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人穿越青春熱血一回-韓國授權音樂劇《Let Me Fly》
4月
12
2024
Let Me Fly(C Musical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53次瀏覽

文 白斐嵐(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親身經歷後,才發現時空穿越並不難。在長輩偶爾認知失調的腦中,就像是一次又一次的時間旅行:不知道這次又是哪個宇宙?那個宇宙裡有沒有(此刻的)我存在著?又或者,是某次一睜開眼,忘記自己是怎麼來到這裡。閉眼前不是還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怎麼瞬間穿越數十年光陰,成為眼前垂垂老矣的樣子?

許多家庭經歷的失能日常,化為C Musical韓國授權音樂劇《Let Me Fly》的奇幻情境。繼《小王子》後,C Musical再度推出同由李大雄(Daewoong Lee)執導、Chanhong Min作曲、 Minhyung Cho編劇暨作詞,並由崔台鎬擔任執行導演的韓版中譯音樂劇,接續韓國卡司於水源劇場演出共22場。故事場景跳接於阿波羅登月計畫啟動的1969年,以及50餘年後的現今。一開場,兩小無猜的少年少女拿著收音機天線,四處尋找訊號,迫切想要收聽登月相關報導。我們從兩人對話/唱中得知:少年懷抱服裝設計夢想,正在等待大城市的設計學院寄來入學通知;少女則做著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太空夢,期待有一天也能成為太空人,登上月球。

就在錄取通知書從天而降,少年少女欣喜又不捨地互道晚安後,少年忽被天上越來越大的月球撞擊,跌落在地。再次醒來,小鎮房舍依舊,女孩卻已不見,只剩下身邊一名焦急呼喊「老頭子」的奶奶。原來這才不是什麼韓劇常見的穿越情節!而是失智老人越發嚴重的病症,與照顧家屬的無奈日常。韓國音樂劇發展多年,題材選擇也越來日漸多元,近年更有多齣探討高齡議題的作品,比如去年首爾藝術團來台放映的音樂劇電影《如蝶翩翩》,或是由活性界面製作、即將於5-6月登場的中文版《文雄與秀英Beautiful Life》,自然也反映了台韓兩地都深刻感受的社會現象。然而,《Let Me Fly》並未過度著墨社會現實的沉重,反以輕鬆幽默、熱血浪漫的姿態,疊合寫實人生與青春追夢的雙重路線;並藉著「少年返老」的意識穿越,重新尋回對生命的熱忱,正視過往遺憾,並為接近終點、逐漸衰敗的人生旅程加添光亮色彩。


Let Me Fly(C Musical提供/攝影林育全)

劇中由四名演員【1】分飾年輕版與年老版男女主角,就表演而言是一大挑戰。除了少女角色內外年齡始終吻合,另三名演員不時得切換於老年、少年的內在心境與外在姿態之間。有時甚至心境是記憶中的青春少年,行動卻得是老者姿態。其中又以大甜飾演的奶奶最為困難(也精采)。妝容雖難以彌補實際上的年齡差距,近看也略顯不自然(題外話是故事設定的七旬老人,實際上似乎也不該像劇中呈現的這麼老?此部分確實令人出戲),然演員依然恰如其分地傳達出照顧者面對老伴失憶的擔心焦慮、跟著老伴重回舊日的遺憾內疚、不得不的豁達、不經意流露的自憐等複雜情緒,更時不時顯露少女般的慧黠,參雜生命歷練後的成熟智慧,細膩刻畫舞台少見的長者(特別是女性)形象。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此外,在音樂的強勢引導下,某些段落不免也導向更風格化的身體表現方式,比如在追逐場景中搭配樂曲行進間的間歇休止符,呈現卡通般的停頓畫面,或跟著音樂拍點做動作(類似戲曲鑼鼓點的概念),皆讓人感受此劇如何通盤思考音樂劇場「演、樂、舞」之間關聯。同時,切換於兩個時代/年紀的寫實角色表演,結合音樂主導的風格化身體表現,自然也對演員帶來更大挑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Let Me Fly》劇中的女性角色設定。一覺醒來回返少年時期的老頭子,遺忘了夢想失落後的五十餘年歲月;而身旁與其相伴的奶奶,雖然並無意識錯亂,卻同樣產生「遺忘」──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忘記少女時期得以懷抱夢想的自己。以「沉浸太空科學夢、擅長修理電器(收音機)」作為女主角設定,的確打破了某種根深柢固的性別刻板(特別是在1969年代,畢竟一直要到1983年美國才有了第一位女性太空人)【2】。然而,少女原先是要跟著少年去大城市追夢,卻因為父親突發意外,必須留在家鄉照顧。這也點出大部分女性的現實處境,常是被迫擔下家庭照顧者身分而放棄夢想。同樣的性別分工,更在「奶奶照顧失智老伴」的老年組合再次顯現,也呼應了此劇在社會寫實與熱血夢想之間建立平衡的企圖。

主角「穿越」至過去的時間點──接到入學通知,準備出發尋夢前夕──的確別有用意。在劇情後半段,觀眾得知少年為了陪伴要照顧父親的少女,而自願放棄夢想,與其相守原地。《Let Me Fly》並未選擇以宿命論角度控訴命運不公,反而積極訴諸人類自由意志。無論是恢復記憶的老頭子高喊「這是我的選擇」,或如奶奶選擇放手讓老伴意識留在「最快樂的那段日子」。我們或許可以簡單以「通俗音樂劇就是要積極樂觀的美好結局」來解釋,但這不也提供了另一種跳脫宿命、直面疾病的勇氣?


注解

1、我所看的場次為鍾琪、李梓揚飾演年輕版,大甜、鍾政均飾演年老版。

2、俄羅斯第一名女性太空人則早了二十年,不過中間的確出現長段空白。

《Let Me Fly》

演出|C Musical
時間|2024/03/29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