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丑角,新鮮上任《巧縣官》
10月
31
2023
巧縣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086次瀏覽

文 蘇恆毅(專案評論人)

五四運動以降,中國進行了戲劇與戲曲改良運動,為了符合進的的文化思潮與藝術審美,因而產生了多齣新編戲與移植戲,且此種風潮遺緒甚長,綿延至近代仍有相關作品誕生,《巧縣官》即是其一。

和1963年由陳仁鑑自莆仙戲移植改編的《春草闖堂》、1979年郭大宇及習志淦自相聲移植改編的《徐九經升官記》相同,《巧縣官》是1982年由焦克自呂劇《逼婚記》移植而來,創作時間雖不一致,但仍可見三齣戲在戲曲改良思潮下的相同脈絡:同為公堂喜劇,且丑行角色占有極大份量,作品主旨期望的不單是官府明辨是非,而是從人物的機敏急智,表現官府百態,藉此達到演出的趣味性。對於演出團隊而言,是磨礪丑行演員的重要劇目;對觀眾而言,由於口白較多,且劇情明快,是個輕鬆易入門的京劇作品,也因此成為推廣京劇時,常選用的作品。

《巧縣官》的劇情簡單,述國舅紅中龍欲強搶民女為妾,促成紅藍兩家聯姻,但在縣官使計安排、與國舅夫人相助下,解除藍府之困、卻從藍田玉與皇姨的婚事維持紅藍聯姻,故事皆大歡喜。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本次前來嘉義搬演《巧縣官》,除為罕有京劇演出的嘉義帶來不同的表演風貌,也有帶著近年嶄露頭角的青年演員給各地觀眾賞鑑的意味。

在戲曲舞台上,最容易被看見的是生行與旦行,淨行與丑行則較難以快速的被觀眾發現,加上臺灣戲曲演員的培養與演出環境仍有限制,優秀的淨行與丑行演員不容易養成,丑行之中以文丑最為難尋。本次主演王辰鑫專攻文丑,近年給人留下最多印象的是2021年「承功」演出崑版《活捉》、以及今(2023)年「戲曲夢工場」《串南?串北?有戲!》中,無論是儒雅風流的張文遠、或是性格要強的戲班演員,都有亮眼之處。


巧縣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提供)

《巧縣官》無論是內容或口白,皆通俗易懂,但對演員而言卻處處都是考驗。王辰鑫飾演的縣官除了念白外,做工也相當繁複,從騎驢上台、與衙役夜半行路、翻上四衙役的肩、搜房上樓時「磕磕拜拜」大幅度前後跳躍的一跪一拜上樓等,都是相當精細且吃重的工,而王辰鑫皆能流暢俐落地完成。至於唱功與念白,【四平調】嘆為官之難、與皇姨(黃聲苓飾)的答對,嗓音亮脆、表情細膩,都極好地將縣官的機敏與正直表現出來,頗有陳清河的風範。

王璽傑目前已是臺灣優秀的青年小生,扮相嗓音都好,本次演出逼婚案中的男主角藍田玉,從出場時的【西皮倒板】、作畫時的【西皮原板】等大唱段,嗓音如同既往清亮,現場作畫也可見下了一定工夫,演出實力日漸豐厚,不僅出場時即獲得碰頭好,演出中也獲得大量掌聲,足見觀眾的肯定。

飾演國舅夫人的唐天瑞青衣、花旦、刀馬兼擅,過去演出新編劇目時,多演出潑辣的角色。本次演出潑辣的國舅夫人,卻非使用小嗓演出,而是在大小嗓之間轉換,製造出低迴幽深、卻又悍妒張揚的效果,讓人驚艷。

雖是三丑鼎立的戲,但除縣官與國舅府師爺是文丑外,國舅卻多是淨行應工,雖不勾臉,只為突顯此角的莽撞粗鄙,如國光劇團2014年演出此戲時是由黃毅勇飾演,本次演出是由吳仁傑演出,正如其分。

《巧縣官》雖是在時代潮流下創造的「新」戲,卻是極考驗丑行功底的戲,其他行當的功底需求亦甚高,是齣兼具趣味與磨練的好戲。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的中生代與青年演員共同演出此戲,不單是把戲推給觀眾,也有把近年畢業且逐漸養成的演員介紹給觀眾的意味,新戲有新人傍著,才走得長遠,也期待有更多的文丑戲能夠隨著演員養成,出現在舞台上。

《巧縣官》

演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
時間|2023/09/20 19:30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因為台詞生動淺顯,不必盯著兩旁的字幕看,也能輕鬆理解。眾人渾身解數,踢腿、翻觔斗,台上氣喘吁吁,台下掌聲如雷。縣官於舞台前緣,俐落地躍身、跪坐、貼地,來回反覆、身段輕盈乾淨,著實好看!(郝妮爾)
12月
09
2014
《精衛》最迷人之處,是它拒絕走一條「混搭」、「拼貼」的捷徑,而是將雙方系統進行深層滲透,讓兩種身體語言彼此學習,最終產生質變。
5月
11
2025
這樣的鄭和下西洋再詮釋,不僅回應觀眾對傳說中任務的想像,也挑戰傳統偶戲善惡二元的框架,打破既有文化對立,令人難以簡單批評其對歷史複雜性的簡化。作為一種時間所積累的技藝,傳統偶戲如何通過多元文化的能動(agency)而體現當代性?
5月
09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