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敘事中的人生況味《巷子裡的尊王》
11月
14
2024
巷子裡的尊王(天天工作社提供/攝影劉璧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34次瀏覽

文 陳正熙(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兩個北漂的遊子,各自因爲事業受挫而萌生退意,回返台南故鄉,公車上比鄰而坐,幾經波折,又在府城的巷弄裡相遇:餅舖、運河、和樂廣場、水仙宮/市場,分享名產椪餅,也分享了溫厚的人情,讓彼此得到療癒,和水仙尊王的祝福。

天天工作社新作《巷子裡的尊王》,在去年底的讀劇演出中,就已經展現豐富的製作潛能,雖是小品之作,卻有溫暖的在地氣味和貼心情意,劇作家楊書愷以素描筆觸,穿插交織扮演、旁白、評論的敘事結構,描繪安安與阿青在人生叉路上的心情,具體細節或有欠缺(如阿青在藝術堅持與生存困境間的掙扎),但,情感真實動人,也能發人深省。雖只是讀劇,導演湯京哲的舞台調度,活潑有趣,加上演員(劉淑娟、張家禎、古辛)純熟的念白與細膩的情緒表現,讓文字的節奏感更加流暢,構成了完整的視聽覺體驗。

一年之後,抱著對正式演出的期待,但對空間選擇的些微疑慮,走進牯嶺街小劇場,看到是一個讓我們更接近劇場的文學核心本質的演出,或者說,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


巷子裡的尊王(天天工作社提供/攝影劉璧慈)

劇作家的文本,補充了曾經稍有欠缺的具體細節,讓角色的情感轉折更加清晰,我們對角色的認同,因此有更扎實的基礎。導演在相對狹小的空間中,以流暢的調度交織角色的移動、獨白與對話,充分發揮文本敘事結構的獨特性,創造出隨意遊走巧遇的節奏感,有效地引導著觀眾隨著劇中人物穿梭於車站、餅舖、運河、廣場、市場、廟宇之間,深入戲劇文本的內裡,領略角色心情和環境氛圍的對映變化。三個演員,表現精彩:古辛活潑鮮明的口白與動作,吸引了最多目光;張家禎沈穩內斂的表現,是我看過他多個作品中的最佳演出;劉淑娟所扮演的安安,性格厭世,但也有自嘲的諧趣。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扮演、自述、旁白,甚至化身觀看者的多重轉換之間,建立角色,也對角色加以評論,讓觀眾在情感認同與理性省察之間擺盪,既豐富了「表演」的層次感,也同時呼應了劇中人物面臨抉擇的人生處境。

《巷子裡的尊王》的設計表現,也值得肯定:舞台設計江冠男以「島」(運河/沙洲)為中心,加上四個角落的鏤空石塊,搭配燈光設計吳宜柔的明暗對比與方向移動,在鋪設透明塑膠布的地板上,反射出水波感覺,構築成一個既能喚起府城印象,又能傳達遊子歸鄉心情的空間,充滿詩意,且貼切呼應戲劇情境。服裝看似日常,但有設計感(服裝設計董譯嬪)。主題音樂〈今仔日無想欲飛〉的選擇(音樂設計賴柏儒),貼切而動人。


巷子裡的尊王(天天工作社提供/攝影劉璧慈)

安安終究「活不出自己喜歡的樣子」,且始終背負著幫不了秀秀的罪疚,阿青被最後一位離去的員工斥責:「不要再欺騙自己了」,彷彿就要重蹈父親的覆轍,兩人的生命故事聽來既熟悉,又有獨特的意趣——因為他們(還有秀秀、阿成)都是水仙尊王的子弟,無論曾經如何迷失,總是會走到回家的路,只要誠心誠意,也總是會得到神明的庇護,受到溫暖人情的安慰。

這之所以在最後一場,當安安與阿青終於來到水仙宮神明面前,誠心祝禱,放下心中塊壘時,我們也能感同身受,願意相信他們會得到繼續走下去的勇氣和氣力,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可能仍然無解,好好吃一頓真正在地的熱炒,仍是必要的。這種「無甚高論」的領悟,或許稍嫌陳套,但依然動人。


巷子裡的尊王(天天工作社提供/攝影劉璧慈)

因此,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巷子裡的尊王》與我們分享了人生況味和府城氣味,也貼切地反映出中青世代的自我省思(安安與餅舖的情感糾結),甚至自我批判(阿青對在地網紅美食指南的評價、計程車司機的感慨),是一個誠懇的作品。而我這個中老世代而言,卻不免因此而思考起自己對他們的責任——我們這些人生/劇場的「賢拜」們,留下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社會,甚至劇場?

《巷子裡的尊王》

演出|天天工作社
時間|2024/10/27 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一樓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