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尋常的熱烈迴響《梵志登X長榮交響樂團 世紀首演》
12月
09
2024
授權公版圖片/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次瀏覽

文 顏采騰 (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暖場的《費加洛的婚禮》序曲才剛結束,掌聲已熱烈得讓指揮二度出場謝幕;到了下半場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終止和弦的餘音還未完全消散,觀眾席更是掀起一陣狂熱歡呼,氛圍之熱烈實在少見。長榮交響樂團近期邀請荷蘭名指揮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擔任「駐團藝術家」(形同藝術總監職位),首次合作,便取得了如此炸裂性的迴響。

對於熟悉梵志登的國內樂迷來說,如此熱烈的返響應該不算尋常。他曾數度帶領紐約愛樂、香港管弦樂團等海外大團訪臺,從未引起同等的轟動。但是,就在前幾天的高雄場次,包含「音樂家的無聊人生」的頻道主海牛(許葳)、資深樂迷南方音響(黃裕昌)、音樂工作者呂岱衛在內的許多音樂人士,都意外給出極高的評價;南方音響更表示,這場是他「聆樂生涯的一大驚艷」【1】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動能與豪放

梵志登的整個詮釋風格,可以用「動能」與「豪放」來概括。這並不是說他的指揮姿態大開大闊或手舞足蹈,而是他處理樂句以及層次的方式。他相對忽略了句子「內」的精雕細琢,改在整個樂句「上」注入強烈動能,同時拉高演奏速度,讓音樂充滿運動性;同時,他也喜歡豪放的力度以及刺激性的運音法,使整個樂曲變成有氧訓練般的高亢狀態。

從莫札特到貝多芬,指揮與樂團的呈現方法都相當一致。在開場的《費加洛》序曲,梵志登的音色特徵與句法習慣便已展露無遺:連珠炮似的音群、雄厚壯碩的樂團和聲、強勁的弦樂拉弓、奔馳不止的樂句流動、始終高漲的音量力度,毫無喘息空間。到了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的序奏,指揮同樣以硬挺壯碩的聲音進行,即使是原本較輕柔的管樂段落,也絲毫沒有放鬆跡象,而是強勁地持續衝刺。光是在呈示部主題,樂團便已催到最大音量。只能用爽快形容。

同樣值得一談的,是「貝七」的第二及第四樂章。梵志登忽略了第二樂章常見的憂傷情調,也不使用近年流行的古樂式複音風格,而是近乎無表情地推進並堆疊聲部,加強了進行曲的行軍動感與速度感。這個第二樂章的詮釋,幾乎是我聽過最短的一個版本。活力洋溢的快板終樂章則是當晚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呂岱衛用「重金屬搖頭樂」(原話如此)【2】來形容,有一定的貼切度——指揮將速度拉至(甚至越過)樂團的極限邊緣,穿插大量誇張的強奏,幾乎一氣不喘地衝刺到底,足以讓所有聽眾血脈賁張。

必須一提,就我的聆聽印象所及,這是梵志登的指揮美學呈現得最清楚的一次。這可歸功於長榮交響的信任與投入。長榮的團員們似乎給予了梵志登極高的信賴,他們緊緊跟隨指示,同時給予豐滿的回饋,因而讓梵志登的詮釋構想能完整實現。以我的現場欣賞經驗為例,如大會堂、紐約愛樂等頂級大團和其合作時,未曾有同等的投入與熱情,這折損了梵志登詮釋中的活力與感染力。若讀者比較過他和達拉斯交響樂團的(同樣高速度但了無生機的)貝七唱片錄音,便能發現其中的巨大差異。

