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語如珠,茶飄香。笑料百出,韻藝濃。」
春季之時,倚臺北紅樓為盤踞之地說相聲,坐臥古蹟,嚐茗茶點,《臺北大碗茶》自2006年起至今,便是臺北曲藝團春季炙手可熱的招牌節目。卻不及過往雲煙的時光,紅樓劇場修復在即,《臺北大碗茶》意外地在今年亮起暫別的熄燈號。回頭思索,關於近代對藝術文化的消逝殆盡的情況,另人不勝唏噓,不僅是曲藝,回溯中華傳統技藝的脈絡裡,都在時代價值觀的變遷下,無蹤匿跡。
今年《臺北大碗茶》以對口相聲、竹板快書、現代評書三大部分七個段子構成,其中有四個段子特別引人入戲,風趣生動。之一由臺北曲藝團前團長郭志傑改編,以醫師的職業入題,協同髮妻謝小玲攜手,謬贊「西醫治標中醫治本,中西合併專製標本」敘述種種過度專業,所衍生出不靠譜的荒謬行徑。之二集結娛樂評選節目之時事作為背景,結合傳統京劇題材,由家喻戶曉知名演員樊光耀精心改良,帶領相聲新秀魏竹嶢,演繹一場父與子,焦贊與孟良之間,在那荒謬怪誕的世俗倫理間遊走關係。之三則是以說書人的角度站樁,臺北曲藝團現任團長葉怡均一句借古諷今,帶出水滸林沖受委屈的百般無可奈何,巧妙運用時下流行語:寶寶委屈,寶寶不說,環扣出此時代的同時,又帶出不同時代下的同樣心境,令人啼笑皆非。之四講述民俗祭典中協助往生者輪迴頌經的典故,由知名相聲演員朱德剛、劉越逖,以越唬越爛、越吹噓越荒腔走調的閒話家常,使整場觀眾哄堂大笑,將情緒沸騰到最高點。
對第一次觀賞相聲的觀眾感受,能在整晚各個不同段子裡,接收到不同的驚喜與歡笑。與過往看表演的經驗中,有別於一齣戲到底,一場舞蹈跳到停的表演模式,相聲的表現方式,好比在聽故事或是看鬥嘴,純粹自然,真切且真實,觀眾表露無疑的笑聲及掌聲,是如此正面及雙向地抒壓。傳統藝術的改良,不應再只是土法煉鋼的炮製或舊瓶裝新酒一味拋舊推新。如何以「做中學,學中做」於不同世代裡,讓創意的思維,在不被剝奪原汁原味的條件下,更能積極,有效地被實踐耕耘,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傳承精神所在。
《2016臺北大碗茶》
演出|臺北曲藝團
時間|2016/05/28 19:30
地點|台北紅樓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