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丑鼎立,老少皆宜《巧縣官》
12月
09
2014
巧縣官(國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23次瀏覽
郝妮爾(東華大學華文系創作組)

台灣觀賞傳統戲的年齡層多為中老年以上。年輕一代的觀者,縱使有興趣,恐怕也會因為過多門道的橋段,難以融入劇情之中,最後逐漸放棄。不過所謂「傳統」正是經過重重淘洗、淬煉所留下來的經典。就藝術價值上,確有不能取代的意義。Peter Brook在著作《開放的門》中寫道:「他們悉心專注於化妝,最小的道具也完美無瑕,凡此都是為了超越唯美主義。彷彿透過純粹的細節,試圖前往神聖的境地。佈景中一切、音樂及服裝,都是用來映照存在的另一種層次。連最細微的姿勢也經過研究,為的是從中刪除平庸與粗俗。」這樣對於「美感的呈現」有著近乎吹毛求疵的藝術態度,使得一齣戲的力量能夠從多方面彰顯出來。即便僅是一齣輕鬆詼諧的爆笑喜劇也不例外。

國光劇團搬演多次的《巧縣官》,劇情簡單易為大眾接受,一位狐假虎威的國舅爺(黃毅勇飾)強搶民女、霸道無理;一位民胞物與的縣官(謝冠生飾)出手相救、妙招不斷;中間穿插馬屁精師爺」從包袱中抖出惡點子,與國舅沆瀣一氣。這「三丑鼎立」的劇碼,奠定整齣戲笑鬧的基礎,是為一個典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歡樂大結局。

三丑擁有截然不同的性格:良善而機智、蠻橫卻癡愚、陰險且奸詐。輪番上陣,加以十來多個配角演員(衙役、小僕、老父、深具畫龍點睛之效的大奶奶、氣質端莊的藍秀才以及皇姨紅素梅……),使得場面熱熱鬧鬧卻動靜得宜,絲毫不亂。演員之間的對話節奏控制極佳,活潑淺白。縣官出場一段,特別騎著驢子自觀眾席中現身,突然之間拉近了與觀眾距離,似乎也暗喻著此角色原本親民可愛的形象。且演員善用騎驢的姿態,一會兒踢踏踢踏地趕驢快走、一會兒驢子抬腿踢翻惡霸、一會兒來場正反兩方的拔河競賽,國舅爺拔走了驢屁股、跌得自個兒一屁股,處處笑聲不斷。

因為台詞生動淺顯,不必盯著兩旁的字幕看,也能輕鬆理解。當然,花拳繡腿的地方也不少:衙役協同縣官上路,遇見了大溝需跨越,眾人渾身解數,踢腿、翻觔斗,台上氣喘吁吁,台下掌聲如雷。就更別說那磕頭跪拜的場面了。在劇情即將進入高潮之處,縣官簡直豁出去,甘冒殺頭之罪,決定深夜直搗皇姨的繡樓尋找藍秀才──深夜打擾閨女之房,對象又是皇親國戚,入房前得來個一磕一拜,沿著階梯磕磕拜拜才能請入閨中。縣官於舞台前緣,俐落地躍身、跪坐、貼地,來回反覆、身段輕盈乾淨,著實好看!

雖是一齣情節簡單的劇情,不過兩個鐘頭的時間內幾乎不見冷場,跌宕起伏。傳統劇碼,不見代溝,不只時代無隔閡,連年齡也老少咸宜,現場多的是孩子清脆的笑聲。相當適合作為觀賞京劇的入門之作。

《巧縣官》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14/12/06 14:30
地點|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堂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本次前來嘉義搬演《巧縣官》,除為罕有京劇演出的嘉義帶來不同的表演風貌,也有帶著近年嶄露頭角的青年演員給各地觀眾賞鑑的意味。
10月
31
2023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