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群體的權力遊戲《Play Me 我不是我》
6月
09
2015
Play Me我不是我(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2次瀏覽
戴君安(2015年度駐站評論人)

《Play Me 我不是我》是董怡芬以「我」為主題發展的一系列舞作的最終回,延續《我沒有說》(2011) 及《我不在這De/part》(2013)的形式,這一回仍是透過遊戲形式進行,反映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模式、習慣用語以及身體的反射動作等,探測人的行為規範與自我檢視。這次的作品沿用了一些和前兩次相同的物件,也都有共同的表演者,而音樂製作人和燈光設計人也堪稱三屆元老。在上述共同元素的保存下,三個作品都有共通的脈絡得以貫穿,然而即使沒有前述兩項作品的觀賞累積,《Play Me 我不是我》還是有著明確的獨立架構與概念,也可看成是個單一作品,強調的是個人與群體的關係。

一開始,舞者陸續走了進來,先將椅子填滿場內,然後在佈滿百多張椅子的空間開始他們的舞蹈遊戲。雖然看來是遊戲,過程中偶而刺激,偶而有趣,卻也隱約透出反諷與警示的意涵,尤其是在對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與群體的對應方面,時刻都可以意識到支配與被支配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展現在搶椅子、傳遞麥克風或是隨機發號司令給予動作指令時,也在這些變化中,呈現了個人與群體的競合關係,例如玩大風吹時的競爭態勢,或是玩信任遊戲時的合作互助。

開演後沒多久,麥克風傳出的第一句話:「歡迎來看戲」,讓我疑惑:「我是來看戲嗎?」。或許這只是一句習慣用語,卻也表達了說話人的戲劇背景,也讓我好奇的想,如果是董怡芬拿到麥克風,她會怎麼說?麥克風的用途自然是擴音,而擴音的作用也自然是為了傳達訊息,這或許是麥克風在三次「我」系列都出現的主因吧。在這場演出中,語言的傳達藉由麥克風而壯大,有時也因為擴音的效果而加深了對立的局面,或是強化了支配者的霸權。於是,麥克風成了權力的象徵,搶到麥克風(權力)的人自然說話就比較大聲。

在中間一段的聽指令做動作時,透過麥克風傳遞的指令,由慢漸快的施令節奏讓逐漸膨脹的壓迫感加深,像是隨時可能爆破的氣球。此時,被支配者宛若上了絲線的木偶,隨著指令做動作。但即使有重複的指令出現,如右肩、左手掌、胸口、撫摸、擁抱、跳、走、滑等等,他們的肢體反應卻鮮少重複,彷彿傳遞著一個明朗的訊息,即使日復一日的面對相同的生活習題,也無須一成不變的過日子。另外,聽到擁抱指令前的遲疑,也是另一種訊息的表徵,既像是不願承認的渴望,也像是文化禁錮下的顧忌使然。

當他們玩大風吹的遊戲時,滿場的椅子只有四張會有隨機出現的光線投射,五位舞者不願青睞弱光下的眾多椅子,卻搶佔亮光下的四張椅子,這不免令人引發一些聯想。假設這些椅子代表的是職業、食物或衣服,他們搶的應是高薪、美食或華服。運用光影變化在大風吹的遊戲中,讓搶奪增添了更多趣味性與延伸意境,也牽引出更多對人性的反思,尤其是對於追求極致境界與知足常樂間的拉扯。若干個人訊息也在群體的爭奪中揭示,例如覺得自己很胖,或是覺得很有自信等。

舞者們玩起了「Me 」的遊戲時,觀眾自然瞭解為何主題是「Play Me」。那其實是一種信任遊戲,當有人喊Me時,她/他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可以任憑自己的身體前傾、後仰、向左或向右側倒,其他人則迅速將其扶起。這裡的個人與群體必須維持相互依存的關係,才能確保個人能安全無虞的繼續進行活動。主題中的「我不是我」則或顯或隱的依附在每個段落中,「我」有時無助的被支配,就像依指令而動的舞者,做著不是「我」決定要做的動作;「我」有時則和群體成員彼此附和,一起進行諸如霸凌或街頭行動,這在董怡芬和三位男舞者以形體、動力以及方向上的凝聚,集體施壓於黃芃睿時的表現最為明顯;「我」有時又變成威權的掌符者,控制他人的行為,就像拿著麥克風的施令者,隨口發言即會影響舞者們的身體動作與情緒反應。

音樂和燈光設計在這個作品的呈現,可說走的都是極簡風,卻都能恰到好處的襯托舞作的層次感。在音樂方面,沒有過於震撼的高調表現,只在必要時刻出現,更增強舞蹈的表現性。燈光設計也有近似的手法,摒棄極端的色彩或科技感,除了亮度與投射角度的調整外,最多也只是遊戲活動進行時的閃爍變化,偶而也像是即席操作,例如在大風吹的遊戲進行時,頗似燈光即興的隨機發亮,牽制舞者們的搶椅行動。

結構即興式的舞蹈演出雖已不是壯舉,但是董怡芬的處理方式還算清新,頗具個人風格,而特別之處還在於,演出者的背景不全是舞者,但都加入了這場舞蹈表演。他們一方面突破了慣性的演出場域,另方面也用他們自己的方式,達成用身體溝通的目的。在接連看了幾場舞者跨界到其他領域的演出後,很高興能看到董怡芬讓演員、音樂人都進場跳舞,這不僅是跨入者的挑戰,也讓觀者有機會看到更多跨逾界線的表演形體。

《Play Me 我不是我》

演出|2015新點子舞展(董怡芬)
時間|2015/06/0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延伸出一個「否定」的問題。機遇、組合、遊戲、即興,或者甚至非舞者身體,是為編舞者在反思「自我」時重要的方法,從中找尋受制的關係、結構,乃至相對的自我、自由。(李時雍)
6月
15
201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