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殘缺《石秀》
3月
16
2015
石秀(李清照私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52次瀏覽
王妍方(社會人士)

本劇取材自《水滸傳》第二十四回〈石秀怒斬潘巧雲,楊雄大鬧翠屏山〉一回,以拚命三郎石秀為主角,重新拋磨打造搬上舞台。

一名作家閱讀著書中內容,先將石秀的外型與個性做了最初步化的形塑,隨後由戲裡的石秀(陳禹安飾)上場表明自己來到薊州投靠義兄楊雄(黃宇臻飾)的原因。在楊雄家中,石秀初次遇見了艷光照人的大嫂潘巧雲(鄭芷芸飾)與嬌俏婢女鶯兒(胡BB飾),潘巧雲與鶯兒三番兩次明挑暗逗石秀,企圖引誘對方共赴雲雨之歡,不料石秀為了顧全兄弟之情,總會刻意把持住自己的慾望,卻在得知潘巧雲與和尚裴如海(劉冠良飾)利用深夜誦經幽會時怒火頓生,遂以兄弟情鼓吹楊雄,石秀先行於暗夜中斬殺裴如海,再於翠屏山上與楊雄合力殺了鶯兒與潘巧雲,情若手足的二人見事已難圓,遂相約齊上梁山泊起義去也。

編導利用石秀莽漢的意象,帶入胡撇仔戲手法,以多樣化的不同元素,低調華麗包裝;劇情也從原本兄弟合謀斬殺淫婦,傾覆為熱血青年由慾生愛,再由愛生恨的社會情殺路線。

以早期傳統戲曲的角色印象一觀,石秀給人的印象多半傾向於武生,莽漢形象鮮明,這次以修習生行的陳禹安做為主演,雖讓小生形象外顯,英氣勃發,卻削落了石秀的原生本質;搭上同為主修小生,本次轉作粗角行當的黃宇臻,在人物個性上卻無著墨一二,使得楊雄存在感薄弱,兩位相同行當的演員於劇情行進間難以看出形象落差,僅能自髮妝及服飾上略識一二。飾演潘巧雲的鄭芷芸唱腔成熟度已臻圓潤,本次轉以媚態惑人的旦角路線,肢體語言雖已十分開放,但唱調中流露出的緊繃及用力明顯讓人有感;全劇以飾演婢女鶯兒的胡BB最為光彩耀人,兼具三八旦與花旦形象,與觀眾互動間流暢掌握現場氛圍,實為全劇亮點。

劇中的道具運用多有巧思,利用日本劍玉造型而打造成的燭台,在婢女鶯兒的一拋一接間,巧妙暗示(性)慾望的滋生與變化,眾人於石秀夢中所戴上的面具,更是激發石秀想入非非,熱血勃生的觸發點。

該劇舞美風格傾向於日系路線,舞台地板舖滿榻榻米,中間置有一桌二椅;演員身著現代日本改造服飾,髮妝以京劇模式為主,唱腔身段以歌仔戲為主調,偶或摻雜日本舞及京劇唱白,搭配因應情境偶爾出現的多媒體投影,呈現出一種淒迷弔詭的豔麗風格,胡撇仔路線的演出手法,運用截然不同的素材整合,看來別有一番樂趣。劇本文詞瑰麗,著重情慾挑逗,銜接處未加細微修磨,使全本呈現重點式的演繹,遺落了細微處的情感轉折,角色性格單一化,缺少鮮明情感外溢的飽實度,導致感受人物情緒連結時產生斷層,劇情流於表面的愛慾橫流,形成該劇許多未完成的殘缺。

《石秀》

演出|李清照私人劇團
時間|2015/03/15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劇述說臺灣鄉土的傳奇故事,運用兒童劇的方式吸引親子共賞,展現如動畫的舞台風格與豐富色調,在娛樂的觀賞效果外注入人情寬容的教育內涵,也將作品推向合作分工模式的代表性地位。
11月
25
2024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
在一個結合異國史詩、舞蹈和新馬戲的舞台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演出,許多元素如東南亞舞蹈特有尖頂頭飾、面具,柬埔寨的木琴、皮鼓,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戲特技,帶給觀眾許多新奇的感受。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