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畫入樂,人文賞意《聽畫》
7月
20
2018
聽畫(嘉義聯合管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9次瀏覽
陳彥儒(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嘉義聯合管樂團十年有成,在音樂總監暨指揮高士根的帶領與製作下,以畫作為主題,結合與之相應對的音樂作品貫穿音樂會。除首演由日本知名管樂合奏作曲家八木澤教司以嘉南大圳源頭-嘉義烏山頭水庫為題創作的新作《碧藍之寶庫-烏山頭水庫的建造物語》,也邀請作曲家戴健宇以其母親畫作為題新寫的作品《春秋》。其他與畫作同名的音樂作品還有諾曼洛克威爾的三幅畫作(廣瀨勇人:諾曼洛克威爾組曲);文森梵谷《花瓶裡的向日葵》(八木澤教司);莫內《睡蓮》(真島俊夫);德拉克洛瓦《領導人民的自由女神》(樽屋雅德);及以日本浮世繪為題,美國作曲家茱莉傑洛的作品第四號交響曲:《來自日本的書籤》。

為使聽眾更能融入畫作,音樂會不僅安排在曲目間介紹畫作,也在舞台兩側擺放螢幕同步呈現畫作及其細節。在導聆中,導聆人莊玉明先生雖感覺有些緊張,仍口條清晰的介紹畫作細節。尤其,在引導觀賞作品的過程中,並不以作畫技法等較僵硬制式的形式介紹畫作,而以文化歷史、畫家背景與遭遇,或畫作所描述對象為主體,使導聆內容相當生動、立體。搭配上客席指揮張穎中適時的以音樂專業切入,提供了作曲家如何以音樂呈現畫作的觀點,使得音樂與畫作共同交織出不同於一般音樂會的聽覺體驗。

可惜在音樂上卻未能盡善盡美。雖然樂團展現了充份的企圖呈現最好的表現,卻因三位不同指揮帶來不同的音樂想法,而讓樂團有種切換不及的感覺。如《來自日本的書籤》中的部分段落樂團流動並未完全一致,聲部或樂句相互接續中偶爾誤差,相當可惜。或者,《春秋》中表現春雷的大鼓,在效果上也許因想法差異而在呈現上略打折扣。

本次作曲家戴健宇新作《春秋》,在許多細節上皆相當細膩。或許是主修擊樂及曾擔任職業樂團團員,加上攻讀電影配樂的背景,《春秋》在配器與聲響的營造上非常精確且到位。比如,在表現雨聲上,作曲家使團員們以彈手指的方式模仿細碎雨點,又進一步令團員拍擊大腿,在聽覺上創造出一陣雨由小轉大的過程,相當逼真。

綜觀本次節目製作,有相當清晰的主軸與概念發想,結合了地方藝術家創作,於音樂廳外大廳擺放嘉義畫家的作品。精心的導聆設計,也讓音樂推廣和藝術欣賞不止步於高高在上的殿堂形式的空談。相較近幾年許多管樂團打著推廣與教育名義,一味的結合劇場、舞蹈、燈光效果,卻未多加審視推出的節目內容與精緻度,空有華美而無內涵,或只是藉此大賺親子音樂會票房。當然,並不是一味嚴肅才叫推廣與紮根,也非親子取向毫無意義,在票房收益與音樂會主題設定上該如何取得平衡,實在是眾多管樂團在節目製作上的功課,而非為了生存不假思索地對票房倒戈,任意的複製形制。在這一片氛圍中,這樣純以藝術與人文為本出發的音樂會,才是開始落實了推廣與紮根。雖然許多音樂細節未盡如人意,但以嘉義聯合管樂團的運營型態,已經是一個相當優秀且值得期待的開始。

《聽畫》

演出|嘉義聯合管樂團   指揮/高士根、張穎中、八木澤教司
時間|2018/07/07    19:30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
整場演出展現了陳子彰在曲名發想、音樂主題、編曲與即興演奏上的獨特風格。無論音樂如何充滿挑戰性,他總能保持浪漫情懷與鮮明的旋律感。透過充滿情感的演奏,陳子彰掌握了音樂架構與情緒流動
2月
2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