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
5月
18
2017
定風波(國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045次瀏覽
吳岳霖(專案評論人)

不敢說每個人心裡都有個蘇東坡,但在成長過程裡,總會有段東坡的文字縈繞心頭。

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東坡詩〈題西林壁〉、「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東坡詞〈水調歌頭〉、「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是〈前赤壁賦〉、「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是東坡文〈記承天夜遊〉……。兼擅文、詩、詞、賦(亦擅書、畫)的蘇軾(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肉身縱然已逝,文字卻附著了他的靈魂流傳下來。就算不熟古文者,早忘了這些文字來自東坡,若提及赤壁,也不免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緬懷三國人物;再不諳文學者,總吃過那一塊塊肥嫩香醇的東坡肉,述說其發明美食之軼事,及這位與之同號的「蘇東坡」。

我們這一世代,大抵是以國立編譯館為唯一教科書提供者的末代;於是,東坡的被選擇往往逃不過那幾首,成為教材、成為考題,更成為生硬的知識。當提供文學藝術的只有教科書時,就變成必須背誦的死板知識,如作者生平、詩文、注釋等;不加吞嚥的生冷文字,形成近乎斷裂的個別語彙,如作者與作品、作品與時代、歷史與文學都被分門別類,並不相通亦不求甚解。時至今日,與文學間的關係的確有所改變;而趨勢教育基金會近年所策劃的「趨勢經典文學劇場」意圖藉由展演拉近現代人與古典文學的距離,也翻轉閱讀方式,如《東坡在路上》(2012)、《尋訪陶淵明》(2014-2015)、《屈原‧遠遊中》(2016)等作。不過,這一系列作品雖結合崑曲、南管、舞蹈等,但「說演」形式較強、教育意味濃厚,實難被定義為一個完整的戲劇演出。此次以蘇東坡為主題的《定風波》則有意改變「趨勢經典文學劇場」的模式,與以「文學劇場」作為標誌的國光劇團(不只是文學入戲,更將京劇/戲曲/戲劇「文學化」)合作,讓兩條略同卻相異的創作脈絡交會,形成新的「文學劇場」體系。一如其所設計的舞台,於開場時是一幅偌大的字畫,而劇中人物與觀眾都在字畫之外;隨著情節開展,彷若走進字畫/書本之中,由平面轉為立體、從「觀看者」變成「演繹者」。

不過,東坡的文學、故事或許提供了好的素材給創作者,但文學家的生平是否「有戲」、有多少曲折情節?又,如果《定風波》乃要部份延續「趨勢經典文學劇場」的脈絡,所蘊藏的教育性質,是否限制戲劇的開展空間?以及,貼合史實的程度多寡?都成為創作者的難題。

我想,編劇廖紓均是聰明的。其以前、後〈赤壁賦〉為本,從中形塑洞簫客(溫宇航飾)與艄翁(陳清河飾)兩個似真若幻的角色,並創造若有似無、忽遠又近的夢境,交錯於難以違背歷史的回憶與真實間,藉此獲取足以溢出史實的戲劇性;同時,也因無法全盤演繹東坡(唐文華飾)的一生,此法實能串起零碎的事件,進而詮釋其背後所欲建構的文字脈絡與劇場氛圍。此外,京崑雙奏的詩詞演唱不只作為表演形式,亦佔了整齣作品極高比例,成為其敘事線裡的抒情聲音(也因夢境與抒情的操作,其安排詩詞的位置也無須刻板地按照創作年份,有更多自由調度的可能)。整體來看,《定風波》是以安放詩詞、串聯事件而形成故事作為主要的創作形式,雖稍嫌零散,但以夢境為手法、詩詞為基底、洞簫客與艄翁為引線,已形成一條創作的脈絡;其頭尾呼應的劇本結構,讓〈尾聲〉先重複了〈序曲〉的情節再加以延續,於真實與虛幻間將〈序曲〉乃至於全劇的追問尋得解答,亦回望東坡的一生,使得此劇的結構是四平八穩且工整的。

