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作場,正港佳作《守歲》
11月
15
2011
守歲(臺灣戲劇表演家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7次瀏覽
謝筱玫

重複,是臺灣藝術表演家《守歲》的基調。

開場爆竹聲中,外婆買年菜回家了,燈暗復明,一樣的情景又重複了一次,只是東西多出了一份,點出這是一齣關於失憶的戲。

因為外婆失智症時好時壞,媽媽與女兒/孫女萍萍又想討外婆歡心而配合演出,於是一頓年夜飯吃了又吃。三代女性圍爐守歲,她們生命中共同的男人(外公、爸爸)卻都缺席,然而這些不負責任的男人,藉由其衣物以及外婆錯亂的記憶被召喚,這一家子的過去,也就逐漸開展在初次造訪的客人(萍萍的男友Peter)與觀眾面前。

重複中又有不同,就像記憶的重疊、凌亂、似曾相識又不真切。一樣的年菜吉祥話,第一次出現是祖孫三代在客人面前說,一副其樂融融的理想家庭樣貌;再一次出現是母女倆吵嘴賭氣各自關在房間,外婆一人在飯桌,因忘記吃過又說了一遍,這回就有點強顏歡笑,也暗示外婆有些年是一個人孤單地過節的。

漏水的屋頂象徵家庭即將崩解的危機,當然劇末沿襲劇團一貫的溫情路線,Peter爬上屋頂修補,代表母女三代心結化解、更加體諒彼此。劇情還是有幾處刻意鋪梗,例如一開始在門前徘徊的口罩怪客,很容易就令人聯想到是外婆常叨念的、二十年前偷錢離家出走的兒子。而外婆錯認Peter數次,就是認不出在旁邊默默修電視的兒子,果然是要留待最後讓母子相認營造最後高潮的。

儘管如此,《守歲》是臺灣藝術表演家較成熟的作品,至今巡演了三百多場次。它沒有劇團2009年《師父》場面調度上的混亂,也沒有2010年《頻率》過多的巧合與斧鑿痕跡明顯的劇情鋪排。最感人的是謝幕的方式:外婆獨自面向觀眾,試著說出紅燒肉的食譜(劇中一直希望有人可以幫她抄下來的),但每一次掙扎出口的努力,是更多的挫折,字句支離破碎,在聚光燈下表情越來越絕望恐懼。就在此時,晚輩的聲音響起,一字一句,替她接續未竟的話語:「紅燒肉,豬肉一斤,糖三匙……」,幾個晚輩一一出現,外婆如蒙救兵──只要身邊有愛的力量,適時幫忙把回憶拼湊起來,年老失憶似乎就不那麼可怕。主要演員的口條很清晰,飾演外婆的李夢純演技尤佳,消解了年輕演員扮老常會出現的尷尬。

臺灣藝術表演家成立十一年,可以說是高雄最活躍的表演團體。去年開始承辦第一屆高雄正港小劇展的活動,也展現了辦活動的潛力。相較於去年,今年觀眾人數有顯著成長,邀請來的表演團隊也拓展到對岸的上海與香港,內容更加多元。在港口倉庫改建的駁二特區演出,與地景結合,周遭有船隻泊港、單車悠遊舊鐵道、裝置藝術、動漫展,展現海洋都市特色。期待高雄類似的表演活動越來越多,豐富活絡南臺灣的藝文環境。

《守歲》

演出|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
時間|2011/11/13 19:30
地點|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P2倉庫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傻子王國》所完成的,便不僅是一齣成功的兒童劇,更是一場溫柔卻深刻的社會教育。《傻子王國》展現出一種可貴的創作初衷——讓戲劇回歸日常,並在共享中實現教育、藝術與情感的多重價值。
4月
23
2025
畢竟在現有既定的獨角戲形式與替代空間表演的客觀條件限制下,從文學文本到表演文本必然需要作出極大的跨越。因此,自己關注的重點在於創作團隊如何運用所選擇的空間進行表演敘事,達成現場與觀者的交流
4月
22
2025
四位歌者以科薩語、祖魯語和茨瓦納語進行的演唱,試圖召喚非洲這塊土地的過往先知,加上「Isicathamiya」獨特的社會文化意涵,似也透露了某種「過去的痕跡」——既是礦工族群的社會處境,也是肯特里奇向來關注的南非人權與殖民議題。
4月
18
2025
我認為《伊南娜計畫》若能給出指引,那將會是尚未深究葛式劇場的神思,也就是通往過去、根源又能面質當下處境的當代敘事。
4月
14
2025
無論怎樣,《伊南娜計畫》是觀戲體驗的稀珍,一方面,受惠於劇場本是殼牌倉庫的樸實,沒有複雜機械的舞台設施,讓觀眾得以聚精會神於演員的臨在與肢體動作
4月
14
2025
本文要處理的,既不是對於歷史、原作的比較考據,亦非限縮在免去歷史責任的表演效果,而是著重於,2025年版本《熱帶天使》所作出的種種選擇,如何透過音樂劇的形式外顯,反映出了對於1940年代歷史創傷的無法面對。
4月
14
2025
觀賞完《熱帶天使》,思索其中提及面對身為台灣人命運的提問,卻無從在劇中得到任何深度的思辨,反而淪為過度美化的情感故事,以天使的角度來敘說這些歷史下殘酷的艱難時刻與身分認同
4月
14
2025
這股喜劇感的格格不入,倒也不能歸咎於個別的選角或情節,而暗示著更大矛盾的未解決:觀眾究竟應該從什麼樣的倫理位置來觀看、理解與反思戰爭及其經驗,才算恰當?
4月
14
2025
《未竟之歌》的「未竟」是關於人類是否仍有餘裕實踐那些尚未完成的未來。人類腳掌不斷向前,表示不可回頭的線性氣候變遷已進入臨界點,無法重啟或撤回,但是往回走是有機會的嗎?
4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