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文 武文堯(復興高中音樂班學生)
以色列知名指揮家伊利亞胡‧殷巴爾(Eliahu Inbal)以詮釋後浪漫派作品見長,其中又以詮釋馬勒最為人樂道。今年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馬勒,馬勒!》音樂會,便邀請到殷巴爾與該團合作馬勒第三號交響曲,這是殷巴爾大師首度訪台,也是睽違多年後北市交再次挑戰馬勒的作品,尚未開演便已話題性十足。
殷巴爾絕對是當今碩果僅存的馬勒專家之一,筆者認為他的詮釋特色便是在主觀與客觀的邊緣遊走,他可以完全的沉浸於音樂中,但又可以冷靜的抽離旁觀,使得馬勒的音樂不會淪為過度的情緒化,相反的也不會令聽眾有冗長之感,音樂緊湊且張力十足,聽殷巴爾現場指揮馬勒是非常過癮的。
馬勒第三號交響曲為作曲家十首半交響曲中唯一一首與死亡無絕對關聯的作品,其音樂描寫史坦巴赫(Steinbach)的自然景色,六個樂章從牧神潘的甦醒,繼而寫到人類,最終寫到愛的昇華,編制龐大,戲劇張力強大。然而正因為戲劇張力強,使得一些指揮通常著重在樂曲大起大落的效果與高潮,然細部卻比較匆忙的帶過。第一樂章法國號的序奏,北市交的獨奏家群演奏出非常漂亮且雄渾飽滿的音色,其音量與音色都讓人有著鮮明的印象。長號在第一樂章中同樣有非常吃重的獨奏樂段,其演奏也成功地過關。然而隨著樂曲的進行,銅管的穩定性便走下坡,先前有著非常好表現的銅管,在第二樂章後開始出現氣不足、音準走調的問題,高水準的銅管聲部未能保持到最後實在非常可惜。
殷巴爾的速度偏快,樂曲進行得十分流暢。樂團全體演奏的時候,內聲部有些不明顯甚至模糊的帶過;又如第一樂章結尾,指揮的速度比先前更快,然而樂團卻有點像是老牛拖車般急於跟上指揮的速度,但整體卻顯得混亂,差點拖拍,但是若論及氣勢,殷巴爾在這最後高潮將音樂處裡的氣勢浩淼,令聽眾激動不已。
特別的是第三樂章使用的幕後小號,團員直接在樂曲進行中走到後台準備,之後再回到舞台上演出。當晚幕後小號吹奏的十分穩定,音色也十分漂亮,但是否有達到使用幕後小號的目的:曖曖含光的效果,以及朦朧宛若天國的色彩,筆者在現場似乎無法感受到這樣的境界。
為了要進合唱團,這次演出第三樂章完後指揮便先離場,隨後進合唱團,這樣的做法似乎將樂曲的連續性破壞了,尤其是合唱團出場後觀眾的掌聲,筆者認為這切割了馬勒交響曲,抑或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讓高齡七十九的老大師能夠休息?筆者不得而知,但實是有些干擾。北市交附設合唱團的演唱頗具畫龍點睛之作用,筆者認為他們應當是台灣極少數具有相當水準的合唱團。西松國小小羔羊兒童合唱團的音質部分應當還有進步空間,筆者乍聽之下咬字不清楚,尤其有種「壓著喉嚨唱歌的感覺」,十分可惜。
第四樂章雙簧管有多次滑音(wie ein naturlaut),馬勒特別在總譜上指示必須發出自然的聲響,然而殷巴爾的詮釋拿掉了雙簧管的滑音,取而代之的是非常乾淨的吹奏,這樣的詮釋與海汀克((Bernard Haitink)相同,至於效果如何則見仁見智,筆者認為只要有令人信服的詮釋便沒有絕對。第六樂章是整首交響曲最深層、音樂層次也最複雜的一個樂章,在這裡北市交的細節做得更加模糊,當然指揮可能也沒有特別要求,寫在總譜上的其實有非常多細微的表情變化,例如總譜標示7前六小節,是法國號加進來的鋪陳,馬勒寫的音量為PPP,之後慢慢漸強,到最後以ff到達頂點,與法國號做呼應,筆者目前聽到最仔細的版本是阿巴多與楊頌斯,他們在細節上做的樂句與極小的變化,都讓樂曲更加的內斂,但如此仔細的反效果便是音樂可能有些鬆散,相對來說殷巴爾的詮釋便是酣暢淋漓,而且彈性速度也較多,像是總譜標示15前三小節,殷巴爾突然明顯的漸快,可說是神來一筆,但效果卻也相當不錯。筆者認為,殷巴爾將馬勒第三號交響曲的第六樂章處裡的像極了華格納的樂句,其綿延不斷的旋律線條與色彩,都不禁讓人聯想起《崔斯坦與伊索德》中的〈愛之死〉(Liebestod),但這樣的詮釋方向卻會疏忽了馬勒寫在樂譜上極小的情緒變化。
北市交挑戰馬勒第三號交響曲,成績斐然。然而耐力不足是北市交最大的缺點,誠如文章開頭所提及,樂手的不穩定以及精神的不集中,在第六樂章尤其明顯,若不是大師賣命苦撐,音樂很可能因此渙散。簡而言之,這次北市交的馬勒第三算是交出了一張非常漂亮的成績單,樂團的表現應該也可算是近年演出中的一里程碑,當然指揮大師殷巴爾功不可沒,筆者深信若有更充裕的排練機會,細節部分定會有所改善。「當我第一次聽到馬勒的作品,我感覺馬勒在跟我講話,我甚至認為馬勒就是我,因為如果我會作曲,我肯定也是這樣寫。」指揮大師如此說道,筆者感覺到馬勒的音樂對於殷巴爾來說是非常自然的,甚至有點像是以意識流的觀點,進入到作曲家的視野進行詮釋,能夠如此內化便已讓馬勒權威的頭銜名不虛傳。筆者深深期待殷巴爾大師能夠再次與市交合作,屆時的表現應該會更加令人動容。
《馬勒,馬勒!》
演出|殷巴爾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TSO)
時間|2015/04/06 19:30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