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從靈魂深處唱出的深情《華彩美聲─迪里拜爾獨唱會》
9月
18
2024
華彩美聲─迪里拜爾獨唱會(AMA 亞藝藝術提供/攝影彭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53次瀏覽

文 林鄉雨(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昇華到藝術家層次的演唱家

具有「東方夜鶯」美名的女高音迪里拜爾(Dilbèr Yunus),睽違多年之後再次登上台灣國家音樂廳的舞台,年齡已經六十好幾的她,每次登台總令人驚豔,因為她的聲音永遠是如此的晶透乾淨,清新而又溫柔。而且她的每場演唱,都能精準地展現深厚的美聲技巧與充滿感情的音樂詮釋,這點著實令後生晚輩折服,讚嘆她在演唱之路上這種堅守完美的強大精神。這一夜,她依舊以精湛的技巧和絕佳的音樂性,讓在座的觀眾為之喝采。名揚國際的她,這次帶來了精緻深刻的法文藝術歌曲,和充滿情感的中國藝術歌曲。上半場的法文藝術歌曲在她唯美抒情的音色詮釋之下,用歌聲便能將這些歌曲中所蘊含的美感傳達至每一位觀眾的心底。

唱到佛瑞(G. Fauré)的藝術歌曲〈伊斯華翰的玫瑰〉(“Les roses d’Ispahan”)時,迪里拜爾用她那圓潤的母音和穩固的氣息,交織成涓涓細流般的聲線,伴隨著鋼琴的和聲色彩變化,她的演唱絕妙地呈現出象徵主義漸層式的朦朧美感。而另一曲〈祈禱〉(“En Prière”),透過她清澈透明的音色和清晰的咬字,完美揭露了佛瑞在此曲之中所欲呈現的那種充滿神性的崇高精神。拉威爾(Ravel)的〈哈阿奈拉形式的聲樂發聲曲〉(“Vocalise-étud en forme de habanera”),是迪里拜爾拿手的經典代表歌曲。她那精實的抒情美聲花腔技巧,毫無縫隙地連結了她透亮的高音區與溫潤的中低音域,她靈巧自由的演唱,神乎奇技地將技巧如遊戲般地運用,觀眾無不心神蕩漾於她迷幻的歌聲之中。

迪里拜爾將美聲技巧的藝術,精準地呈現在她演唱之中,做了最佳的示範。她的演出彰顯出的,是美聲藝術的精隨不在於音量大小,而是在於絕佳的氣息與聲線的控制。這些歌曲在她堅定的母音與氣息的搭配之下,呈現出豐富多彩又溫暖抒情的音色,讓她得以將音樂性發揮到極至,透過她的聲音昇華至更高的藝術層次。今天晚上站在台上的,不單單只是一位聲樂家,而是一位千真萬確的美聲藝術家。


華彩美聲─迪里拜爾獨唱會(AMA 亞藝藝術提供/攝影彭薇)

精益求精的一代美聲典範

迪里拜爾的這場音樂會,為台灣觀眾演繹了如何將美聲藝術以舞台演出來實踐,也證明了美聲藝術的價值與意義。她那令人肅然起敬的演唱精神更是令筆者感觸良多。如果優秀如她、資深如她的這樣一位享譽國際的聲樂家,都還在不懈地努力與精進;那麼在聲樂道路上修練的年輕聲樂家們,怎麼能妄自菲薄或是面對精雕細琢的磨練過程就輕易洩氣?現今不少年輕歌手,在演唱修練的道路上,摒棄了美聲技巧的純粹,只追求快速達成的效果。在舞台上,用張牙舞爪的誇張肢體與表情,或是只粗糙地追求音量強度的聲音表現,著實輕忽了音樂的傳達必須先從奠定堅深穩固的美聲技術出發,而非只圖被看見或是被聽見的舞台表象。迪里拜爾今天之所以能夠神態自若地站在舞台上,一字一句彷彿信手捻來地演唱,都是發自對於音樂如宗教般的虔誠意念,才能夠達到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高度。她舉手投足的輕巧與優雅,完全來自於她對美聲技巧的堅持,與腳踏實地、經年累月的鍛鍊。

