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作場,正港佳作《守歲》
11月
15
2011
守歲(臺灣戲劇表演家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02次瀏覽
謝筱玫

重複,是臺灣藝術表演家《守歲》的基調。

開場爆竹聲中,外婆買年菜回家了,燈暗復明,一樣的情景又重複了一次,只是東西多出了一份,點出這是一齣關於失憶的戲。

因為外婆失智症時好時壞,媽媽與女兒/孫女萍萍又想討外婆歡心而配合演出,於是一頓年夜飯吃了又吃。三代女性圍爐守歲,她們生命中共同的男人(外公、爸爸)卻都缺席,然而這些不負責任的男人,藉由其衣物以及外婆錯亂的記憶被召喚,這一家子的過去,也就逐漸開展在初次造訪的客人(萍萍的男友Peter)與觀眾面前。

重複中又有不同,就像記憶的重疊、凌亂、似曾相識又不真切。一樣的年菜吉祥話,第一次出現是祖孫三代在客人面前說,一副其樂融融的理想家庭樣貌;再一次出現是母女倆吵嘴賭氣各自關在房間,外婆一人在飯桌,因忘記吃過又說了一遍,這回就有點強顏歡笑,也暗示外婆有些年是一個人孤單地過節的。

漏水的屋頂象徵家庭即將崩解的危機,當然劇末沿襲劇團一貫的溫情路線,Peter爬上屋頂修補,代表母女三代心結化解、更加體諒彼此。劇情還是有幾處刻意鋪梗,例如一開始在門前徘徊的口罩怪客,很容易就令人聯想到是外婆常叨念的、二十年前偷錢離家出走的兒子。而外婆錯認Peter數次,就是認不出在旁邊默默修電視的兒子,果然是要留待最後讓母子相認營造最後高潮的。

儘管如此,《守歲》是臺灣藝術表演家較成熟的作品,至今巡演了三百多場次。它沒有劇團2009年《師父》場面調度上的混亂,也沒有2010年《頻率》過多的巧合與斧鑿痕跡明顯的劇情鋪排。最感人的是謝幕的方式:外婆獨自面向觀眾,試著說出紅燒肉的食譜(劇中一直希望有人可以幫她抄下來的),但每一次掙扎出口的努力,是更多的挫折,字句支離破碎,在聚光燈下表情越來越絕望恐懼。就在此時,晚輩的聲音響起,一字一句,替她接續未竟的話語:「紅燒肉,豬肉一斤,糖三匙……」,幾個晚輩一一出現,外婆如蒙救兵──只要身邊有愛的力量,適時幫忙把回憶拼湊起來,年老失憶似乎就不那麼可怕。主要演員的口條很清晰,飾演外婆的李夢純演技尤佳,消解了年輕演員扮老常會出現的尷尬。

臺灣藝術表演家成立十一年,可以說是高雄最活躍的表演團體。去年開始承辦第一屆高雄正港小劇展的活動,也展現了辦活動的潛力。相較於去年,今年觀眾人數有顯著成長,邀請來的表演團隊也拓展到對岸的上海與香港,內容更加多元。在港口倉庫改建的駁二特區演出,與地景結合,周遭有船隻泊港、單車悠遊舊鐵道、裝置藝術、動漫展,展現海洋都市特色。期待高雄類似的表演活動越來越多,豐富活絡南臺灣的藝文環境。

《守歲》

演出|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
時間|2011/11/13 19:30
地點|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P2倉庫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