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賞味中西合璧《金蝶琴緣》
7月
03
2018
金蝶琴緣(普羅藝術家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5次瀏覽
陳彥儒(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普羅藝術家樂團成立多年,在音樂總監廖嘉弘的帶領下,一直穩健、持續不斷耕耘台灣音樂環境。除了在團名上揭示了樂團的理想(Pro Arte/為了藝術),也有對於其創團理想(對古典音樂「傳統」的堅持)的實際作為。在音樂總監暨指揮廖嘉弘的堅持與努力下,購入了Schnellar(維也納式)定音鼓,使樂團除了在音樂想法外,有直接對於「古典」聲響的追求和實踐,並將這樣難得一見的樂器與聲響帶給國內樂迷。

本次音樂會帶來的曲目,上半場是由指揮廖嘉弘以身兼小提琴獨奏的形式,帶領樂團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下半場則是帶來一連串由小約翰史特勞斯──這位被稱作圓舞曲之王的作曲家的作品。由於媒體與網路發達,國內愛樂者對於維也納愛樂樂團帶來的一年一度的新年音樂會並不陌生,若筆者記憶無誤,本次這場音樂會應該才是國內第一次有Schnella定音鼓,並在打擊樂器上考究的圓舞曲曲目安排。撇除調音系統與鼓身(bowl shape)差異,光是使用自然皮(natural skin)便足以與使用人造鼓皮的樂器有音色與表現差,而這樣的差異不前來現場聆聽,實在很難單純透過錄音感受。

上半場其實是相當考驗樂團與身兼小提琴獨奏的指揮的。首先,《梁祝》改自越劇,雖然經過編寫,卻仍保留了原本越劇中的唱腔、意境與傳統戲曲樂器的演奏技巧;或者〈抗婚〉一段,為了保留原本戲曲中的劇情張力與語言/唱腔韻味,作品給予獨奏部分相當的自由度,相對的更要求樂團需要在節奏與音樂情緒上緊咬獨奏。這些難處在普羅藝術家樂團音樂家們的協作下克服了。許多細節也能看出樂團在音樂上的堅持與對作品呈現的追求,如描述〈抗婚〉的第二部分,忠實的使用了檀板與梆子。長亭惜別轉入抗婚前的留白也讓人有短暫的時間可以仔細回味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離別和不捨,也更顯出祝英台抵抗家中安排婚事的張力,令人回味再三。

回到指揮身分的廖嘉弘帶領樂團,以維也納風格/韻律,演繹了《春之聲圓舞曲》作為下半場開場,雖然略感生硬但還是令人相當驚喜,印象深刻。指揮身兼音樂會主持人並如烹小鮮一般的領著樂團,或以面部表情和樂團與聽眾互動,詼諧而有趣,深入淺出的帶領聽眾們品嘗了音樂中的文化與生活,或作曲家如何藉由作品來表達自己對於社會時事的不滿與思考。而在編制上,除了Schnellar定音鼓,安排小鼓坐在定音鼓前、改以較小尺寸的鈸演奏圓舞曲和無立架支撐的大鼓甚至使用轉閥小號,皆予人一種來到維也納金色大廳聆聽新年音樂會的既視感──除了沒有拉黛斯基進行曲作為安可(畢竟不是新年)、使用維也納號,以及把低音提琴放到樂團最後方。

整體而言,本次普羅藝術家樂團帶來的製作兼具熱鬧與門道,既帶給聽眾一場愉快的音樂饗宴,也反應了普羅藝術家樂團在指揮廖嘉弘的帶領下持續的在藝術上的追求,以及對音樂的見解。但還是有些許處令筆者覺得可惜。比如,在樂器與編制上的安排,筆者認為或許應在音樂會以外的場合透過不同的媒體平台輔以推廣,才能更顯普羅藝術家樂團的努力與價值。同時讓更多的樂迷與學習者能深刻思考「為什麼需要認識傳統」,讓音樂欣賞能不止於「對名碟與名牌的追求」,流於對於大型作品的追逐。

《金蝶琴緣》

演出|普羅藝術家樂團 指揮/廖嘉弘
時間|2018/06/20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