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相遇的仄室獨語《千圈の旅》
12月
01
2014
千圈の旅(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71次瀏覽
葉根泉(專案評論人)

觀眾屈身低頭穿越窄仄的甬道,才得以進到五十個座位的封閉空間裡面。河床劇團從一開始觀眾入場的設計,試圖讓觀眾進入一處內縮、緊密的空間裡頭,如節目單所言:「是進入其(草間彌生)精神疾病的祕密通道」,所產生心理感知的變化與觀戲視角的改變,這在河床過去的作品:2011年「開房間」、2013年參與龔卓軍策展的「我們是否工作過量?」都作過類似的嘗試。但這次比較大的陣仗在於將觀眾置身一個黑盒子內(心理呼應一般稱實驗劇場為black box概念),再經由大片布景宛如一個個大型的展示櫃,藉由人工推移、轉場,讓觀眾觀看到一幕幕意象的場景,彷若電影搖鏡(Pan)左右水平移動的效果,來達成進入內在意念的精神狀態。

導演郭文泰所試圖營造的意象,比較接近電影畫面才能企及的氛圍,但相對地卻忽略掉舞台有其特殊的介面與美感。有些舞台劇導演懂得分辨影像與舞台各異的性質,卻可以相輔相成聯結在一起: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陽光劇團亞莉安.莫虛金(Ariane Mnouchkine),他們都會運用電影鏡頭運動的質感,開發舞台上場面調度、演員說話的速度、動作的節奏,來豐富舞台上原有的特質,進而延展擴充更多層次的內在意涵;郭文泰反其道卻是殫思竭慮,運用舞台空間的場景與技術,企圖達成電影畫面的效果,反而偏離了舞台最原初、最獨特無可取代的質地,這亦是河床劇團所要面對最根本的問題。

河床劇團所標榜的「意象劇場」想要以超現實、儀式性,來模糊實與夢境的界限,(節目單簡介)卻往往囿限於畫面調度的處理,而忽略現實當下在劇場與觀眾的相遇(encounter),河床的演員很明顯與觀眾劃清界限,是身處於不同的時間、空間狀態裡面,即時如此近距離、都快要眼對眼、面對面狀似親暱的觀看過程中,觀眾仍然無法感受到演員的熱度。這或許是導演郭文泰想要達成的冷效果,但同時不要忽略了劇場之所以為劇場,有其獨特的表現風格與特有的劇場語彙──這裡所指是更廣泛的戲劇形式,而不是單指舞台的語言性,此次演出也完全沒有台詞,如果導演兼舞台設計的郭文泰想要隨著劇場空間的改異,來帶領觀眾進入精神性的內在狀態,勢必須藉由一種儀式性(這亦是劇團簡介所強調的),而這種儀式性不是像一般所理解原始祭典儀式的外在表現,而是更為細緻幽微內在情境的變化產生,以此觀之,將空間切割、推移改變似乎是不夠的,如果演員的表現只是如同沒有內在靈魂的機械娃娃走動,淪為場面調度的工具,會讓這樣的演出效果單一而薄弱,反而比較接近裝置藝術的靜態表現形式,如果導演的用意亦是如此,到底河床劇團選用劇場形式的目的又是為何?

以此次《千圈の旅》為例,是以日本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的生平與作品為創作動機,但在演出的過程中,這些草間彌生的元素都無法幻化成為舞台上令人難忘的畫面。例如草間彌生最著稱的圓點,竟然在舞台上只有讓演員用幾個圓形的貼紙貼在身上,就此草草帶過,這可能是最可以讓舞台美術與設計發揮的地方,無論是以實景或投影的方式,都可以讓整個空間由無數的圓點所占滿覆蓋──如同草間彌生自傳的書名《無限的網》或劇名《千圈の旅》,都在強調無垠延續擴散的數量;草間彌生自稱自己為「精神病藝術家」,從不諱言自己的精神疾病,這在《千圈の旅》演出介紹中,也用了「強迫症。幻覺。疾病。」幾個關鍵字,但是導演在處理這幾個關鍵字,轉化為舞台的表現時,仍是落入在一種俗套的窠臼,無法翻轉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意象與身體語彙。例如導演還是以藥罐來表達精神疾病,演員強迫自己吞下一把的膠囊;或讓演員戴上粉色的假髮、手拿展開的字幅 “I am Yayoi Kusama”(我是草間彌生),以為即能代換紐約六O年代的普普藝術風格;或以拍照的相機象徵武器,按下快門聲如同槍擊,讓草間彌生身上中彈流血等等,這樣的意象都不是新意,落於言詮的表面詮釋,反而顯露導演對於草間彌生個人生平與作品感知理解的單薄。亦如導演找來陸蓉之這位台灣當代藝術重要的藝評家及策展人,來扮演草間彌生,光是身穿圓點斑紋服裝、橘色頭髮,坐在沙發上,其內在氣質與藝術家的神韻極為相似,但等到她站起身來走動,便瞬間破功。是因為她所展現還是未經訓練「素的身體」──是不知如何運用身體在舞台上作為表達的載具。導演責無旁貸,未思索該如何協助陸蓉之,因為想要在舞台上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展現最沒有技巧的身體,回歸到全然空白與純粹,才是最難表現與最需要訓練的身體。

同樣地,每回近距離觀看河床的舞台都會感到一種手工粗糙的質感,並不精緻,夾板的接縫處與手工新漆的痕跡,歷歷在目。河床的舞台不像同樣大量運用舞台機關的台灣海筆子帳篷劇,全都純手工打造並運用人力推動舞台換景,展現是一種庶民文化的生猛與爽颯;亦不同於百老匯或商業劇場可以打造電動機械,來控制舞台的旋轉與前進,河床卡在中間相當尷尬的位置,所呈現是一種布爾喬亞拘謹的品味,而這樣的品位亦不像導演布紐爾(Luis Bunuel)在電影《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中,對於布爾喬亞矯情虛偽表面的冷嘲熱諷,而是比較接近文青式手繪本的夢幻色彩與風格。弔詭的是郭文泰卻要求以手工的方式,來表現如此夢幻色彩舞台的複雜機關與場景更換,卻因為現場技術的問題,狀況不斷。在29日晚上7:30那一場,剛開始觀眾在全黑的空間內,只聽見越來越大的聲響,卻夾雜著幾聲喇叭爆裂的雜音;布景在推移的過程中,不時發生卡住的情景,幾經幕後工作人員大力推動,才得以順利就定位,但戲劇所營造的幻象氛圍便蕩然無存,如此舞台技術層面的不精確,這應已非導演的原意,卻也是讓觀眾無法全然安靜被邀約,進入心靈底層內在風景的干擾。相對地,這樣外在的斷裂又似乎不完全是技術的問題,更重要仍在於心理探索的跨越,河床究竟想引領觀眾走進什麼樣的旅程,這一步履即是覺察。

《千圈の旅》

演出|河床劇團
時間|2014/11/29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走到這個地步,「戲」的成分,已經被「劇場」的戰鬥路線耗盡了大半。這仍然無關好壞,重點是它絕對是一個創新而前衛的藝術行動,它甚至需要更多時間,才能沈澱下來其中的理論性質。(盧崇真)
12月
11
2014
正由於沒有合理的情節支撐,其出現的必要更有如遵循慾望的指令。這些慾望和壓抑,更多呈現在所有演員扭曲的、不尋常的身體。觀眾進場時必須躬身穿過狹隘的甬道,也是「總體劇場」全方位體驗的巧妙設計。(鴻鴻)
12月
05
201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