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解放《狐公子綺譚》
3月
17
2014
狐公子綺譚(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54次瀏覽
鴻鴻(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1980年代初,伴隨本土文化風潮的興起,歌仔戲開始進入現代劇場大舞台,由國父紀念館而國家戲劇院,做精緻化的「文化場」演出。另一方面,也因為對本土文化雜糅性的深入思索,1990年代開始,現代劇場向俚俗的台灣庶民文化借火,其中自然少不了歌仔戲的江湖分身「胡撇仔戲」。像金枝演社那樣大玩台味現代感,當前許多急起直追的年輕歌仔戲團,也不遑多讓。今日之歌仔戲,猶如一個靈魂分成了堂吉訶德和他的僕從桑丘潘薩,一個是滿懷理想的騎士,一個是務實且逗趣的村夫。兩者看似判然相違,闖蕩江湖卻缺一不可。

創團15年的唐美雲歌仔戲團,便是「脫俗入雅」路線之最堅持者,不但年年新創劇目,講求舞台整體美感之營造,於唱腔身段做工亦從不馬虎。在過去幾年的宗教大戲、以及幾齣歷史悲劇之後,《狐公子綺譚》忽然反身向桑丘取經,可以視為「沾地氣」的可喜嘗試。「要在傳統戲曲的舞台,赤裸裸描寫情慾」,是這次開宗明義的任務。然而在這個百花齊放的時代,情慾論述透過歌仔戲,可以展現什麼?顛覆什麼?

就「情慾」這課題而言,整齣戲看下來,難免有隔靴搔癢之感。既假借了狐群來把情慾具體化、人物化、神格化,但這狐群卻委實純情得不可思議。一開場要鋪陳狐公子錦上花(唐美雲飾)的風流自在,群舞獻媚半天,卻只見他對誰也不愛。這個被前世情絲牽繫的伏筆,把一個原可以是情慾代言人的主角弄得綁手綁腳,成了苦悶的閒公子。他夜訪道姑,也發乎談情、止於說愛,不知情慾在哪裡。

另兩個對照組,一個是官家閨女,愛上調皮的小狐奇;一個是員外夫人,發作了3P春夢。這春夢大概是全劇在表演上的高潮,曲風加快,花車燈都上台輪轉。然而一夢醒來,夫人仍留在不舉的老爺身邊;閨女和狐奇因人狐不能逾界,私奔到半路就分了手;而錦上花雖然花了好大工夫,讓道姑擺脫前一段情緣,卻又讓她墮入另一場無解的癡戀。所謂情慾云云,只是虛晃一招,沒有任何解放行動的實踐,每個人還是一樣落入單戀的癡情網羅,三人簡直可以合組一個「花痴聯盟」。傳統戲曲裡,許仙都可以跟白蛇生孩子了,這裡還在人狐必須天人永隔,真不知「赤裸」在哪裡?這麼保守的意識型態,辜負了一個可以給「多元成家」提供情理思辨的大好機會,也可惜了誕生這齣戲的這個時代。

或者由於整個故事的方向不明確,情節就算百轉(例如「媚珠」之真假辯證),仍難免陷入情境大同小異的反覆抒情。就算換再多套衣服、狐群再渾身解數充場面,敘事仍顯得拖沓不前。真正跨界出彩的,反而是王海玲飾演的狐仙姨。由於她從容大度的表演,讓不練轉的台語和漂亮的河南腔出入自如,讓她嗅得出人味、狐氣、甚至《倩女幽魂》千年樹妖的陰陽合體。

以唐美雲歌仔戲團的過往成就,這次整體的美感明顯並不協調。單以狐群的造型來看,有的寫實(如小狐)、有的寫意(如狐公子)、有的則走超級華麗風(如狐仙姨)。而道姑一套套替換的打扮,則擺明告訴人家,她心很花,讓人物轉折全然失去懸宕感。唐美雲的表演,淹沒在臃腫的白色大袍中,看不到狐的身段;導演也沒有運用調度技巧,給狐仙們多一點飄忽的神秘感,反而落入平鋪直敘的舞台對戲中。

唐美雲在謝幕時諄諄聲明,「我們平常演的歌仔戲不是這樣的」,希望這個插曲不要嚇到觀眾。我卻以為正好相反,這個開了頭就半途而廢的解放,實在應該繼續深究下去。我不相信觀眾會對《狐公子綺譚》感到多麼意外,真正的意外還值得期待。

《狐公子綺譚》

演出|唐美雲歌仔戲團
時間|2014/03/0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狐公子綺譚》另闢蹊徑,表面上是前世今生的風花雪月情愛傳奇,實則露骨大膽地談論性與情慾:群狐以無樂不作的形象開場,順著感覺走、強調及時行樂;象徵性器的扶桑花椅、人妻令人臉紅心跳的春夢,皆呼應這個主題。(謝筱玫)
3月
10
2014
觀眾組成亦透露端倪:入場者以長輩居多,年輕面孔稀少。地方戲曲的「新編」似乎依舊默認以長輩的審美為出發點:強調情感、凸顯孝道、盡量兩全其美。也就是說,地方戲是否因「孝道」的說教而被侷限在單一價值框架?
8月
21
2025
《牡丹燈籠》揉合了南管及能樂,兩個分別在中國及日本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樂種。音樂設計楊易修在兩者之中各自提煉,或著說揀選出特定音樂特徵,再縫合成《牡丹燈籠》繽紛的樂音景觀。
8月
21
2025
身為臺灣原生劇種的歌仔戲,雖有改編自民間傳奇的演出會觸及到妖怪,但像《魚島鯊鹿兒傳奇》這類進行類似「台灣妖怪圖鑑」的創作發展,仍舊少見。特別是這部作品的考證細緻且立意良好,其實更期待能重新對焦歌仔戲如何表現臺灣主題/體。
8月
20
2025
全方位統合的技術調度營造了強烈的臨場感,但高密度的敘事與聲光也縮減了後設反思的距離。幾次crew上場換景的技術暴露暫時懸置敘事,然而,由於演出大部分時間表演、燈光、音樂與聲響設計都相當飽滿,換景段落很容易被理解為演員與觀眾暫時休息沉澱的必要空檔,難以在根本上開啟不同於敘事的時空感知。
8月
19
2025
性別身分裡的種種發言,多半是在服務前述中看似偉大、卻又過度簡化的主題,呈現《公主與她的魔法扇》的「立意良善、卻操作牽強」,並難以理解預設的受眾與目標。
8月
15
2025
這些妖精角色對臺灣人來說多是陌生的,從本地方志傳說挖掘、串連在地妖精圖騰本身即是一件創新的發想,只可惜因為時空為架空,與臺灣意象的呼應也不夠明顯,只有在序場透過舞群歌隊不斷唱頌著臺灣的古地名,以及末場鯨鯊化為臺灣島的意象極其隱微地扣合著。
8月
13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
創作團隊力圖呼籲成人觀眾反躬自省、以身作則,為孩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只是,我們仍需要回到最基本的議題,什麼是當代的「火焰山」?如果迴避這個議題,只會如孫悟空一樣被假扇迷惑,縱容烈焰遮空。
8月
0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