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丑角,新鮮上任《巧縣官》
10月
31
2023
巧縣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960次瀏覽

文 蘇恆毅(專案評論人)

五四運動以降,中國進行了戲劇與戲曲改良運動,為了符合進的的文化思潮與藝術審美,因而產生了多齣新編戲與移植戲,且此種風潮遺緒甚長,綿延至近代仍有相關作品誕生,《巧縣官》即是其一。

和1963年由陳仁鑑自莆仙戲移植改編的《春草闖堂》、1979年郭大宇及習志淦自相聲移植改編的《徐九經升官記》相同,《巧縣官》是1982年由焦克自呂劇《逼婚記》移植而來,創作時間雖不一致,但仍可見三齣戲在戲曲改良思潮下的相同脈絡:同為公堂喜劇,且丑行角色占有極大份量,作品主旨期望的不單是官府明辨是非,而是從人物的機敏急智,表現官府百態,藉此達到演出的趣味性。對於演出團隊而言,是磨礪丑行演員的重要劇目;對觀眾而言,由於口白較多,且劇情明快,是個輕鬆易入門的京劇作品,也因此成為推廣京劇時,常選用的作品。

《巧縣官》的劇情簡單,述國舅紅中龍欲強搶民女為妾,促成紅藍兩家聯姻,但在縣官使計安排、與國舅夫人相助下,解除藍府之困、卻從藍田玉與皇姨的婚事維持紅藍聯姻,故事皆大歡喜。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本次前來嘉義搬演《巧縣官》,除為罕有京劇演出的嘉義帶來不同的表演風貌,也有帶著近年嶄露頭角的青年演員給各地觀眾賞鑑的意味。

在戲曲舞台上,最容易被看見的是生行與旦行,淨行與丑行則較難以快速的被觀眾發現,加上臺灣戲曲演員的培養與演出環境仍有限制,優秀的淨行與丑行演員不容易養成,丑行之中以文丑最為難尋。本次主演王辰鑫專攻文丑,近年給人留下最多印象的是2021年「承功」演出崑版《活捉》、以及今(2023)年「戲曲夢工場」《串南?串北?有戲!》中,無論是儒雅風流的張文遠、或是性格要強的戲班演員,都有亮眼之處。


巧縣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提供)

《巧縣官》無論是內容或口白,皆通俗易懂,但對演員而言卻處處都是考驗。王辰鑫飾演的縣官除了念白外,做工也相當繁複,從騎驢上台、與衙役夜半行路、翻上四衙役的肩、搜房上樓時「磕磕拜拜」大幅度前後跳躍的一跪一拜上樓等,都是相當精細且吃重的工,而王辰鑫皆能流暢俐落地完成。至於唱功與念白,【四平調】嘆為官之難、與皇姨(黃聲苓飾)的答對,嗓音亮脆、表情細膩,都極好地將縣官的機敏與正直表現出來,頗有陳清河的風範。

王璽傑目前已是臺灣優秀的青年小生,扮相嗓音都好,本次演出逼婚案中的男主角藍田玉,從出場時的【西皮倒板】、作畫時的【西皮原板】等大唱段,嗓音如同既往清亮,現場作畫也可見下了一定工夫,演出實力日漸豐厚,不僅出場時即獲得碰頭好,演出中也獲得大量掌聲,足見觀眾的肯定。

飾演國舅夫人的唐天瑞青衣、花旦、刀馬兼擅,過去演出新編劇目時,多演出潑辣的角色。本次演出潑辣的國舅夫人,卻非使用小嗓演出,而是在大小嗓之間轉換,製造出低迴幽深、卻又悍妒張揚的效果,讓人驚艷。

雖是三丑鼎立的戲,但除縣官與國舅府師爺是文丑外,國舅卻多是淨行應工,雖不勾臉,只為突顯此角的莽撞粗鄙,如國光劇團2014年演出此戲時是由黃毅勇飾演,本次演出是由吳仁傑演出,正如其分。

《巧縣官》雖是在時代潮流下創造的「新」戲,卻是極考驗丑行功底的戲,其他行當的功底需求亦甚高,是齣兼具趣味與磨練的好戲。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的中生代與青年演員共同演出此戲,不單是把戲推給觀眾,也有把近年畢業且逐漸養成的演員介紹給觀眾的意味,新戲有新人傍著,才走得長遠,也期待有更多的文丑戲能夠隨著演員養成,出現在舞台上。

《巧縣官》

演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
時間|2023/09/20 19:30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因為台詞生動淺顯,不必盯著兩旁的字幕看,也能輕鬆理解。眾人渾身解數,踢腿、翻觔斗,台上氣喘吁吁,台下掌聲如雷。縣官於舞台前緣,俐落地躍身、跪坐、貼地,來回反覆、身段輕盈乾淨,著實好看!(郝妮爾)
12月
09
2014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