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國樂》(以下簡稱《印國》)是中國大陸實景印象系列歌舞秀延伸的作品,雖然沒有實境當佈景,在舞台設計中仍可見重現山川海景的企圖心。然而,正如以往印象系列因市場取向創作招致的批評,結合商業行銷的《印國》也出現形式視覺美學重於實質音樂內涵的情況。本文將著墨舞台、音樂二方面,分享筆者於該音樂秀之體驗。
舞台設計是本秀最大的亮點。團隊將舞台與樂池視為同等重要的展演場地,樂池隨著曲目的推進向上抬升,把樂團完整呈現在觀眾眼前,階梯式雙舞台的演出錯落有致,相映成趣。舞台的絨幕、百頁簾幕、黑紗幕依次將舞台隔成四個空間,營造舞台空間的層次深度。最後一層空間較大,遍布平面抽象山巒,山巒間有橫向的小型平台,有高低、或可移動,塑造舞台立體的視覺效果。
展演場地不拘泥於舞台,《百鳥朝鳳,我就在您身邊》一曲將吹管編入一、二樓觀眾席,與舞台上樂團一起合奏音響立體、立意新奇的曲章。演奏者散落節目演出前的大廳,各自彈奏主旋律,每一隅都富有情韻,是帶領觀眾進入音樂世界的前導車隊。
投影、燈光的巧妙處理也是擴展舞台想像的媒介,投影能改變原佈景道具用途,例如打上海浪影像,山巒佈景搖身一變成了波濤洶湧的大海。燈光設計善用大面積色塊,非常有張藝謀的色彩美學,尤其是《敦煌大曲》,金燦燦的燈效彷彿將觀眾載回那金碧輝煌的時代,展閱當時的璀璨年華。
製作團隊在舞台設計展現了極佳的創意,成功地在室內場地描繪出遼闊的視覺想像,整場秀因而有了近似山水實景的恢弘氣勢,令人嘆服。相較於磅礡的舞台視覺,音樂表現上就遜色多了。
本秀用電影配樂概念設計音樂,二段主題旋律及變奏貫串全戲,大多是平緩的行板或慢板,單一、缺乏變化,就連快節奏的樂章基底旋律仍是緩慢的。誠然,單一的旋律容易琅琅上口,能加深觀眾對劇情影像的記憶,但《印國》劇情的故事性不高,不足以製造類似電影、戲劇的影像敘事體驗,如此作法反而使音樂表情單薄無味。
行銷策略對《印國》的音樂處理也產生巨大的影響:首先,為提升視覺美感,樂器裝飾華麗,卻犧牲樂器原有的音質,敦煌鼓的鼓棒包裹金色膠帶,敲擊鼓框、鼓棒時,音色沉悶、不清脆。其次,樂團分割為舞台、樂池二塊,合奏時會發生吹管及拉弦短暫分家(最後二首曲目),或因打擊組過於接近觀眾席,致使音響失衡的情形。第三,音樂編曲商業氣息過濃。《敦煌大曲》是《印國》強打的主題,號稱「原音重現」,引起眾多樂迷關注。然而,曲風、樂團編制、甚至是復原古樂器本身都與現代國樂無異,顯然僅具「行銷」而無「原音」。當然,以「原貌」為行銷手段無可厚非,但如此商業操作粗糙,顯得誠意不足,有失水準。
筆者雖對《印國》音樂編排略有微詞,卻非常欣賞作曲者在曲名中放入演奏者姓名、劇中加入生命獨白、以演奏者經歷為藍本創作的構想,這不僅讓我們在音樂中「認識」演員,更在無數次展演中強化國樂家對自我身分的認同,凝聚國樂圈的內部意識,非常值得深入探討。
時入二十一世紀,不管是創作者或欣賞者,對藝術詮釋的角度越來越多元廣泛,商業與藝術不再是二條平行線,有更多的互動,《印國》或許在二者之間沒有取得完美的平衡,但仍不失為一次有趣而大膽的實驗。我們可以這麼說,《印象‧國樂》不是音樂會,不是音樂劇,是一種新型態的音樂秀,是音樂展演另一種嶄新模式的發端。
《印象‧國樂》
演出|中央民族國樂團
時間|2015/1/1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