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圓環及其年代,但劇團仍在——《圓環物語》
8月
23
2024
圓環物語(【表演工作坊】提供/攝影牟仁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59次瀏覽

文 紀慧玲(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圓環物語》是【表演工作坊】(1984-)創團第三部作品(以下簡稱【表坊】),首部作《那一夜,我們說相聲》(1985)、第二部《暗戀桃花源》(1986)造就極大轟動,《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可以視之為八O年代台灣文化史的一次『事件』」【1】,《暗戀桃花源》不遑多讓,三十餘年來翻演無數,包括海外巡演。《圓環物語》當年亦叱吒一時,首演後全台匝繞達三十六場,刷新紀錄。但如此盛名,一直封存於歷史虛空,台灣僅有授權學生製作,遲至2016年【表坊】於上海據點「上劇場」開始重製《圓環物語》,曾赴天津、甘肅等地演出。去年(2023)【表坊】終於讓《圓環物語》於台灣重新出土,交由新一代演而優則導的呂名堯執導,並於今年再次上演,同時挑戰三周場次的定目劇市場。

【表坊】於上海重製《圓環物語》時,大陸媒體多次引用「想了解八O年代的台灣,去翻報紙不如看一齣【表坊】的戲」。《圓環物語》首演於1987年3月3日,四個月後的7月15日凌晨零時起,台灣解除了三十八年又兩個月的戒嚴令。相較於一系列「相聲」作品及其後的《回頭是彼岸》(1989)、《我和我和他和他》(1998)多少明嘲暗諷指涉兩岸政治,《圓環物語》定位為「都會喜劇」,勾描的是略為混亂的男女情感關係。藝術總監暨編導賴聲川在台灣錄製的宣傳影片提到,當年想說的「對這個城市的感受,混亂、變化、無常。⋯⋯更深層的,就是一種亂象。」【2】解嚴前後台灣社會的「亂象」與劇中七組男女生活與愛情是否互擬?重搬舊作是「重窺歷史」或「再詮歷史」?是「復刻」舊作,還是「有限度的新編」?種種創造性意義的再現,都讓這齣帶有時間標示刻度的戲值得一觀。


圓環物語(【表演工作坊】提供/攝影牟仁杰)

從文本內容來看,2024年版《圓環物語》與原版差異不大。原版〔序場〕講述圓環歷史,停在1987年首演當下;新版飛快地補上1987年至2024年圓環再經改建、玻璃屋、最後仍拆除成為現今一方畸零綠地過程,七名演員一句「回到1987年」,時空重新回溯又凍結。比較有趣的是,〔序場〕提到清廷政府割讓台灣事實,假扮慈禧與李鴻章的搞笑對白,幾乎都拿掉了。進入日據時代,講到圓環各式營生雜沓混居,偶而飄過一句「中國人嘛」,如今聽來有點陌異,卻保留了當年即興發展劇本的角色口氣,忠於當年時空。再有,劇中一名角色原名「炳忠」,今日也改為「炳銓」,顯然也迴避了與時事人物對號入座的連結。就【表坊】一向敏於兩岸言語,這些小處的修改,實在非常典型,也具現了【表坊】與台灣社會四十年來政治變遷下的調適與自處,更顯見重刻歷史的難與不易。

《圓環物語》採用賴聲川領導的集體即興創作手法,當年七名演員包括李立群、李國修、顧寶明、丁也恬、金智娟、鄧安寧、丁乃箏。臺大退休教授、莎劇學者彭鏡禧曾誇讚當年演員的演技,「演員演技的洗鍊,無論個人對本戲的詮釋或互相之間的默契,都幾乎無懈可擊。然而我最欣賞的是他們對當代生活語言文字的掌握,劇中的對白,從遣詞用字到節奏韻律,無不生動傳神,令人激賞。」【3】試著回想,1987年當下,【表坊】累積了前兩齣戲的大成功,李國修、李立群、顧寶明丰采盛熾,加上蘭陵班底鄧安寧、電視演員丁也恬、金智娟,再試著揣摩劇中對白正是七位演員於排練時你拋我接、你來我往,最直接反映演員口語能力連綴組合而成的劇本,則不難想像,「遣詞用字到節奏韻律」的傳神達意,一定與演員個人魅力充分相關,李國修頓挫扭結的表演風格、李立群掌控冷熱譏誚的能力、顧寶明不著痕跡的喜劇節奏,包括觀眾對他們一見如故的熟悉與愛戴,如同今天年輕觀眾對偶像演員的信賴與迷戀,未演先馳得點,應該也是讓《圓環物語》橫掃全台三十餘場原因之一。如果對照著劇本台詞想像,更可能有既視感。


