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郁鄉情出傳統《采風樂坊2013管弦之夜》
4月
16
2013
采風樂坊2013管弦之夜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8次瀏覽
曾亦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班)

從2003年始,由二胡演奏家黃正銘、笛子演奏家吳宗憲、琵琶演奏家林慧寬為代表的采風樂坊,在近十年中,以其勇於創新的精神,連續創作了東方器樂劇場的《十面埋伏》、《西遊記》、《東方傳奇.搖滾國樂》等結合舞蹈、音樂、戲劇等跨界作品。在國樂界開闢了一個嶄新的天地,影響力與評價是正面的。

本場音樂會三首委約的世界首演曲目,可明顯看到采風樂坊由跨界演出之多元化,漸已邁入了一個在傳統音樂本質上開掘、耕耘之新路。

賴德和創作的《鄉音V-歌仔戲的聯想》,是作曲家以臺灣本土音樂為創作素材而作的系列作品之第五部。全曲分為四個段落:〈戰爭主題〉、〈英雄少年〉、〈迎親舞曲〉、〈千江有水〉。第一段,作曲者用嗩吶及管樂,營造了戰爭氣氛,加上弦樂略帶刺耳的音響,呈現戰爭帶給臺灣人民的深重苦難。歌仔戲鑼鼓的滲入,產生一種臺灣人在戰亂中的顛簸流離。第二段,作曲者用二胡及弦樂奏出歌仔戲唱腔的鄉音旋律,形象抒發了臺灣年輕一代人在苦難中,堅韌不拔在土地上成長的生命力量。第三段的〈迎親舞曲〉,融合了鑼鼓、唱腔音樂的喜氣場面,傳遞出世代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勇於生存的剛毅與樂觀。第四段〈千江有水〉,大提琴獨奏以歌仔調溫和旋律的引子,帶出弦樂與竹笛的複調和聲,猶如層次鮮明的一幅山水風情畫。作曲者的高超、簡潔的創作技法,使全曲主題突出、色彩鮮明、一氣呵成,每一樂段都散發著濃郁的臺灣之情。整曲微有不足的是,嗩吶組合與弦樂聲部有明顯的單薄之感,樂隊編制、聲部有失平衡之不足。而在第四段中,原為頗有特色的「大廣弦」與樂隊的對句,卻以北方的「板胡」替代,顯得突兀。

王蓂的《望鄉臺》,以北管鑼鼓中的祭神吹歌為一方,同時以樂隊的彈撥、弦樂用極不協和的半音區塊到極端協和的五聲和弦之強烈對比作一方,把神話中的鬼魂與追思親人的意象合為一體,製造了一個神、魂、人交錯又諧和的意念與音響。雖在音響、層次的表達上略有粗糙、雜混,但仍不失為一首傳統與現代,聲響與意念相得益彰之佳作。

鍾啟榮(馬來西亞作曲家)的《尋風》,作曲者運用了民間歌謠意念,以歌仔調作底色,加之琵琶者隨性的彈撥、吟唱;古箏在低音弦上拉擦的奇幻長音;獨奏家吳宗憲在三樓觀眾席用濃重氣息吹出的介於笛、簫、尺八之間的聲韻;同時也在觀眾席另一方的笙、笛等,演奏不規則交錯的長短音,製造了劇場中的距離、空間之立體音響環繞感與自然意境,似乎由此而產生一股從山水中的清「風」,在劇場中飄忽、流動。作曲者在樂曲結構上有巧思,音響上富有新意。唯還缺少一種「風」之特色,有寫景有餘,抒情不足之感。

此次采風樂坊推出的三首國樂新作是其新里程中的碩果,於此看到了采風樂坊的音樂家們在原音傳統上創新而跨越的紮實腳步。不僅勇於跨越表演形式的陳規戒律,更致力於傳統民間音樂中的多元與創新。這條路是扎根土地,但卻也是困難艱巨的改革、創新之路。采風樂坊這場音樂會,深深給予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

《采風樂坊2013管弦之夜》

演出|采風樂坊
時間|2013/03/16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