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月二十號國家交響樂團 (NSO)在國家音樂廳演出馬勒第四號交響曲,這個月初台北市立交響樂團(TSO)馬上接著演出馬勒第三號交響曲,火藥味十足。說是互相較量也好,或說是樂團慧眼識英雄,非常有默契在新春年後向馬勒致敬,雖然如此,還是台灣的樂迷佔到便宜了。
馬勒的第三號交響曲是延續第二號交響曲的概念而做,也可說是馬勒寫作心情的轉捩點,第二號是描述死亡與復活的歷程,然而第三號是回歸到大自然,音符流露出的是馬勒對於大自然的感受。北市交這回請到高齡79歲的世界級指揮家伊利亞胡.殷巴爾 (Eliahu Inbal),他曾擔任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十六年,期間他與樂團錄製整套的馬勒交響曲,說是馬勒的代言人一點也不為過,這次被邀請來台灣演出,實在非常難得,也令筆者非常期待。
一直以來,北市交的管樂聲部的演奏功力相較於弦樂聲部稍顯不足,偏偏管樂的聲響效果以及聲量大小的控制,不僅是管弦樂曲中最重要的聲線,更是壯聲勢不可或缺的重要腳色,但每每演出,管樂總是在重要時刻出現技巧上的瑕疵問題。然而,銅管樂器在馬勒第三號交響曲占有極為重要的腳色,從樂曲的第一段開始,就是由銅管樂器單獨演奏單一聲部,幸虧北市交在這場演出,改善了銅管演奏的問題,不知是世界指揮大師殷巴爾有給予特殊指導,還是團員們自我要求高,這場演出管樂演奏的部分實在沒什麼好挑剔的。
第三號交響曲是以大自然為主題,四、五樂章則是樂曲的高潮樂段,第四樂章加入了人聲-女中音的部分,第五樂章加入女聲與童聲合唱團,指揮家殷巴爾在這兩段的樂曲形式有做特別的詮釋效果,第四段以非常緩慢且輕聲的方式,將聽眾帶到一個神祕的空間氛圍,女聲吟唱著人間的苦惱,殷巴爾似乎是嘗試著把女聲的聲線點綴在主旋律上,使其主旋律更加凸顯出來。筆者觀察到,指揮家指揮的手勢非常精巧且細膩,他將情感轉化為符碼,透過雙手指示傳遞給樂團,姿勢猶如跳舞一般優美而不做作,並且他在給樂團拍點前,會先給予演奏者堅定的眼神交流,這目的不外乎是讓演奏者有信心的在準確的拍點上吹奏或彈奏,這是他個人的獨特風格。
然而在第六樂章,絃樂器將旋律的綿延度延展得扣人心弦,在重複第一樂章的主題動機時,更是讓台下的聆賞者心靈解放,成為當晚最高潮的樂段,最後依然由負責開場的銅管,發揮最光耀的旋律聲響結束全曲。結束時,觀眾紛紛起立鼓掌,這是一場值得被欣賞的音樂會,或許有殷巴爾的加持,讓台上的演奏者和台下的聆賞者都燃起對古典音樂的愛好與渴望,藉由殷巴爾所詮釋的音樂節目,讓臺灣的大家有個非常享受的夜晚。
《馬勒,馬勒!》
演出|TSO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15/04/06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