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丑角,新鮮上任《巧縣官》
10月
31
2023
巧縣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403次瀏覽

文 蘇恆毅(專案評論人)

五四運動以降,中國進行了戲劇與戲曲改良運動,為了符合進的的文化思潮與藝術審美,因而產生了多齣新編戲與移植戲,且此種風潮遺緒甚長,綿延至近代仍有相關作品誕生,《巧縣官》即是其一。

和1963年由陳仁鑑自莆仙戲移植改編的《春草闖堂》、1979年郭大宇及習志淦自相聲移植改編的《徐九經升官記》相同,《巧縣官》是1982年由焦克自呂劇《逼婚記》移植而來,創作時間雖不一致,但仍可見三齣戲在戲曲改良思潮下的相同脈絡:同為公堂喜劇,且丑行角色占有極大份量,作品主旨期望的不單是官府明辨是非,而是從人物的機敏急智,表現官府百態,藉此達到演出的趣味性。對於演出團隊而言,是磨礪丑行演員的重要劇目;對觀眾而言,由於口白較多,且劇情明快,是個輕鬆易入門的京劇作品,也因此成為推廣京劇時,常選用的作品。

《巧縣官》的劇情簡單,述國舅紅中龍欲強搶民女為妾,促成紅藍兩家聯姻,但在縣官使計安排、與國舅夫人相助下,解除藍府之困、卻從藍田玉與皇姨的婚事維持紅藍聯姻,故事皆大歡喜。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本次前來嘉義搬演《巧縣官》,除為罕有京劇演出的嘉義帶來不同的表演風貌,也有帶著近年嶄露頭角的青年演員給各地觀眾賞鑑的意味。

在戲曲舞台上,最容易被看見的是生行與旦行,淨行與丑行則較難以快速的被觀眾發現,加上臺灣戲曲演員的培養與演出環境仍有限制,優秀的淨行與丑行演員不容易養成,丑行之中以文丑最為難尋。本次主演王辰鑫專攻文丑,近年給人留下最多印象的是2021年「承功」演出崑版《活捉》、以及今(2023)年「戲曲夢工場」《串南?串北?有戲!》中,無論是儒雅風流的張文遠、或是性格要強的戲班演員,都有亮眼之處。


巧縣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提供)

《巧縣官》無論是內容或口白,皆通俗易懂,但對演員而言卻處處都是考驗。王辰鑫飾演的縣官除了念白外,做工也相當繁複,從騎驢上台、與衙役夜半行路、翻上四衙役的肩、搜房上樓時「磕磕拜拜」大幅度前後跳躍的一跪一拜上樓等,都是相當精細且吃重的工,而王辰鑫皆能流暢俐落地完成。至於唱功與念白,【四平調】嘆為官之難、與皇姨(黃聲苓飾)的答對,嗓音亮脆、表情細膩,都極好地將縣官的機敏與正直表現出來,頗有陳清河的風範。

王璽傑目前已是臺灣優秀的青年小生,扮相嗓音都好,本次演出逼婚案中的男主角藍田玉,從出場時的【西皮倒板】、作畫時的【西皮原板】等大唱段,嗓音如同既往清亮,現場作畫也可見下了一定工夫,演出實力日漸豐厚,不僅出場時即獲得碰頭好,演出中也獲得大量掌聲,足見觀眾的肯定。

飾演國舅夫人的唐天瑞青衣、花旦、刀馬兼擅,過去演出新編劇目時,多演出潑辣的角色。本次演出潑辣的國舅夫人,卻非使用小嗓演出,而是在大小嗓之間轉換,製造出低迴幽深、卻又悍妒張揚的效果,讓人驚艷。

雖是三丑鼎立的戲,但除縣官與國舅府師爺是文丑外,國舅卻多是淨行應工,雖不勾臉,只為突顯此角的莽撞粗鄙,如國光劇團2014年演出此戲時是由黃毅勇飾演,本次演出是由吳仁傑演出,正如其分。

《巧縣官》雖是在時代潮流下創造的「新」戲,卻是極考驗丑行功底的戲,其他行當的功底需求亦甚高,是齣兼具趣味與磨練的好戲。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的中生代與青年演員共同演出此戲,不單是把戲推給觀眾,也有把近年畢業且逐漸養成的演員介紹給觀眾的意味,新戲有新人傍著,才走得長遠,也期待有更多的文丑戲能夠隨著演員養成,出現在舞台上。

《巧縣官》

演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
時間|2023/09/20 19:30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因為台詞生動淺顯,不必盯著兩旁的字幕看,也能輕鬆理解。眾人渾身解數,踢腿、翻觔斗,台上氣喘吁吁,台下掌聲如雷。縣官於舞台前緣,俐落地躍身、跪坐、貼地,來回反覆、身段輕盈乾淨,著實好看!(郝妮爾)
12月
09
2014
觀眾組成亦透露端倪:入場者以長輩居多,年輕面孔稀少。地方戲曲的「新編」似乎依舊默認以長輩的審美為出發點:強調情感、凸顯孝道、盡量兩全其美。也就是說,地方戲是否因「孝道」的說教而被侷限在單一價值框架?
8月
21
2025
《牡丹燈籠》揉合了南管及能樂,兩個分別在中國及日本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樂種。音樂設計楊易修在兩者之中各自提煉,或著說揀選出特定音樂特徵,再縫合成《牡丹燈籠》繽紛的樂音景觀。
8月
21
2025
身為臺灣原生劇種的歌仔戲,雖有改編自民間傳奇的演出會觸及到妖怪,但像《魚島鯊鹿兒傳奇》這類進行類似「台灣妖怪圖鑑」的創作發展,仍舊少見。特別是這部作品的考證細緻且立意良好,其實更期待能重新對焦歌仔戲如何表現臺灣主題/體。
8月
20
2025
全方位統合的技術調度營造了強烈的臨場感,但高密度的敘事與聲光也縮減了後設反思的距離。幾次crew上場換景的技術暴露暫時懸置敘事,然而,由於演出大部分時間表演、燈光、音樂與聲響設計都相當飽滿,換景段落很容易被理解為演員與觀眾暫時休息沉澱的必要空檔,難以在根本上開啟不同於敘事的時空感知。
8月
19
2025
性別身分裡的種種發言,多半是在服務前述中看似偉大、卻又過度簡化的主題,呈現《公主與她的魔法扇》的「立意良善、卻操作牽強」,並難以理解預設的受眾與目標。
8月
15
2025
這些妖精角色對臺灣人來說多是陌生的,從本地方志傳說挖掘、串連在地妖精圖騰本身即是一件創新的發想,只可惜因為時空為架空,與臺灣意象的呼應也不夠明顯,只有在序場透過舞群歌隊不斷唱頌著臺灣的古地名,以及末場鯨鯊化為臺灣島的意象極其隱微地扣合著。
8月
13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