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淨角的英雄戲《連環套》
6月
10
2015
連環套(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85次瀏覽
陳韻妃(社會人士)

《連環套》本事出自清代公案章回小說《施公案》第368回「惡戰頭陀凶僧被捉 掃清賊寨眾將班師」至第400回「分給資財恩威並濟 誤肆劫掠冒昧而行」,京劇劇情去蕪剪裁成綠林豪強竇爾墩為報飛鏢黃三泰之前仇,事隔多年在一次機會中,盜取皇帝賜給梁九公千歲的御馬,企圖嫁禍於黃。不料三泰已逝,此案由其子天霸奉命緝盜,聽聞可能是竇之所為,遂隻身拜山入寨,探得實情後,揭露自己身份,雙方約定隔日比武,後奪回御馬,為黃門洗冤。

本戲主要看頭在花臉、武生,與武丑行當的唸白作表,經典處為〈天霸拜山〉一場。戲裡設下兩個事件,一是竇黃的怨仇,肇因兩人比武時,三泰「暗」發甩頭傷了前者而獲勝;二是御馬的失落復得,先竇爾墩以「竊取」方式轉嫁禍端於黃氏一族,後黃天霸友人朱光祖於比武前夕,潛進連環套「盜走」竇之護手鈎,使其誤信天霸技高一籌,而甘願交出御馬伏法認罪。推動前因後果發展的解決辦法都是暗著來,這樣的「反筆」卻成就竇爾墩正面的形象:比武不使暗器,務求正面對決;護手鈎被盜,不在可疑處追究天霸等先發制人勝之不武,態度坦蕩;特別在得知天霸身份後,仍忍氣送之出寨,一如接他上山時的禮遇,人物的大氣、灑落俱表現在行為上,說明了這人非草寇流輩,較之以正派形象出現的黃天霸等人,堪稱真正英雄好漢。

此淨角不是莾撞生徒,又為一寨之主,演員詮釋時便不能演成大老粗。先談以前幾位京劇著名淨角在〈天霸拜山〉的表演,如袁世海,出場的步伐很野,聲腔濃厚,唱唸粗獷、常在句尾使用明顯炸音,尤其在發出「哇啦啦啦」等語助詞時,口腔裡口水聲與喉音齊發,加重了激動暴烈情緒色彩,整體霸氣十足。不禁回想起當年他在樣板戲《紅燈記》裡飾演日本軍官鳩山,因著劇本和角色設定適巧充分發揮其上述特色。簡單來說,樣板戲的演法像臺灣八點檔連續劇《霹靂龍捲風》的犀利外顯、眉眼張狂,感官刺激強烈,容易吸引觀眾目光,但必須戲裡人人都是如此,否則無以營造強烈氣場。回頭說袁的〈天霸拜山〉裡,演黃天霸者是李光,入寨當「間諜」表情無一刻鬆弛、隨每字每句都作反應,兩人對手戲咬得很緊。這種固然看得過癮,卻不免疲累。

再舉一例,像尚長榮,尚的聲音較袁清朗沉著,情緒起伏波動時,字音仍穩定而清晰傳達。同樣是〈拜山〉,他與譚元壽(飾天霸)間的臺詞反應和表情速度不如前一組緊湊,可是顯得自然,畢竟這場不是非要敵我生死的偵察刺探,雙方都有分寸、不起歹意,所以也允許別於袁李的外放作法。

本戲吳仁傑(飾竇爾墩)唱唸大部分清明,而句尾字音保留炸音,但清明與炸開的過渡並不滑順,聽來有種硬做高起裝飾音的突兀感覺。黃天霸(戴立吾飾)面見彭朋大人前的參拜,其他人演或保留一、二拜而已,而本戲則做足三次,完全顯示人物戒慎恐懼的心態,戴立吾在鑼鼓緩敲慢打中,一步一擺手一參,做出畢恭畢敬的小心應對。〈拜山〉場次,嗓音該高聲揚起時,音高不足,另因麥克風收音不佳,而減損聲音傳遞,略為可惜。杜道誠飾朱光祖,幾段說理的唸白講得有滋味;盜鈎身手大致俐落,惟復加強踢大帶與翻身落地穩定度。

《連環套》為花臉和武生經典劇目,對淨角尤甚,此戲或因做工多於唱而歸入架子花臉,其實根據人物身份,尚需銅錘花臉的氣度來加持才不使「份兒」單薄。另外,因戲長(若非刪掉梁九公行獵前與失馬後的兩場戲,恐會超過三小時),竇爾墩常見多人合演,或只演〈拜山〉,比之國內京劇團體近年演出記錄,這次幾近全本,且難得主角一應到底,戲份吃重。本齣戲的英雄好漢,到底是熟老江湖,有點年紀的演員方掌握得住歷練之感,是以本齣演員有拿下戲(戲曲行話)的條件,期待就欠缺處繼續琢磨,使之成為自己「看家戲」。

《連環套》

演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
時間|2015/05/30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方位統合的技術調度營造了強烈的臨場感,但高密度的敘事與聲光也縮減了後設反思的距離。幾次crew上場換景的技術暴露暫時懸置敘事,然而,由於演出大部分時間表演、燈光、音樂與聲響設計都相當飽滿,換景段落很容易被理解為演員與觀眾暫時休息沉澱的必要空檔,難以在根本上開啟不同於敘事的時空感知。
8月
19
2025
性別身分裡的種種發言,多半是在服務前述中看似偉大、卻又過度簡化的主題,呈現《公主與她的魔法扇》的「立意良善、卻操作牽強」,並難以理解預設的受眾與目標。
8月
15
2025
這些妖精角色對臺灣人來說多是陌生的,從本地方志傳說挖掘、串連在地妖精圖騰本身即是一件創新的發想,只可惜因為時空為架空,與臺灣意象的呼應也不夠明顯,只有在序場透過舞群歌隊不斷唱頌著臺灣的古地名,以及末場鯨鯊化為臺灣島的意象極其隱微地扣合著。
8月
13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
創作團隊力圖呼籲成人觀眾反躬自省、以身作則,為孩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只是,我們仍需要回到最基本的議題,什麼是當代的「火焰山」?如果迴避這個議題,只會如孫悟空一樣被假扇迷惑,縱容烈焰遮空。
8月
08
2025
本劇未描繪出當時的權威與獨裁,卻高呼革命口號與犧牲精神,整體顯得空洞無力。這正是《感謝公主》最致命的問題所在:形式在說話,情感卻缺席其間;表演者努力投入,觀眾卻只能勉強自己理解與接收。
8月
07
2025
霍去病那獨特的短劍與長巾武打套子,讓演員在交手間隙還能一展丰神,搭配上蒙面造型,宛似電影的蒙面俠蘇洛(The Mask of Zorro)再現,有種以一敵多的帥氣感,展現出與傳統不同的武戲思維。
8月
05
2025
經典重述的詮釋路徑,無所謂標準答案;鴻明版《包公會國母》徘徊在修舊如舊與修舊如新之間,有著借演員之勢托戲的姿態,卻看不出創作者欲往何處。令人不禁想問:經典重述究竟為了什麼?
8月
05
2025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