,但仍不無感人處。(林幸慧)
12月
09
2013
《精衛》最迷人之處,是它拒絕走一條「混搭」、「拼貼」的捷徑,而是將雙方系統進行深層滲透,讓兩種身體語言彼此學習,最終產生質變。
5月
11
2025
這樣的鄭和下西洋再詮釋,不僅回應觀眾對傳說中任務的想像,也挑戰傳統偶戲善惡二元的框架,打破既有文化對立,令人難以簡單批評其對歷史複雜性的簡化。作為一種時間所積累的技藝,傳統偶戲如何通過多元文化的能動(agency)而體現當代性?
5月
09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