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禮:一場薛西弗斯的《出脫》
9月
15
2020
出脫(影響‧新劇場提供/攝影黃煚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3次瀏覽
林佳靜(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研究生)

臺南市文化局和影響‧新劇場,因應府城「做十六歲」的文化傳統,自2015年共同攜手發起「十六歲小戲節」計畫,至今「青少年劇場」已變成臺南府城青少年公民特有的成年禮。甚至到第五屆的演出時,為慶祝五週年更擴大為「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容納更多青少年學子的才能養成工作坊、藝術啟蒙講座等面向。如果從第一屆《少年蒙太奇》、第二屆《在路上》、第三屆《萬花筒》、第四屆《發角》再到第五屆《共振》,會發覺這場主題式的歷程,像極青少年劇場的發跡──青少年在劇場中誕生,而隨後從「個人探索」走向了「與世界共鳴」的互動過程。然而,行過五週年紀念後的第六屆,又將定義出何種主題來堆疊過去積累的養分?由於此計畫一如既往皆以「口述歷史劇場」的形式來帶領,透過青少年生命故事的傾倒與轉化,集體創作當屆的演出呈現,呼應府城「做十六歲」的禮俗給予難忘的成年禮,因此屬於他們的生命故事能否與當屆的主題媒合及如何融合,是在歷屆觀戲下逐漸讓人持續好奇的焦點。

第六屆《出脫》,台語tshut-thuat釋義為「出息、成就一番」,與第四屆《發角》(Huat Kak)堪稱頗為相似又相異並行的意象,是青少年從個體向內「轉大人」走到社會向外渴求突破困境「出頭天」的境地。與「發角」不同的是,「出脫」一詞可跳脫青少年,適用於剛入社會的新鮮人渴望突破現況擁有一片天地的意涵。

但與此主題媒合的青少年故事又會是何種情節?這是戲開幕之前的疑惑。而距離前一屆《共振》的舞台設計,所採用的是與之相互「共鳴」的多條線狀布條作為佈景,那麼《出脫》的舞台又將如何搭造意象?於是,演出開始於中央舞台置放的一只培養皿。遠遠地,觀眾可見培養皿裡包覆著頻頻蠕動的塑膠膜,其中透射的形影若有似無、無法辨認。但這卻是終場前的伏筆,最後人影從塑膠膜裡一躍而出,揭示出的視覺意象互相輝映出全戲的頭尾串聯。

這時,「出脫」意象營造的手法便揭曉,原來「出脫」的突出來自於反面的相襯──有苦難言的發聲、來自這個社會的眼光評斷以及長時間的醞釀最終達標的橋段,譬如:面對爸爸是垃圾車清潔人員、選擇藝術科系的未來能否被認可,或是熱衷於夾娃娃機的青少年日常文化等等,皆成為整齣戲的故事內裡。雖然演出歷程所涵蓋的青少年故事,並非全然與之相應地陳列,以至於故事橋段得以呈顯出共質性的印象稍不明朗。但今年新冠病毒疫情來襲的撞擊,卻也意外在戲裡冒出情節鑲嵌在內的火花。青少年面對著的大人世界,同樣驚恐於未來。繁繁複複,出脫時而現身、時而被乍現的議題所掩蓋或拚搏,但戲到最終時,塑膠膜裡的人掙脫出的身影,又再次將人拉回共頻的某些橋段。那是青少年拿著大小不一的塑膠袋或垃圾袋,將頭或身體塞入其中亦或嘔吐在內,各自獨白對觀眾講述心事。於是,這讓人在觀看的途中意會過來,漸漸發現他們仍然試圖表達對於「出脫」這件事的看法。屬於這些十六歲正當時的青少年,年紀或上或下、相差不遠,但在戲散場之後的會談,侃侃先談自身的年紀,將「年紀」連同他們的名字介紹出場,已成為這齣長年養成的劇場中成年禮的習俗,不可遺忘。他們的「出脫」,是為了讓自己的心聲被聽見,也為了被這個社會認同自己的樣子。

會後座談,觀眾拋出了一個提問:「出脫,是否包含否定過去的自己?」坐在台上的青少年,簇擁著回答:「不,是肯定曾經的自己,追求更好的未來。」

回首過去以來,自2015年至20202年的如今,總共六屆的演出,一樣以「口述歷史劇場」的形式秉持,幾乎相同的劇團人馬從事年復一年「青少年劇場」的帶領與引導,不論導演、副導、導助、音樂配樂、動作指導、舞台設計等等,皆持續面對這些青少年學子的來來去去。但不變的是,每年的會後座談卻皆可見屬於這個年紀的青春言語、熱情四溢。這場由青少年主演的戲,且由他們現身發聲的幕後會談,著實不經意變成觀戲後不可或缺的戲中一部分。

接下來,又再次回到相同的疑問:第七屆演出的主題,又將是什麼呢?對於在相同場地演出、相同陣仗的人馬來說,迎面而來的青少年是如此相似卻又不同,面對的故事是極為相似卻又相左。這場戲背後的考驗,又將是另一場關於這個「青少年劇場」計畫的「出脫」,令人期待這場不斷循環而絞盡腦汁的思索。不過,鄰近六年的匍匐,這場「薛西弗斯」的不斷轉化與變化再現,其實或許正在成為府城即將悠久的神話。

《出脫》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20/08/22 19:0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貫穿在《出脫》裡的每一段故事,最可貴的就是真誠、勇敢,看得出來導演在引導這群青少年時,也沒有刻意去雕琢他們的身體、口條,任演員在自然的狀態下流動,反而更能自由展現自己,……(謝鴻文)
9月
07
2020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