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性器《油壓振動器》
9月
12
2019
油壓振動器 首爾演出劇照(臺北藝術節提供/©Gajin Kim)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87次瀏覽
謝淳清(專案評論人)

《油壓振動器》(Oil Pressure Vibrator,2008),是南韓藝術家鄭錦衡(Geumhyung Jeong)的經典作之一。她以自述的口吻,訴說一段性探索的奇特經歷。在其中,女性身體認同被重新整理,性關係脫離傳統邏輯,性行為被賦予詩意的造型,就像詩人洛特阿蒙(Comte de Lautréamont)詩句裡「解剖台上縫紉機和雨傘的相遇」,所謂美妙,來自於超乎意料的聯繫。

作品的出發點與意圖十分堅定直接,或許多少也帶有一些基進女性主義(radical feminism)色彩,斷絕與男人產生有關性的連結。鄭錦衡說她想成為雌雄同體(hermaphrodite),獨自完成性交的可能,讓性得以自主,達到真正的性解放。舞台的螢幕上,播放著她的階段性呈現。畫面裡,被一大張藍布覆蓋的女性身體,曲線修長,微微轉身擺動,兩腿之間至腰際,緩緩浮現出一只帆船模型,隨著身體的扭動,猶如船兒於海面航行。即使構圖從表面看來就像動態風景的模擬;肢體動作與布料、物件之間的緊貼、摩擦、晃動等感官觸覺,更挑起生理快感的遐想,也不難揣測徜徉其間的女體可能自主形成的歡愉。

無論「透過道具使身體獲得快感」這件事本身,在這裡,是所謂「戀物情結」對陽具替代物的沈迷、或是對男性身體的物化、還是批判「陽具欽羨」進而強調女性性器的「自我愛撫」前提等論點,鄭錦衡嘗試美學化她的性實踐,不遺餘力。倒不是去創造奇觀式的技巧或情境,而是將情色想像轉化為生活創意。藉由改裝日常用品,她讓自己分離再合體,塑造生於自己的性伴侶,同時也是另一個自己。比如說運用人形,或是將假人男子頭部穿戴於自己身上的某處,並與之觸撫互動。或是將男子人形頭部裝在吸塵器的接頭上,再經由機器本身的運作,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刺激。

這些進階式的嘗試,幾乎可說是具有美勞風格和童趣,即使內容可能兒童不宜。鄭錦衡與其所自創的性伴侶之間的互動,固然不是一種專利,卻進行得十分徹底。到底,性自主的追求是樁嚴謹的事業。她描述自己經歷的種種改良與反省,也曾自白「犯規」與男人性交,只是沒有感覺。直到有天,她遇見堆土機,立即視之為「完美的存在」,因它藉油壓發動的液體驅力,以及名為Breaker的尖刺末端得以造成的支離破碎恍惚感,是種朝向死亡的高潮,性的最高境地。從此她展開計畫,讓自己擁有駕馭它的能力,通過身體感受,與之成為一體。於是,故事在她終於取得推土機執照,並在海邊操作尖銳怪手,穿刺摧毀一具躺臥的女體沙雕之後劇終,猶如達成一場性幻想中的完美殉情。

這一整串情節敘述,形成作品的表現形式,即如同一場產品簡報說明。舞台正後方有螢幕,場上一側有張桌,桌上放著筆電。鄭錦衡身穿黑衣,面對觀眾坐在桌前。舞台中央,置放有一頂工地帽與一台玩具堆土機。她以一股沉靜慎重的口吻講述,並搭配隨手滑鍵開啟的短篇影像大約三十則;也曾起身走向場中,戴上工地帽,躺臥於舞台上,將推土機的怪手置於兩腿間,猶如示範一種情趣用品。自始至終,態度嚴肅莊重,動作不急不徐,謝幕時恭敬鞠躬,沒有情緒起伏的表現。既似冷面幽默,又像是過於專注的傻勁。演出策略與呈現手法的單純平實中,彷彿有股「為什麼不行」的坦然、無畏與勇氣;她與生活物件及推土機碰撞出的火花,傳達一段不可預計的女性自我感受,充滿創意,如此自由,如此恣意。

《油壓振動器》

演出|鄭錦衡(Geumhyung Jeong)
時間|2019/09/07 19:30
地點|大稻埕戲苑9樓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鄭錦衡在《油壓振動器》裡做的不是打破性別二元對立,她承認自己的性滿足來自陽具,但關於「陽具」的定義,可以是多變、跳躍的,鄭錦衡以冷幽默語氣,越過女性主義對於性別二元論爭論不休的戰場,另闢自己的性別/性疆土,即是對於「賽博格」(Cyborg)的想像。(程皖瑄)
10月
03
2019
此次台北藝術節的策展主題為「我們(沒)有認同」,無獨有偶地,在許多受邀的節目中,都探討著社會與自我、權力與認同的主題。以《束縛》(Bunny)和《油壓振動器》(Oil Pressure Vibrator)兩段演出為例,看似呈現不同內容,呼應著類似的主題,並皆以身體作為工具。(吳政翰)
9月
27
2019
挖土機這樣的模擬人手的機具,具有修長的手臂與靈巧的油壓關節,在鄭錦衡眼中它巨大而美麗,並喚起她最大的慾望。然而鄭錦衡的身體結合了工具物件後,還能算是鄭錦衡自身嗎?這是自慰的究極定義嗎?透過客體化的自我來欲望自己、滿足自己嗎?(陳盈帆)
9月
12
2019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