她在下半場中文曲目的演出,更是令人驚豔。尤其是〈釵頭鳳〉這首歌:她輕輕送出絲絲縷縷的歌聲,輕巧如淡淡的一聲嘆息,將歌曲中的人去樓空,那種離所的愁緒和錦書難託的悲,一筆一畫用她細細如絲的聲線勾勒,從靈魂深處唱出耐人尋味的深情。她在台上隨著歌詞所落下的眼淚,正是應證她那股對音樂真切付出的熱愛,那樣的氛圍迴盪在音樂廳的空間裡,久久不散。另外的兩首新曲〈一片小舟〉和〈永恆的愛〉,在韓國鋼琴家徐庚延強烈多彩的鋼琴音色烘托下,成功的為演唱者營造出呼應歌詞的絕美意境。迪里拜爾的中文歌曲演唱,給人滿滿的情緒與感動,其音樂詮釋充滿藝術的底蘊,讓聞其聲者無不為之動容。她聲音中的情感渲染力如露水般悄悄的沁入人心,好似經歷了一場身心靈的洗滌淨化。沒有深厚的功夫絕對堆疊不出這樣的效果。她的演唱展露出博大精深的傳統美聲技巧,這樣的舞台實踐,實可堪稱為東方的一代美聲典範。


華彩美聲─迪里拜爾獨唱會(AMA 亞藝藝術提供/攝影彭薇)

歌劇院有很多,但迪里拜爾只有一個

歷史上著名的瑞典名女高音比爾吉特.尼爾森(Birgit Nilsson)曾經這樣形容:「歌劇院有很多,但迪里拜爾只有一個」。這天晚上的最後三首安可曲,更是再次驗證了這句話。第一首安可曲,是出自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I)的輕歌劇《蝙蝠》(Die Fledermaus)中,女僕阿黛拉(Adele)所演唱的詠嘆調〈我親愛的侯爵〉(“Mein Herr Marquis”)。只見迪里拜爾站在台上,一個眼神和動作,配上她清脆圓潤的咬字,忠實地用年輕俏皮的音色,精準詮釋出了劇中人物的個性,獲得了觀眾滿堂的喝采。而第三首、也是最後一首安可曲,〈一杯美酒〉,迪里拜爾在第一段使用維吾爾族的母語來演唱,還加上了一段獨具風情的民族舞蹈,讓她充滿個人特質的舞台魅力綻放光彩。迪里拜爾精湛絢麗的花腔美聲技巧、虔敬真誠的音樂詮釋,與充滿情感渲染的舞台風範,真如比爾吉特.尼爾森所述,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存在。

《華彩美聲─迪里拜爾獨唱會》

演出|抒情華彩女高音:迪里拜爾、鋼琴:徐庚延
時間|2024/09/08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快板的〈卡迪斯姑娘〉相較於其他抒情曲目,實則容易得多,迪里拜爾用曲末一顆肯定的高音,告訴聽眾雖然整場曲目沒有歌劇作品,但這位花腔女高音仍然寶刀未老。
9月
17
2024
王群婷的音樂語彙不拘泥傳統,著重的是聲響結構和情感氛圍。透過簡潔但深刻的旋律、自由而具彈性的即興、營造出精緻而具詩意的聆聽效果。這使她的創作既保有個人特色,也能和當代即興音樂對話。
5月
06
2025
這些年輕的演奏家組成的「衛武營當代樂團」與指揮路博曼合作出一場完美而專業的現代音樂演出,讓人對台灣的當代音樂發展前景不禁充滿了樂觀的期待。
5月
05
2025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所有的當代意象詮釋在事後回想都十分有韻味,但在觀演當下感受到的無趣與疏離卻也真實存在;而這一份不適,恐怕不是「前衛劇場」、「意象表演」等術語能夠輕筆帶過的。
4月
30
2025
好似漢普森用他內心的柔軟,在一連串末世的戰爭、死亡與分離之後,對這組作品注入了對人性的關懷;最終將人性領到了神性的終點,主人翁的靈魂終得上帝的拯救,進入上帝的國,得著永恆的安息。
4月
29
2025
趙方豪在這部貫穿了二十四首不同主題歌曲的作品中,忠實地詮釋出富有層次的情緒,再加上劇場新形態的演出方式,趙方豪今晚的演出,確實展現出他音樂中卓越的藝術性,可謂其為相當成功的演唱!
4月
28
2025
無論名稱上被歸類為舞蹈劇場、作曲劇場或其他名稱,這些作品真正扣合的,是當代音樂劇場「去分類化」的本質:跨領域媒材的融合、聽覺與視覺的並置、以及由觀眾自由感知所構成的美學場域。
4月
23
2025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