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情說性、亦正亦邪《狐公子綺譚》
3月
10
2014
狐公子綺譚(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68次瀏覽
謝筱玫(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唐美雲劇團多年對歌仔戲的精緻化、文學化深耕有成之後,《狐公子綺譚》又另闢蹊徑,表面上是前世今生的風花雪月情愛傳奇,實則露骨大膽地談論性與情慾:群狐以無樂不作的形象開場,順著感覺走、強調及時行樂;象徵性器的扶桑花椅、人妻令人臉紅心跳的春夢,皆呼應這個主題。

這齣戲的另一個嘗試,是劇中角色大多游走於正邪之間,沒有絕對的善惡好壞,這也考驗著看慣傳統戲曲人物忠奸分明的觀眾。劇中的人類多表裡不一:道姑道心不堅、「三仙老公標」(官員、富商、書生)道貌岸然、心術不正,編劇以輕鬆戲謔的方式譏刺世人的虛偽。相較之下,劇中坦然面對自己欲望的狐狸照說應該比較可愛,但又難以捉摸定義,例如當三狐以解放女娘為名要入人界走一遭時,難道不是另一種型式的掛羊頭賣狗肉?以解放之名,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或欲望?(男狐那種玩世不恭的叛逆在開場的混亂間被沖淡了,使得其解放女娘的說詞令人困惑)。於是一開始思春的小姐反而最終是真正思無邪的人,她對狐的幻想投射了對死去母親的孺慕之情,同時也是因父親管束過嚴而心生對自由的嚮往。

《狐》劇對愛情的處理沒有落入俗套。本應是各人得各人的眼淚,媚珠卻號稱得珠者可擁眾人之喜怒哀樂;本只是一般的夜明珠,卻因人賦于它意義而顯得不凡。感情豈非如此?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籤詩神諭模稜兩可,有心人士自行解讀、對號入座。轉世的狐狸百轉千迴,最後選擇不與前世的愛人相認,蓋真相如何已不重要。

爵士樂適時為全劇增添輕快詭魅的氛圍;可拆可組的長鏡箱構成雪夜居所,有種觀看魔術表演的情趣,狐群像是魔術師的助手,只差沒有從魔箱中變出一隻狐狸精出來。狐群進出穿梭於男女情慾之間,亦協助推動場景轉換,可惜流暢度與展演度略有不足。另一個造成看戲障礙的是編導對虛實交錯場景的處理。例如,錦上花闖入妙月房間,狐狸因前世氣味記憶而意亂情迷尚可理解,但妙月的心防被攻破得有點莫名其妙,(說出祝願貼心話?)接著似曾相識的兩人展開一段貌似重逢的歌舞,好一陣之後才恍然發現這應是兩人意識層面發生之事。

這齣戲最大的亮點當數豫劇名角王海玲為唐美雲跨刀跨界演出狐仙姨一角。王海玲每次一開口,總在觀眾間造成騷動驚嘆。她在河南梆子與歌仔戲兩劇種的聲口語言間轉換,有時流暢有時生硬,但無損其仙后雍容華貴的氣勢。觀眾也總在她略微咬字不清但婉轉動聽的唱念之後報以掌聲,這是對豫劇皇后虛心又豁然大度學習另一劇種的肯定,她也善用這樣的狀況,呈現出一位寬厚幽默又散發智慧的仙人。其他演員也沒放過這一點,有時刻意學舌、巧妙與之互動,別有喜劇效果。(這不禁讓我想到台灣戲劇發展中曾一度出現日演北管夜演歌仔的情形,以及現今外台歌仔戲的日戲,有時會唱北管來凸顯角色的身分地位,這類劇種間相互吸納影響的過程與軌跡)。兩位國家文藝獎得主的同台,體現了豫劇與歌仔戲這兩個劇種的特質:平易近人、柔軟包容。同時也看到地方劇種不斷在地化的努力。

《狐公子綺譚》

演出|唐美雲歌劇團
時間|2014/03/0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謂情慾云云,只是虛晃一招,沒有任何解放行動的實踐,每個人還是一樣落入單戀的癡情網羅,三人簡直可以合組一個「花痴聯盟」。傳統戲曲裡,許仙都可以跟白蛇生孩子了,這裡還在人狐必須天人永隔,真不知「赤裸」在哪裡?(鴻鴻)
3月
17
2014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