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性器《油壓振動器》
9月
12
2019
油壓振動器 首爾演出劇照(臺北藝術節提供/©Gajin Kim)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4次瀏覽
謝淳清(專案評論人)

《油壓振動器》(Oil Pressure Vibrator,2008),是南韓藝術家鄭錦衡(Geumhyung Jeong)的經典作之一。她以自述的口吻,訴說一段性探索的奇特經歷。在其中,女性身體認同被重新整理,性關係脫離傳統邏輯,性行為被賦予詩意的造型,就像詩人洛特阿蒙(Comte de Lautréamont)詩句裡「解剖台上縫紉機和雨傘的相遇」,所謂美妙,來自於超乎意料的聯繫。

作品的出發點與意圖十分堅定直接,或許多少也帶有一些基進女性主義(radical feminism)色彩,斷絕與男人產生有關性的連結。鄭錦衡說她想成為雌雄同體(hermaphrodite),獨自完成性交的可能,讓性得以自主,達到真正的性解放。舞台的螢幕上,播放著她的階段性呈現。畫面裡,被一大張藍布覆蓋的女性身體,曲線修長,微微轉身擺動,兩腿之間至腰際,緩緩浮現出一只帆船模型,隨著身體的扭動,猶如船兒於海面航行。即使構圖從表面看來就像動態風景的模擬;肢體動作與布料、物件之間的緊貼、摩擦、晃動等感官觸覺,更挑起生理快感的遐想,也不難揣測徜徉其間的女體可能自主形成的歡愉。

無論「透過道具使身體獲得快感」這件事本身,在這裡,是所謂「戀物情結」對陽具替代物的沈迷、或是對男性身體的物化、還是批判「陽具欽羨」進而強調女性性器的「自我愛撫」前提等論點,鄭錦衡嘗試美學化她的性實踐,不遺餘力。倒不是去創造奇觀式的技巧或情境,而是將情色想像轉化為生活創意。藉由改裝日常用品,她讓自己分離再合體,塑造生於自己的性伴侶,同時也是另一個自己。比如說運用人形,或是將假人男子頭部穿戴於自己身上的某處,並與之觸撫互動。或是將男子人形頭部裝在吸塵器的接頭上,再經由機器本身的運作,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刺激。

這些進階式的嘗試,幾乎可說是具有美勞風格和童趣,即使內容可能兒童不宜。鄭錦衡與其所自創的性伴侶之間的互動,固然不是一種專利,卻進行得十分徹底。到底,性自主的追求是樁嚴謹的事業。她描述自己經歷的種種改良與反省,也曾自白「犯規」與男人性交,只是沒有感覺。直到有天,她遇見堆土機,立即視之為「完美的存在」,因它藉油壓發動的液體驅力,以及名為Breaker的尖刺末端得以造成的支離破碎恍惚感,是種朝向死亡的高潮,性的最高境地。從此她展開計畫,讓自己擁有駕馭它的能力,通過身體感受,與之成為一體。於是,故事在她終於取得推土機執照,並在海邊操作尖銳怪手,穿刺摧毀一具躺臥的女體沙雕之後劇終,猶如達成一場性幻想中的完美殉情。

這一整串情節敘述,形成作品的表現形式,即如同一場產品簡報說明。舞台正後方有螢幕,場上一側有張桌,桌上放著筆電。鄭錦衡身穿黑衣,面對觀眾坐在桌前。舞台中央,置放有一頂工地帽與一台玩具堆土機。她以一股沉靜慎重的口吻講述,並搭配隨手滑鍵開啟的短篇影像大約三十則;也曾起身走向場中,戴上工地帽,躺臥於舞台上,將推土機的怪手置於兩腿間,猶如示範一種情趣用品。自始至終,態度嚴肅莊重,動作不急不徐,謝幕時恭敬鞠躬,沒有情緒起伏的表現。既似冷面幽默,又像是過於專注的傻勁。演出策略與呈現手法的單純平實中,彷彿有股「為什麼不行」的坦然、無畏與勇氣;她與生活物件及推土機碰撞出的火花,傳達一段不可預計的女性自我感受,充滿創意,如此自由,如此恣意。

《油壓振動器》

演出|鄭錦衡(Geumhyung Jeong)
時間|2019/09/07 19:30
地點|大稻埕戲苑9樓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鄭錦衡在《油壓振動器》裡做的不是打破性別二元對立,她承認自己的性滿足來自陽具,但關於「陽具」的定義,可以是多變、跳躍的,鄭錦衡以冷幽默語氣,越過女性主義對於性別二元論爭論不休的戰場,另闢自己的性別/性疆土,即是對於「賽博格」(Cyborg)的想像。(程皖瑄)
10月
03
2019
此次台北藝術節的策展主題為「我們(沒)有認同」,無獨有偶地,在許多受邀的節目中,都探討著社會與自我、權力與認同的主題。以《束縛》(Bunny)和《油壓振動器》(Oil Pressure Vibrator)兩段演出為例,看似呈現不同內容,呼應著類似的主題,並皆以身體作為工具。(吳政翰)
9月
27
2019
挖土機這樣的模擬人手的機具,具有修長的手臂與靈巧的油壓關節,在鄭錦衡眼中它巨大而美麗,並喚起她最大的慾望。然而鄭錦衡的身體結合了工具物件後,還能算是鄭錦衡自身嗎?這是自慰的究極定義嗎?透過客體化的自我來欲望自己、滿足自己嗎?(陳盈帆)
9月
12
2019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