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賞傳統戲的年齡層多為中老年以上。年輕一代的觀者,縱使有興趣,恐怕也會因為過多門道的橋段,難以融入劇情之中,最後逐漸放棄。不過所謂「傳統」正是經過重重淘洗、淬煉所留下來的經典。就藝術價值上,確有不能取代的意義。Peter Brook在著作《開放的門》中寫道:「他們悉心專注於化妝,最小的道具也完美無瑕,凡此都是為了超越唯美主義。彷彿透過純粹的細節,試圖前往神聖的境地。佈景中一切、音樂及服裝,都是用來映照存在的另一種層次。連最細微的姿勢也經過研究,為的是從中刪除平庸與粗俗。」這樣對於「美感的呈現」有著近乎吹毛求疵的藝術態度,使得一齣戲的力量能夠從多方面彰顯出來。即便僅是一齣輕鬆詼諧的爆笑喜劇也不例外。
國光劇團搬演多次的《巧縣官》,劇情簡單易為大眾接受,一位狐假虎威的國舅爺(黃毅勇飾)強搶民女、霸道無理;一位民胞物與的縣官(謝冠生飾)出手相救、妙招不斷;中間穿插馬屁精師爺」從包袱中抖出惡點子,與國舅沆瀣一氣。這「三丑鼎立」的劇碼,奠定整齣戲笑鬧的基礎,是為一個典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歡樂大結局。
三丑擁有截然不同的性格:良善而機智、蠻橫卻癡愚、陰險且奸詐。輪番上陣,加以十來多個配角演員(衙役、小僕、老父、深具畫龍點睛之效的大奶奶、氣質端莊的藍秀才以及皇姨紅素梅……),使得場面熱熱鬧鬧卻動靜得宜,絲毫不亂。演員之間的對話節奏控制極佳,活潑淺白。縣官出場一段,特別騎著驢子自觀眾席中現身,突然之間拉近了與觀眾距離,似乎也暗喻著此角色原本親民可愛的形象。且演員善用騎驢的姿態,一會兒踢踏踢踏地趕驢快走、一會兒驢子抬腿踢翻惡霸、一會兒來場正反兩方的拔河競賽,國舅爺拔走了驢屁股、跌得自個兒一屁股,處處笑聲不斷。
因為台詞生動淺顯,不必盯著兩旁的字幕看,也能輕鬆理解。當然,花拳繡腿的地方也不少:衙役協同縣官上路,遇見了大溝需跨越,眾人渾身解數,踢腿、翻觔斗,台上氣喘吁吁,台下掌聲如雷。就更別說那磕頭跪拜的場面了。在劇情即將進入高潮之處,縣官簡直豁出去,甘冒殺頭之罪,決定深夜直搗皇姨的繡樓尋找藍秀才──深夜打擾閨女之房,對象又是皇親國戚,入房前得來個一磕一拜,沿著階梯磕磕拜拜才能請入閨中。縣官於舞台前緣,俐落地躍身、跪坐、貼地,來回反覆、身段輕盈乾淨,著實好看!
雖是一齣情節簡單的劇情,不過兩個鐘頭的時間內幾乎不見冷場,跌宕起伏。傳統劇碼,不見代溝,不只時代無隔閡,連年齡也老少咸宜,現場多的是孩子清脆的笑聲。相當適合作為觀賞京劇的入門之作。
《巧縣官》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14/12/06 14:30
地點|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堂演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