《定風波》裡的赤壁不再只是那個緬懷千古風流人物之地,似乎更架出了另一個時空──介於夢醒時分、虛實之界,其乘載了東坡的「豁(達)」與「(疑)惑」。始終於這個空間裡活動的洞簫客,與東坡互為正反、陰陽,形成一人之兩面。〈序曲〉裡,東坡笑語「死生有命,禍福在天,本是自然之理。你竟為此疑惑。」,而洞簫客對應「休得取笑,你必也有疑惑之時。」即有衝突性,且在情節推演間,將「豁」與「惑」的彼此詰問逐步堆疊,因「豁」而生「惑」,最後才於〈尾聲〉時以「豁」解「惑」,得以定風波而形成《定風波》的主旨。

不斷堆疊東坡的曠達心境與日常,是《定風波》表現東坡豁達之方式。如:第二場〈黃州〉極力描寫東坡與朝雲(林庭瑜飾)於黃州雪屋的恬靜生活,佐以王定國(王璽傑飾)、寓娘(凌嘉臨飾)來訪,凸顯兩對戀人在貧瘠之地亦能知足過日,並以「由詞代詩」、「發明東坡肉」、「以紙補屋」、「書寫〈定風波〉」等刻劃其心境之轉移。或是,第四場〈天涯〉面對朝雲喪子的瘋癲,東坡亦能以一句「睡下便好」安撫而過。不免思索的是,雖可察覺編劇之用心,但單向地堆積到底是強調、加強,還是會造成麻木、單調呢?《定風波》在反覆堆疊「豁(達)」的過程裡,實則降低了「(災)禍」的比例(甚至近乎消失)。像是作為蘇軾政治與生命重要轉折的「烏臺詩案」,那兩首瀕臨死亡而寫給其弟蘇轍的訣別詩,是否凸顯了他在豁達的另一面,或者是在生死交關後,才顯露他對人生的遼闊視野與樂天知命呢?可惜的是,此事件於《定風波》僅被一語帶過,其心境轉折也寥寥地在與王定國的幾句談話裡吐露,而未再多言(更多的是對王定國的愧疚)。其他如「黨爭」、「貶謫」等事件雖有描繪,卻停留在事件表層,不見更複雜的成因與後果。「禍」的隱而不談,反而讓「豁」的生成不夠有衝擊性,彷若最後一切都會風平浪靜、雲淡風輕,那麼其「惑」就不過是東坡何處惹來的塵埃罷了。

此外,不知是演員的詮釋,或是編導的設計,促使東坡的情感厚度是稍嫌輕薄的,促使我有些質疑東坡到底是豁達、還是無情。特別是他面對自己已故之妻王氏(朱勝麗飾)與長伴身邊的侍妾朝雲,都像是隔了一層薄紗,情感只能些微穿透,輕輕拂過,卻微弱地彷若無有(縱使戲裡的東坡與王氏的確隔著生死距離,但我們總得相信愛情是能超越生死的吧)。於是,幾句唱略顯乾澀、勉力,浮沉於唱詞之上,彷若講述的是他人之情感,與東坡無關;眼神也難見交會,如王氏於夢境裡梳妝、朝雲於江裡浮沉,與東坡的距離似乎都比死亡還遠(難道要解讀為東坡看淡生死嗎?)。這種詭譎的互動關係,也出現在第二場〈黃州〉中王定國、寓娘的來訪──表演尚且平穩,但四人都是獨立個體,彼此難有交流,導致此段情節的節奏忽快忽慢,且略顯尷尬。同時,朝雲、王定國、寓娘與王氏等角色的功能性較強,似乎只為襯托東坡而存在,於是人物刻劃也就稍嫌呆版;雖可見編劇意圖對朝雲有更深的詮釋、更多細節的描寫,特別是在第四場〈天涯〉裡朝雲喪子的癡與癲,編劇藉由「針劃破手指,血染紅衣」、「紅梅與梅枝」等物件,表述人物的幽微情緒,但仍舊有些單薄。反倒是在劇中不會直接與其他人物有所接觸的洞簫客,其吟唱與旁觀卻更像是身歷其境之人,不僅補充情節與東坡所未言,溫宇航的唱作亦有更多情感的琢磨、聲音的掌控,使人物的情緒持續堆疊,高峰處恰好落在〈泛舟〉一場,而能夠對東坡進行逐步逼近的追問。

