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轉化下的療癒與成長《祕密花園》
1月
13
2025
授權公版圖片/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55次瀏覽

文 李天群(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整體演出雖然以兒童為主要觀眾群,但無論是故事結構、角色刻畫,還是舞台設計,皆展現足以吸引成年觀眾的深度與魅力。

在這部改編中,小莉、小凱與僕人小六的關係成為情節核心。三人之間的互動,逐步展現友情與親情的多重面向。尤其是小莉(許哲珮 飾)與小凱(徐浩忠 飾)之間的情感轉變,從冷漠疏離到彼此支持,層次豐富且自然。小莉從一個孤僻任性的女孩逐漸成長為堅毅樂觀的領導者,其表現讓觀眾對角色的情感變化有明確的共鳴。而小凱的角色塑造則更具挑戰性,他在病弱與渴望之間游走,將角色內心的掙扎與希望演繹得動人心弦。相比之下,僕人小六(呂紹齊 飾)的幽默與活力為整齣劇帶來節奏上的平衡。他的誇張肢體動作與機智台詞,不僅增添輕鬆感,更成為連結角色間情感的重要紐帶。其他角色如班爺爺(王鏡冠 飾)和瑪莎(廖梨伶 飾)亦各具特色,前者透過細膩的肢體語言展現對祕密花園的深厚情感,後者則以幽默而熱情的表現為故事注入生氣。

如果兒童劇團的舞台設計可謂是演出的另一亮點。布景中運用剪影、透幕與煙霧效果,成功打造祕密花園的神秘氛圍,而換場手法則模仿翻閱故事書,拉動式的場景轉換帶來流暢且夢幻的視覺效果。更值得注意的是,角色幾度走入一樓觀眾席的設計,巧妙地模糊舞台與現實的界限。例如,小莉上半場前往小凱家的路途,透過實地穿梭觀眾席,讓觀眾如同親歷這段旅程;下半場姨丈歸來的段落,亦因這種沉浸式演出而更具情感張力。這種形式上的突破,不僅拉近演員與觀眾的距離,也使觀眾成為故事的參與者,深化劇場的感染力。

音樂與舞蹈為劇情注入靈魂,特別是六位精靈的舞蹈段落,象徵自然生命力的復甦。舞蹈設計中融入花朵隨風搖曳的動態,結合詩意的歌詞與悠揚的旋律,為祕密花園的核心主題——愛與成長——增添層次。反覆出現的音樂主題亦有效強化情感,從輕快到深情的旋律轉變,完美契合角色的心理發展。

如果兒童劇團對《祕密花園》的詮釋,成功跨越兒童劇的限制。除了對原作主題的忠實保留,更賦予其新的生命力。透過精心編排的視覺效果、飽滿的角色刻畫與創新的場域設計,這部劇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在劇場中找到共鳴。對於孩子,這是一堂關於勇氣與同理心的課程;對於成年人,則是一次對家庭與自我成長的反思。

或許,劇中「沒有送不走的冬天」正是對生命旅程最好的註解。在祕密花園盛放的那一刻,觀眾的心靈也隨之被療癒,帶著感動與希望走出劇場。這種對劇場可能性的探索與實現,正是如果兒童劇團最值得欣賞之處。

《祕密花園》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
時間|2024/12/22 14:30
地點|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2064:奧運預演》並無意處理上述現世預言般的想像,因而讓「未來」成為「不可能的現實情境」之代稱,藉由翻轉不可能為可能,將現實世界因「幾乎不可能發生」而缺乏著力點的諸多爭論搬上檯面。
11月
05
2025
《2064:奧運預演》誠然是一個較為「獨派」理想主義式的想像。能夠處變不驚、能夠包容異己,甚至在坦克出現時人民會齊心擋在槍砲之前。除了作為「他者」的 Ihot,以及最初搶評審席的辯論戲碼之外,少了些較為矛盾或對立的聲音。
11月
05
2025
我們似乎看見一種政府社區大學和民間的力量集結凝聚的可能性,這似乎就是社區劇場未來發展的一條重要的坦途和路徑
11月
03
2025
為了活下,舞台上的「我們」不斷溝通、搶奪、逃離、追尋;而當重組一再失敗後,我們將發現自己依舊是重組之前的我們。實際上,在單純為了活下去之前,「我們」並未真正存在,只是被欲望與想像拼湊出的幻形。
10月
31
2025
此一化身拆解了傳說、創作與現實的穩定性,從而重構了馬來亞、馬來西亞與馬來世界交錯的歷史。只是,從臺灣向南看,我們該如何感受與同理「南洋」的歷史叢結?呈現這些叢結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歷史批評?
10月
31
2025
雖然在整體情節敘事上有其一貫性,但在部分情節設定、音樂在劇場中如何被演出以及心理健康問題如何深化討論,仍有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10月
29
2025
當京劇演員的身段與唱腔、現代戲劇的心理暗示,與流行音樂的抒情歌詞並置於同一平面時,情感傳遞有時會互相干擾,產生抽離與突兀感。
10月
28
2025
《安琪拉拉拉(無限循環中)》是對劇場功能的重新探問:當表演與感覺都變成機制,我們是否仍能在這樣的「冷」之中察覺人之所以為人的溫度?
10月
22
2025
即使黑暗中的強光或投影不時擾亂觀者的感知,製造差異的鏡像裝配卻幾乎無所不在,甚至在K與陸先生、龐蒂或龐蒂雅納,或演員輪流扮演的說書人與其他角色之間,也有彼此互相依存的鏡像或對位關係。
10月
2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