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串成引信的爆發《2014 鈕扣計畫》
8月
11
2014
2014鈕扣計劃(玫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52次瀏覽
戴君安(特約評論人)

「鈕扣計畫」第四年了,錯過了第一年,但看了近三年的製作,這是我個人覺得感受最強烈的一次。回顧在前兩次的計劃中,2012年回來的鈕扣們的確是很有張力的表演者,但是編創的作品質感和表演能力,感覺上無法完全畫上等號。2013年的鈕扣們有了些許不同,除了表演能力依舊張力十足外,呈現的作品也能看到較為深刻的勁道。2014年的鈕扣們,除了回鍋的舊鈕扣張藍勻和李貞葳,還加了新鈕扣葉博聖和張建明,他們的四段獨舞雖是各自詮釋個別的編作,但卻像糾結成串的引信,微溫蘊積巨大的燃點,共同引爆最深層的撼動。

葉博聖從暗黑角落走上舞台的身影,在四張長桌的上下移動中,展開了《弦移》的樂章。他的身體與桌面的接觸,宛若觸動大型樂器發出的聲響,有時渾沌低沉,有時清晰悠揚。當他落在舞台地板上時,扭曲而抽搐的震動,彷彿找不到音階般的胡亂撥弄琴弦,發出慌張而無助的氣息。他的身體彷彿可以無限屈張,拱起時如石鐘渾厚,伸展時如長弓筆直,收放之間,吸引觀者與他展開無聲的對話。

張藍勻繼2013年鈕扣計畫之後,再次回來一樣耀眼,從她的《手》,我看到了「意外」的內涵。換句話說,《手》的表達,不只是眼前所見的觸摸、拉扯或撥弄的景象,其中也有著搜尋和開啟的蘊意。當她撫摸自己時,似乎也正在搜尋手能觸及的或給予的意義;在脫去上衣後,她做的不只是「脫去」的表面動作,也有著「開啟」的意念,也就是那脫去的舉動,開啟了身體在光影中俐落的線條,也開啟了她毫無羈絆的表達形式。

李貞葳從戰地的生活經驗與恐怖攻擊的事件中歸來,她呈現的不只是靈敏的動覺或表象的幽默,而是脆弱的生命在殘酷對峙的世界中的寫照。在《黑盒子》中,李貞葳引導部分觀眾加入演出的結構,包括搖手風琴、照手電筒、噴灑紅漆等,製造了外力介入的即興發展,使這齣獨舞的幅度拉大,也將表演的空間從舞台貫穿至三面觀眾席。她細長的肢體時而柔軟綿密的延展,時而蜷曲緊縮的蠕動,展現她在扎實的Gaga技巧之外,形體的運轉上還多了一份自發的詮釋。

張建明的《愚人》著實是身體極致的精湛表現,他自始至終都在變換角色,儼然將身體、臉妝、言語、物件和空間,徹底的扭轉了一番,而且每一次的變動都牽引著觀者的情緒起伏,隨著他歇斯底里的奔馳與狂起狂落而揪心鎖眉。看著他對所謂文明社會的嘲諷,我幾乎是全程屏息凝氣且毛髮豎立,尤其是末了的話語及他箍在束縛裡的軀體,除了矛盾而無奈的情結外,也令人疑惑的思忖,究竟誰才是愚人。

文創商品總是在鈕扣計畫中,有感而自然的置入演出作品,就像張藍勻重複開關燈光的動作,確實讓一郎木創的燈具顯得格外醒目,看著《手》的時候,我的目光也被燈具牽絆著,直可說她的《手》作了高調的行銷。這些物件鑲嵌在各個舞作中,讓商品設計與表演藝術聯手,使異界結盟的因子增溫。

2014鈕扣計畫看來已跳脫初期的實驗性質,每一顆回來的鈕扣也都益發晶亮。這個讓流浪舞者返台演出的計畫,讓他們有機會在自己的土地上發表作品,對於準備要出走的年輕舞者和想要回來的海外舞者,鈕扣計畫就像個指標,一端指著前進的方向,另一端則引領回家的路。

《2014 鈕扣計畫》

演出|葉博聖、張藍勻、李貞葳、張建明
時間|2014/08/08 19:30
地點|台北市誠品信義店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