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內容沈澱為形式——談2024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Suitcase》、《Wind City》
10月
21
2024
Suitcase(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提供/攝影張怡然)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6次瀏覽

文 顏采騰(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對於現代音樂著墨頗深的歐哲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曾寫過一個意味深長的命題:「所有的形式,都是內容的沈澱。」大致的意思是,在藝術創作中,那些看似最制式化、最套路的規則(形式),其實都藏著它本欲傳達的理念與精神(內容);反過來說,一切曾經最新穎、最具企圖心的藝術內容,最後都免不了逐漸冷卻死亡,沈澱為空洞重複的形式。

從這個「形式是內容的沈澱」的雙義命題切入,我想最能概括今年邁入第13年的「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從它演出的樂曲、展演的形式到整個音樂節的趨勢皆是如此。

由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ISCM-Taiwan)主辦的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今年同樣以樂器為主題板塊,舉辦了兩場音樂會,分別是打擊樂專場《Suitcase》,以及國樂和西洋管樂混合編制的《Wind City》。本文不是一篇學術論文,無法對於兩場的十餘首作品一一深入分析,而是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內,對於兩場演出及整個音樂節的規劃、呈現及趨勢,提出一些整體的觀察。


Suitcase(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提供/攝影張怡然)

音樂會活化為音樂劇場:《Suitcase》

首日的《Suitcase》,由旅外擊樂家黃皚雲、那娜擊樂二重奏(NanaFormosa)的張育瑛和鄭雅心攜手演出,共呈現六首首演作品;特別的是,黃皚雲也擔綱導演一職,規劃了表演走位、樂曲串接等元素,把整場音樂會結合成一個完整的音樂劇場表演。

儘管手法與材料不同,當晚的作品大都有一項共同特色——它們都把「物件」當成抒發情感、呈現概念、喚起回憶的中介物。最典型的例子是潘家琳《時光膠囊》:作曲家將腳踏車輪、車鈴等物件納入打擊樂器,透過演奏家一系列的觸摸、使用、敲打等動作,象徵往昔回憶的追想。在洪郁閎《遙・滿・剎那》中,演奏家時而吹奏寶特瓶,時而拍打或撕碎紙張,這些聲音產生了不同的時間感意象。林桂如《素描簿VI:媽媽經》的第二段中,黃皚雲忙手忙腳地一邊倒茶一邊以三種語言唸白,則是象徵了母職的忙碌。

也因為這些物件不是典型的打擊樂器,作曲家從中延伸出來的樂曲素材和演奏手法,大多是簡單明瞭的。例如,《素描簿VI:媽媽經》三個段落各自的基本元素(腳步節奏、倒茶、唸白、手勢等)都很簡單,依此發展出的音樂結構也簡單而富具玩心。黃皚雲的《火焰春風》,使用兩把不同調律的吉他,把玩音差造成的微妙音波。而即使其他樂曲的擊打模式比較複雜,在清晰的意象之下,聽者也能理解其中意涵。


Suitcase(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提供/攝影張怡然)

除了樂曲本身,表演者的演奏身體也是一大亮點。張育瑛和鄭雅心有著大量的音樂劇場及跨界經驗,她們能給出精準而高難度的演奏,而又不過度謹慎,整個身姿顯得投入又自在。在一些樂曲的設計段落中(例如《火焰春風》的雙人重奏),還能看到他們兩個宛如戲劇演員的自然互動。黃皚雲則有活潑又逗趣的氣質,特別適合帶有凱奇(John Cage)式幽默的《媽媽經》,也讓原本有些嚴肅的現代音樂演出,變成活靈活現的劇場表演。

就整個《Suitcase》來說,每首作品都有很高的成熟度,它們一方面手法簡明好懂、意象清晰,另一方面又發展出自己的音樂語彙及組織發展,形成短小而精實的音樂小世界。即使觀眾不熟悉現代音樂,或對於作曲家或演奏者感到陌生,也能充分享受表演。以一場原本有些制式的、正式機構主辦的現代音樂演奏會來說,如此的鮮活氛圍是相當難得的事。

凝固的現代景觀:《Windy City》

和前一晚的《Suitcase》相比,《Windy City》則顯得工整且較制式化,宛如一場學院內的「作曲發表會」。《Wind City》以西洋管樂及中樂器為主軸,包含七位作曲家的獨奏及室內樂新作,並採取一首首依次演奏並謝幕的傳統形式。


Windy City(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提供/攝影王俊凱)

