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追求愛的當今議題《十三角關係》
5月
08
2013
十三角關係(表演工作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17次瀏覽
李安柏(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

關於「愛」,似乎是從古之至今討論不完的議題,而《十三角關係》正是齣討論有關於「愛」的作品。所謂的「關係」從字面上解釋為「人與人之間的連署情形」,而從劇名上可看出這是一齣在探討多重的關係,一般社會上常見的三角關係層出不窮,但這次所謂的十三角關係則是主角們在追求「愛」的過程中,各個角色多重的心裡狀態,交織出錯綜複雜的角色關係。甚至在1999年首演版還有三代之間的關係,但在這次演出中,已刪除「爺爺」一角,但卻不影響劇中錯綜複雜的精彩呈現。

鮮明的當今社會先生外遇議題,不禁想到前陣子的「小三」熱潮,但劇中事業有成的電台主持人老婆花香蘭卻擺脫刻板印象中「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處理方式,而是反而向情婦討教如何充滿魅力以及傳授技巧,為的是讓先生可以回到自己身邊。而在討教的過程中,知情的先生為了要了解狀況而喬裝成維修人員,為的是想探查情婦和老婆的談論內容,同樣的太太也喬裝成清潔婦,為的也是想查探情婦和丈夫之間的狀況,逗趣滑稽的過程掀起整齣戲的高潮,在這樣一來一往的裝扮過程中除了幽默逗趣之外也強調了積極追求的過程中迷失的狀態。

劇中的每個角色都渴望愛,為了愛不斷的努力追求,但其中不斷被父母忽略的女兒安琪在這個角色看似單純簡單的對白中,卻句句對其他角色做了呼應。女兒在劇中所呈現的「愛」是最單純的,相較在其他角色在不斷追求愛的過程中,但迷失了自己,而看似置身事外的女兒卻是唯一最清楚自己的定位以及最無包裝的爭取,要的也是最單純的愛,令人想到現在許多人都說「小小年紀怎麼會懂什麼是愛」?但或許最單純的人才是最懂愛的那一個。諷刺的是在結局中,夫婦兩所扮演的維修人員及清潔婦,在偶然的相遇之下,卻愛上了彼此,隱藏在原有的身分地位裝扮下,他們所被對方吸引的才是最單純原始的愛,似乎也代表著他們不斷追求的愛其實都在,只是迷失了而已。

此版本的演出和過去1999年的首演有些差異,包含在首演時標榜著技術複雜的換景技術,在2013版則是選用簡單的布幕的替換,此外也刪掉了原有的「爺爺」一角,讓演出節奏更簡潔有力。全劇以荒謬諷刺的喜劇方式來暗喻劇中人物對愛的迷失。演出過程中觀眾笑聲不斷,以娛樂效果來說似乎很成功,但節目介紹中提到這是以法國喜劇作家莫里哀(Moliere)的喜劇手法呈現,利用幽默可笑的對白呈現背後卻是帶著對社會陋習和諷刺,可惜結局卻沒有交代清楚女兒安琪最後的消失原因,戲裡在過程中不斷的放大這對夫妻對於小孩的漠視,但女兒在劇中的呈現卻是讓觀眾一頭霧水,到底是一個精神異常的小孩才讓夫妻對於小孩的舉止可以合理的忽視?還是只是想表達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忽略孩子的寫照?若可以再加以處理,或許諷刺的能量更能達到令人省思作用。

《十三角關係》

演出|表演工作坊
時間|2013/04/20 14:30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部《十三角關係》已難以令人聯想和《西遊記》、《紅色的天空》、《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亂民全講》、《如夢之夢》其實是同一作者。「娛民化」的意圖凌駕一切,淺淺刮層「現實」的皮垢,虛構一種容易複製的「想像世界」。(林乃文)
4月
29
2013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
而在本屆作品中,我們得以從中反思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回歸到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先以演員為中心的基礎,如何真心面對、真實挑戰關於表演這個行為所應具有的思索。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