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滿溢幻想泡沫的《海海人生》
3月
18
2017
海海人生(台南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89次瀏覽
方姿懿(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碩士班)

海海住在一個四面環海的地方,但她沒有真正去過海邊,她很想去海邊,卻有各種理由不讓自己去。她有閱讀障礙,作為百貨公司的櫃姐,透過錄音他人讀出說明書的聲音反覆背誦再向客人介紹產品,卻收到一封裝在包裹裡的信。這兩點懸疑,是支撐著我將戲繼續看下去的主因(這表示戲很難看嗎?不,只是這戲就像是七八年級城市人的鏡子,看著看著不禁會想為什麼要看另一個近似的人生。)

海海是誰?是這齣戲的女主角,《海海人生》就是她的人生,戲的開頭就得知主題不免會心一笑又擔心將會陳腔濫調。海海有什麼魅力,值得將她的人生放在舞台上展示在眾人面前?「在人生重重的時候,海海藉由她的故事,讓我去思索,一個舉重若輕的可能,一個在最兵荒馬亂之際如何面對明天的態度。寫的時候也常常在想,真的有人可以這樣豁達嗎?真有人可以這樣欣然接受所有人生的挑戰與磨難嗎?」【註1】這就是海海的魅力,不過也因著這樣的魅力曾令我迷失在觀眾席中想:究竟想要演什麼?幸好,懸疑就出現了。

但重點不是懸疑,整齣戲的細節是種象徵。一同上瑜珈課的Amanda起初以為海海異於平常的好心情是失戀所致,而她已經結婚有四個小孩,脫離了尋找穩定愛情的輪迴;接近劇終,她約海海去海邊上私人瑜珈課程,想要擺脫公公婆婆老公四個小孩獲得幾天真正自由的日子。這,大概是所有現代城市媽媽的心聲吧。無論到哪裡都可以遇見的阿土,從早到晚兼差著各式工作,他會煮拉麵、開公車、洗水塔……,如果他需要這麼多兼差才能養活自己,絕對是不折不扣被制度剝削的打工仔。另外,還有狂熱電器產品的電器航和具有日本懷舊色彩的小杉先生。台詞表達著每天都是一樣的,則揭示著人類生活的速率和資訊的多元相較於過往,千方百計試圖讓每分每秒變得有效率,卻仍然在不知不覺中呼吸著消耗生命。百貨公司是城市中虛假的虛假,集人造物之大成,透過演員身體展示著商品的機械感,無論是燈光或是影像都堆疊出大量人造夢幻的氛圍,商場是個讓人目眩神迷的地方。或許,這也是最終海海終於去看海,而看到應該是真正海的投影在舞台上時心裡漣漪一絲激動的原因吧。看海的時候舞台上的牆被推開隱沒於黑暗中,不再需要「保持一種隨時可以離開的距離」【註2】。我想戲的最終告訴我們必須要真正的生活,而這樣的真實建構在最能提供幻覺的戲劇舞台上,是很有趣的。

至於因為媽媽被海帶走而既想看海又不去看海,亦或是終於放棄對木村拓哉的妄想,由阿土唸出對於海海相當重要的老先生過世所留下關於看海的信息,作為推動她立即起身看海的強大動力。是否人對於想望的猶疑不定都必定有因果關係?轉折又真的這麼容易嗎?探究因果關係就會落入必須完整的魔咒中,但人生的切片不應該模擬一個完整的動作。看海的一刻,當幻想被真實取代,曾有的恐懼與擔慮隨著海浪遠離,能踏出這一步便足矣。

1.節錄自趙啟運於《海海人生》演出節目手冊〈編劇的話〉。

2.劇中台詞,形容海海。

《海海人生》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7/03/11 14: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海海人生》雖轉變了感官接收與劇場質性,卻無法跨越創作者自己所設定的界線,並顯得有些扁平與單薄。有別於《無差別日常》以大量的事件去撕開社會的假面;《海海人生》則將整個焦點集中於單一人物身上,於是事件與情節都完全依附著海海而發生。(吳岳霖)
3月
18
2017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