不約而同地,當晚的作品中,有好幾首都採取相當古老的「模擬」美學,即透過器樂「模擬」自然風光、物理現象或是視覺藝術。例如,周久渝《葦影行雲》以笙與單簧管的細微氣音、無聲按鍵、音孔吹氣等方式,描繪蘆葦搖曳、風動、漣漪等意象;趙立瑋《風鳴》也描寫「風」景,是以手拂古箏琴弦、極輕吹奏單簧管等,模仿氣流的各種動態。李政蔚《浮雲》則在一把長笛上交錯各種微弱長氣音、連續強吐音、泛音等,以揣摩書畫作品的筆墨濃淡、運筆快慢及力勁。這些作品大多專注在「寫景」——模擬實際現象——的層次,在「情」跟「意」的面向則較少。(順帶一提,梅宇軒《Re(as)semble》以及蕭慶瑜《群山、想響II》是達到寫「意」層次的兩個例外。)

雖然各個作曲家的筆觸不同,但從「模仿」的邏輯出發而譜寫的演奏技法,其實相當侷限且大同小異。例如《風鳴》主打的氣音吹奏,在同場其他人的樂曲中已被使用;而像一些打鍵、無聲按鍵等方法,也在數個作品中屢次重複。在不同曲子裡,類似的演奏技法一再出現,也用來模仿相似的現象,不免讓人感覺審美疲勞。可以說,這些作品雖然援引二十世紀以降的現代演奏法,卻是現代得很「安全」——它們沒有延伸出新的器樂聲響、組織結構或美學思維,而只是在重複操作既有的、成熟(且已經不新穎)的技法。


Windy City(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提供/攝影王俊凱)

不同於上述的寫景寫意,邱妍甯《魑魅魍魎》和林芝良《語音的記憶》則採取了另外兩種路徑。《魑魅魍魎》在浪漫主義式的故事結構(魔神仔的誘惑到渡化)中,放入不協和的聲響及較新穎的演奏法,揉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語音的記憶》則仿擬了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以來發展的「取樣」(sampling)技術,以台語語音及日常聲響為素材,將之扭曲、模糊及剪貼,再用不同樂器分別模擬加工後的聲響。和其他作品的差別在於,《語音的記憶》並不以器樂模仿具體聲響或現象,而是模擬「取樣」這個技術本身,更接近實驗性聲響藝術的邏輯,是當天最與眾不同的作品。

整體來說,撇開幾個少數的例外,《Windy City》呈現出了一幅穩固的、趨近靜止的音樂現代主義景觀:當代的作曲家們雖然脫離了最傳統的調性與和聲體系,卻進入了另一個成熟而幾乎體系化的系統,即現代音樂的系統;在這個系統裡,創作者們承接、並反覆操作著許多現代音樂作曲大師發展出的各類演奏法、音響或創作手法,卻沒有發揮它們原初具有的開創性與前衛性。也就是說,現代音樂,或者說音樂現代主義,從原本那挑戰體制、開創未來的開放性事物,沈澱為一項成熟而封閉的另一藝術體制。

用阿多諾的話來說,現代音樂是沈澱為「形式(化的套路)」了。

音樂節:如何從形式中重掘內容

再回頭談整個「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本身。從2012年初辦至今,現代音樂節已經漸漸地從當初活動眾多、國內外大師雲集、經典作品與全新創作兼具的全盛景象,變成了近幾年相當規律化的、僅包含兩至四場演出的定期活動。直白地說,原本很有(節目上、活力上的)「內容」的音樂節,如今也漸漸變得「形式」化,幾乎變成定期的公事。國內現代音樂及當代創作的活力,顯然更多移轉到民間或其他單位的樂人及團隊身上。

必須表明,我無意否定現代音協和音樂節的努力,也並非指責今年音樂節流於空泛。一個音樂節的改變,往往關乎協會的經營方針、機構合作、樂壇動態、資源競爭、世界局勢等各種複雜的層面,並不能簡單歸因爲怠惰或鬆懈。在當今的形式下,它仍然有提供演出平台、支持創作及演出生態等積極的功能。事實上,就像所有長青的商業品牌一樣,任何的協會組織、任何的定期音樂活動,都會面臨老化;甚至,現代音樂或現代性(modernity)本身,也勢必會老化。

那麼,問題就變成: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作為一篇音樂評論,本文也許無法提供實踐性的建議。不過,我想今年的《Suitcase》展示了一定程度的可能性——它讓學院內的作曲家發表取向各異的不同作品,同時又在這種規制化的演出中創造靈活表演的空間。對我來說,這是在幾乎僵化了的現代音樂表演形式中,重新看見並創造了令人興味盎然的內容。沈澱為形式,並不代表永久地死去,而是仍然包含著可能的內容,包含著希望。期待明年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帶來更多有趣的嘗試,在這看似沈澱的藝術形式中,再度開展出不同的未來。

《Windy City》

演出|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
時間|2024/10/06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小表演廳

《Suitcase》

演出|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
時間|2024/10/05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