對我而言,《定風波》有些過於平穩與清淡。雖可見李易修透過其導演手法詮釋與調合整齣戲的氛圍,除了以書畫為設計主軸的舞台轉譯其文學質性,更以四朝臣(王逸蛟、劉祐昌、許孝存、陳富國飾)略帶戲謔的表演轉化全戲過於單一的質性;但,不管是「以團扇、繡鞋、手巾等道具聯想女子」,或是「釣魚釣到垃圾」,都可解讀出其嘲諷意味,仍有其不適切與過度連結的意象。

不過,我卻意外地在第五場〈泛舟〉那段以劍、鏡與筆平息風浪(而顯得胡鬧)的情節裡,看到《定風波》的趣味。我認為,前四場的情節似乎搭建了一個方方正正的樓台,將東坡供奉在上頭,於是其神聖性提高、距離感拉遠;但第五場的胡鬧反將東坡請下了神龕、賦予了血肉,真正成為一個「人」。我們終於發現,東坡面對自己的過去是有疑惑、是有情緒、是有不捨、是有遺憾,而不是一種趨近於完美的豁達。這些寶器(七星劍、八卦鏡)雖有神力,卻無法真正斬斷、消滅回憶與執念,只有那隻普通不過的蠅頭小楷,才能讓東坡藉由文字去乘載過去、描繪記憶,而後轉換心境,終能跨越現在、留下永恆。當然,這樣的情節安排確實是突兀的,更有些像是編劇的神來一筆,岌岌可危地急急收尾。我卻會心一笑地認為,這種溢出日常的狂亂與迷茫,會不會才是人生的真實樣貌。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東坡詞〈定風波〉的最後一句,亦是《定風波》的尾聲,正與另一闋〈定風波〉的「此心安處是吾鄉」彼此呼應,形成此劇的核心,表現東坡的心靈原鄉與平和心境。戲裡,此闋詞的演繹有意呈現東坡生命中那些來去的眾生,而讓所有人物一同在舞台上遊走並群唱,並佐以粉紅色調,只是這樣的手法反而有些落入傳統戲曲的大團圓套式,未能延續前一場〈泛舟〉最後遺留的平靜。此外,倘若劇中的兩闋〈定風波〉為《定風波》之重心,其編曲則有些過於淡薄與平緩,反而不如〈蝶戀花〉、〈卜算子〉等曲那麼能夠抓住耳朵。

於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得以詮釋東坡的曠達,但我不免稍加歪解,套用到對《定風波》的感受──整齣作品雖藉由唱與演而有平穩的美學呈現與戲劇詮釋,卻似乎過於靜謐與平淡,如無風、無雨卻也無晴的天氣;不免期待,其所定的僅是東坡心裡的風波,不是戲劇的風波,而能有更多溢出、起伏的驚喜。

《定風波》

演出|國光劇團、趨勢教育基金會
時間|2017/05/14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
在一個結合異國史詩、舞蹈和新馬戲的舞台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演出,許多元素如東南亞舞蹈特有尖頂頭飾、面具,柬埔寨的木琴、皮鼓,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戲特技,帶給觀眾許多新奇的感受。
11月
08
2024
雖說兒童戲曲對一般長期演出大戲的戲曲演員及編創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卻是新生代戲曲演員最好發揮的場域。若前輩藝師能從幕後根據戲曲本質進行雕琢;新生代能夠從自己出發,將自身成長過程經驗,創發屬於新世代的兒童戲曲作品
11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