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無法參與的表演:翻面聆賞黑人翻身後的翻唱《B-Side》
9月
11
2017
B-side(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66次瀏覽
王寶祥(特約評論人)

雖說賽佛郎 (David Savran) 著名的專書標題是以「打破陳規」(Breaking the Rules)來形容伍斯特這個已成立超過四十年的所謂前衛劇團 【1】,吾人仍當以前衛標準來檢驗:若說身體極限派,伍斯特從來並未如亞陶(Artaud)的暗黑,或博登(Chris Burden)的賣命來得驚世駭俗;若說哲理冥想派,從未如葛羅托斯基(Grotowski)的貧窮劇場來得豐富,或康鐸(Kantor)的死亡劇場來的活脫; 若說表演藝術的情色逾越/愉悅甚至也未曾超越甫過世的阿貢奇 (Vito Acconci)檯面下打手槍,或慕約(Otto Muehl)檯面上打炮的情色暴力來得直接了當。

由是,與其說伍斯特打破陳規,不如說是不按牌理出牌。即使在族群及性別議題也曾備受爭議,伍斯特雖批判體制,卻非強烈反體制,其前衛在於不斷創新,勇於嘗試。因而,我寧願將其各界備受稱譽的實驗性格(experiment),改稱嚐試性格 (essay),亦即將其創作看作散文(essay)看待。

B-面(B-Side)就是這樣的小品散文。整張骨董專輯一首接一首如實翻唱,一人主唱/述,兩人伴唱,一個伍斯特招牌的顯示器,一個液晶螢幕,構成一小時的小品式雜文。一如劇團往常風格,不拘形式,揉雜所有可能的表演類型:說書的敘事、歌謠的敘事; 或獨唱/白,或重唱。說書人是歌者,更是聽眾,最後是觀眾。而觀眾當然也是聽眾,聆聽一個歌迷反芻他所聽到的,再以表演形式回饋給觀眾。

妙就妙在,雖然導演,亦是伍斯特的台柱演員之一的沃克(Kate Valk)表示,這是唱片專輯詮釋(record album interpretation),【2】但卻又擠壓重新詮釋的開放性,而盡可能以貼近原版的「臨摹」,所謂的 channeling,來替代一般所謂的翻唱(covering)。原版原唱的聲音被遮蔽(cover),卻又可以清楚從耳麥中聽見遮蔽的音軌/軌跡(track)。而這軌跡,雖然在表演呈現上,似乎等同其音量般的微不足道,卻極其關鍵,因為這是歷史的軌跡。

若唱片是文本,遮蔽下幾乎零詮釋的音軌就是偶聞偶不聞,飄忽卻不容漠視的潛文本(subtext)。這歷史潛文本也是此純美國非裔表演的前文本 (Ur-text):幾世代先祖的黑奴勞役史。專輯中多首歌曲,包括第一首,都是黑奴在棉花田苦中作樂的勞動歌 (work song) ,而錄音源頭則是 1960年代德州監獄黑人囚犯所吟唱的歌曲。十九世紀的田野,對照二十世紀的監獄,何嘗不都是囚禁黑人的樊籠?

主要說書/ 演唱者所引述的採集歌謠作家傑克森 (Bruce Jackson)說得好,這些勞動歌原本是沒有觀眾的,無法參與的,幸好(fortunately)無法參與。今日翻唱的黑人是何其有幸,能夠在自由的天地中,無須在奴役的勞動環境下開口。於是乎,表演的道德問題隨之而起,痛苦的歌可以歡樂地唱? 苦中作樂,易時移地,作為旁觀者、後來者,有無道德適切性?

也許這就是此劇希望觀眾反思的課題之一,尤其是美國海外觀眾。黑人的奴役史當然於我無涉,也很容易就將其布爾喬亞娛樂化,把聽黑人藍調、靈歌、爵士,皆文化資產化為卓越品味的一部份。配樂化的後果,當然是忽略其背後歷史音軌, 翻唱下遮蔽的奴役潛/前文本。因而,原本在棉花田野中齊唱,在黑人教會中合唱,到了劇場裡,除了台上兩位排坐的黑人歌者,多時旁觀,不時加入,黑人歌曲在教堂傳統所謂的「你唱我和」(call and response)習俗,並未自然延伸至其他觀眾。除了唱片詮釋終結後,對觀眾作勢收錢的短暫互動外,這對於通篇表面看起來相當單調枯燥地「把唱片從頭到尾唱一遍」的表演形式,反而可能是刻意的選擇:藉由排除觀眾參與的可能性,來排除同樂娛樂化的可能; 藉由放大靜觀細聽的空間,來提高反思的向度。

歌/述者原本身後的屏幕背景是自己拍攝自家聆聽此唱片的房間,意味著觀眾被引領至他的個人私領域,分享他欣賞的專輯; 最後他由歌者、聽者,再度退至觀者,在座椅上觀賞房內蹦出的新屏幕:上演的是百年前的黑奴,在棉花田中高唱勞動歌; 由是私場域同框了公領域,個人史融入了大歷史; 歷史錄音 (historical recording),也是歷史紀錄 (historical record),都是人類流傳的珍貴音軌,經由劇場呈現多重鏡框式的表演場域來放送:是私人客廳、演唱會場、福音教堂、德州監獄、棉花田。當然也是教室,拓展聆聽與觀看的空間,channel 的重點並非臨摹的相似度,而是新開發一條通衢管道,讓新調頻可以展演被商業炒作的 A 面所遮掩的 B 面唱片; 沉鉤隱沒的歷史,提供聽、觀、思的寬廣空間.

註釋

1、當然 1986 年出版時,伍斯特算是成立十年的資深前衛團體。

2、伍斯特首先在 2014 年完整詮釋 1976 年的專輯唱片《早期震教徒靈歌》(Early Shaker Spirituals),請見王寶祥於《PAR表演藝術》雜誌專訪 (Aug, 2017, p. 112)。

《B-Side》

演出|伍斯特劇團
時間|2017/09/09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