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自我《Play Me 我不是我》
6月
15
2015
Play Me我不是我(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54次瀏覽
李時雍(2015年度駐站評論人)

往往,當創作者反身追問著「我」、甚而以之入題,意謂的,不是切近,而是遠離、是一種手勢揮別一如問句。我想起2010年驫舞劇場的《我》、2011年周書毅的長篇獨舞《我/不要/臉》,同年底「新人新視野」節目中余彥芳《當我不在的時候》與董怡芬《我沒有說》;而其中,董怡芬更有意識地展開她的「自我否定系列」,2013年《我不在這》,及至今年新作《Play Me 我不是我》。

承續短篇《我沒有說》引人注目的麥可風借喻話語權力的形式,《我不是我》從雙人擴展為五人,並突出遊戲的概念。序幕時,台上是幾近橫縱擺滿的椅子,像另一面坐席,舞者們逐一拖行椅子將空缺補滿。再入場,人身在錯綜的椅上迅捷穿梭成各種姿態,或跨越、或平衡、或倒立,彼此動線關係彷若可以拉出一道道佛賽(William Forsythe)《重製一道平面》的複雜線條。第一段,於首部曲的王靖惇向觀眾席間問得一支麥可風起始,表演者們輪流至台前給出「大風吹」指令,五人搶據聚光下的椅子,指令隨後也加入現場觀眾提問,由外貌衣著、而漸為抽象的意念,如「吹可以預想未來十年自己樣子的人」,回應遂愈猶疑不決,連帶轉換了場中嬉戲而至憂悒的氛圍。終於尾聲椅子成排粗暴地推倒,幾人愈退愈後如臨危崖。

董怡芬如此以椅子零亂散置成圈為空間,藉不同遊戲指令發展段落,尤其突出發話者絕對的話語聲源。「大風吹」後,另一段由劉俊德與董怡芬在第三者指令組合下的雙人,推移著彼此左肩右肩、前後跑跳、撫摸或擁抱,一再一再重複、再加速,竟致身體無有意識地倒錯了回應,愈聽及擁抱、愈推離,卻又彷彿是那推離中更抱緊的曖昧關係。一段表演者在側台另一人積木堆疊、塌落、摩擦刮地所製造的聲響如配音中,人身像木塊般堆疊、摩擦、塌落。或是另一段當群體其中一人高喊一聲「Me」而傾倒,不管哪個位置,其他人需及時承接住他。又或是黃芃睿在指令聲中,為其他人被動托舉在椅子堆疊如堡壘之間彷如戲偶。

如同標題「Play Me」,作品集中在「我」的受格狀態。董怡芬受訪時說,嘗試從遊戲中找到遊戲規則,及其參與者回應中呈現的相異身體和個性。卻或許是所謂的「遊戲規則」總是隱隱然趨向了邏輯的一致性,相對於《我沒有說》藉麥可風圍成的話語場域、藉雙人的爭奪辯證複雜的權力關係,《我不是我》復現相同形式,卻未能使得發話與受格之間的群體與個人間,有更明晰意義層次的鋪展,並從中反身疑問「我」的核心主題。就結構來說,每一個段落都有意思的可單獨成篇,但如何連綴成一個推進的思考?如此的困難,最具體呈現在尾聲終將需要調度一段突然插入的後設情境、回到設計下的排練現場彷彿中斷抽離;藉此形式,收束此前段落的內容於一。

作品延伸出一個「否定」的問題。機遇、組合、遊戲、即興,或者甚至非舞者身體,是為編舞者在反思「自我」時重要的方法,從中找尋受制的關係、結構,乃至相對的自我、自由。自由,同為今年「新點子舞展」另一齣蘇威嘉《自由步》的主題,而觀眾在《自由步》中必然感覺到體現自由,需體現在「自由不」(借舞者葉名樺語)的嚴謹結構之中。竟如舞蹈。於是對我而言,問題是,那麼當我們嘗試提出「否定自我(既存的個性、習性、身體圖示)」之時,何以總是連繫到機遇、組合、遊戲、即興?換個方式說,機遇、組合、即興,何以總是令我們得以想像「自我」、「自由」?

我曾有一段難得的時間於董怡芬的課上初次接觸即興、學習認識身體,每個週末早晨,在窗鏡間,隨其指令,看著自我的鏡像,觸及未曾想像的界線。同時期,從《十號線》(2011)看起、其後幾齣為動見体肢體編排之作,以及「我」系列。董怡芬擅用物件創造空間感(牛仔褲、麥可風、椅子)、尤其速度感的肢體、形式運用嫻熟而風格化 、濃厚的戲劇性或呈現長期跨足劇團工作、關注群體間的關係暴力、身聲話語的權力。《Play Me 我不是我》就像一次總合,像每一個藝術創作者來到了反身疑問「自我」的轉折階段;以受格或否定的形式,槓掉了自己,以證成自己。我不知道對於創作者來說,是否在編創中遇到所謂機遇、即興,如何可能形構成另一種「規則」,與切近自我的難題?關於形式、或也攸關舞蹈本身。但對我來說,因而想起了她曾在我即興時,吩咐說,不要看鏡裡的你。這也是一種否定。在否定後,才能開始感覺新的身體。而在「我」系列之後,相信她就像閉上的目光第一次開啟,洞穿規則和形式,正開始切近著新的自己。

《Play Me 我不是我》

演出|2015新點子舞展(董怡芬)
時間|2015/06/07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變化主要展現在搶椅子、傳遞麥克風或是隨機發號司令給予動作指令時,也在這些變化中,呈現了個人與群體的競合關係,例如玩大風吹時的競爭態勢,或是玩信任遊戲時的合作互助。(戴君安)
6月
09
2015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