圓環物語(【表演工作坊】提供/攝影牟仁杰)

既定位於「都會喜劇」,表演喜感不能少。2024年版演員,李劭婕(vs丁也恬)、謝孟庭(vs李國修)、翁銓偉(vs李立群)、洪健藏(vs鄧安寧)、王牧語(vs金智娟)、廖原慶(vs顧寶明)、劉黛瑩(vs丁乃箏),在導演呂名堯調度下,發揮更精密的肢體表演與角色聲腔特色,表演風格顯見專業與職業化,呂名堯讓演員幾乎不下場,輪盤式出現於三面觀眾環繞的圓盤舞台區;安設肢體互動角度、高度,在桌面、椅上,或兩兩,或三四人,不同形態喜鬧肢體表現,包括打鬥、誇張、拋丟、胡鬧,肢體節奏準確,互動移位又多,令人目不暇給,又擊節讚好。內心戲場面,或互尬、或留白,配合抒情音樂,也多有餘韻。不得不說,如果當年《圓環物語》擁有多位高知名度與魅力的演員,達成表演與文本上的精采濃度,今年接替三十七年後為角色再創舞台形象的新一代演員,不辱使命,甚且更為專業而令人動容。這是台灣現代劇場四十年累積的成果之一,也是【表坊】重製《圓環物語》令人激賞的成績。演員出身的呂名堯不負所託,發揮專長,激發演員表演能量,李劭婕轉換外遇作家與客家媽媽,都會感與底層感完全不違和,表演動機與人物完全貼合,實在她近年來最精湛的一次舞台作品。

2024年的演員,搬演著1987年故事,如果新版《圓環物語》有些讓觀眾神遊其外的「問題」,大概也是上述表演身體與文本時空的距離感。導演如何讓演員揣摩或不揣摩1987年可能的人物樣態,比如外省籍或本省籍的人物背景、比如商場與電視台的風格;比如三十多年前,社會氣味是否更拘謹些,或有不同的喜劇風格⋯⋯。但,造成這種觀看隔閡感,主要其實來自劇本。劇中勾描的情境或故事,不論外遇、初戀、小三、墮胎,或人物設定的建築商、影視從業人員、工地主任、大學生,與今日社會結構與印象已多有不同。而劇中既設定於1987年,又以南京西路圓環命題,但追究起來,劇中人物、情節與此圓環關係不大,相關地理景觀、人物設定、衝突情節,置放於1987年任一地點——包括台北——都可成立。而與台灣、台北最相關的,大概是收視率現象話題,以及被歌廳解聘的外省籍樂手,在老三台掛帥年代,收視率是社會現象之一,而外省來台人士在台灣社會種種艱難生存光景,是台灣社會特有故事之一。這些當年即興發展出來的設定有其不被歷史抹滅,同時具有感動未來時空觀眾的力量。除此之外,如果僅是男女浪遊的情感光譜,在遵於原劇風格下,多少變得介於寫實與誇張喜劇之間的拿捏不易,顯得保守、穩重了些。


圓環物語(【表演工作坊】提供/攝影牟仁杰)

1987年的《圓環物語》是否表徵了當時台灣社會或城市的亂象?是否是解嚴前台灣社會的一抹光影?如果當年口碑無關「亂」的指涉,僅僅是笑聲更多,可能說明了這個劇本與1987年的真實時空連結有限,而與演員表演連結更多。因此,再版的《圓環物語》重要的當代意義不在復現1987年南西圓環或台灣社會,也不在建立這部作品的高度;真正重要的是,它復現了【表演工作坊】一貫以來的集體即興創作成果,讓集體即興的創作方法與特色——強烈地連結當下排練室表演者個體/群體工作狀態,並反映演員個人特點與文化背景,透過本劇再次被驗證。這是對【表坊】及其創作路徑的再一次歷史認證。同時,後見之明的是,為何挑選環環相扣的人間事?為何關注男女雜沓煩憂慾念?為何是圓形舞台?或許賴聲川生命信仰裡藏佛的輪迴與心識觀,早在《圓環物語》的圈圈裡,已被銘刻。


注解

1、賴聲川著,〈編者的話〉,《賴聲川:劇場2》,台北市:元尊文化,1999。

2、【表演工作坊】youtube:《圓環物語》Since 1987--賴聲川說:「用一種混亂的愛情,來表達我們對這城市的感受。」發布時間:2024/5/20。

3、【表坊】歷年作品集,《圓環物語》(1987)。


《圓環物語》

演出|【表演工作坊】
時間|2024/07/28 14: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