談到這裡,大致可以確定的是,「不尋常的熱烈迴響」裡的「不尋常」,來自長榮交響的賣命投入與全盤信任。至於「熱烈迴響」的部分,則是以下要探尋的部分。

去昇華的運動形式美學

若我們較抽離、細心地聆聽梵志登的詮釋,會發現他的音樂性經不起檢驗。如前所述,梵志登對於樂句雕琢、情感抒發毫不感興趣,只關注身體性的運動與刺激,這讓他的樂句平淡無奇,缺乏內在的精神或情感表達。借用精神分析的概念來說,梵志登呈現了一種「去昇華」(desublimation)的姿態——所謂的「昇華」(sublimation)是將身體性的慾望、刺激與享樂,轉化為精神性的崇高內容與審美想像;「去昇華」則反其道而行,將精神內容還原為各種強烈的感官刺激,如同梵志登將貝多芬的「歷經顛頗,終抵繁星」(Per aspera ad astra)的貝多芬形象,轉化為健身房式或電音式的樣貌。如此的樣貌,確實能引起最大的生理刺激與熱烈反應。

順帶一提,這個「強調身體」、「去昇華」的面向,恰好解釋了,為何此場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演出相對不受青睞。獨奏家庄司紗矢香(Sayaka Shoji)以精細的句法和精緻的音色見長,想當然爾和梵志登的風格大相徑庭;正如許多音樂會心得提到的,更多是指揮遷就著獨奏家的穩重速度,或獨奏家受困於指揮缺乏彈性的大架構。

至於這種「去昇華」的方法是否可允,我認為,在莫札特及貝多芬的作品上完全是可行的。和後續的成熟及晚期浪漫主義相比,二人作為維也納古典主義的代表,有著相對形式性、較注重修辭效果、不那麼全然關注內容表現(Expression)的一面;因此,這些古典作品能夠容納效果至上的、強調聲響運動而非情感表達的演奏詮釋。這一點讓我們聯想到19世紀音樂批評家漢斯力克(Eduard Hanslick)的形式美學,他主張「音樂美是一種只為音樂特有的美。⋯⋯音樂的內容是聲響運動的形式。」【3】某種程度上,梵志登確實捕捉到了聲音運動的形式美學內核。

特出的風格 回不去的年代

儘管在精神深度上有所欠缺,依我之見,梵志登仍然有其特出之處,並在當前的莫札特—貝多芬詮釋裡殺出另一條路。不同於當代主流的,編制小巧、音響輕盈、樂句快速靈動的鑑古風格(historically-informed performance),梵志登仍然承續了二十世紀下半葉的,類浪漫式的大器與厚重樂風;但和現今殘存的正統浪漫主義詮釋相比,梵志登又解放了其中有些僵化的狀態,而願意嘗試更刺激、甚至稍稍逾矩的呈現方式。他的詮釋手法從一而終、內在融貫而自成一格,將自身近乎盲目的熱情與動能注入作品,更新了詮釋的風貌。也莫怪,儘管其風格有莽撞之虞,他仍然能持續受到國際各大樂團的持續與邀約。

即便他的詮釋如此驚艷,有些讀者也許仍像我一樣,依然眷戀著那音樂詮釋富含精神探索、情感深度的時代。但梵志登的到來,再次提醒我們,那美好年代是回不去了。就國內所見,從國臺交(NTSO)首席客席指揮水藍(Lan Shui)的嚴格照譜與鑑古演奏、北市交(TSO)桂冠指揮殷巴爾(Eliahu Inbal)的客觀抽離,再到今日梵志登的去昇華身體化,他們雖風格各異,卻無不揮別了前一世代的心靈風範。甚至可以說,整個西方古典樂界都有類似的傾向。在哈農庫特(Nikolaus Harnoncourt)前幾年過世之後,或許再難有指揮像他一樣,致力探索並表達出音樂的深刻精神力量。


注解

1、摘自其Facebook動態貼文,此處不另註記網址出處。

2、同前引。

3、Eduard Hanslick: Vom Musikalisch-Schönen (Leipzig: Johann Ambrosius Barth, 1885), p. 64-6.

《梵志登X長榮交響樂團 世紀首演》

演出|長榮交響樂團
時間|2024/11/25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