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食物讓出主體《味道劇場》
11月
20
2017
味道劇場(汪正翔 攝,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56次瀏覽
黃馨儀(專案評論人)

《味道劇場》為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藝術擴散計畫」的第三波,藉由本計畫,讓不同的表演藝術能擴散到不同空間。在《藝術家來敲門》讓音樂、偶戲或馬戲進入孩童的居家空間、《咖啡館的舞蹈時光》在咖啡館相遇之後,《味道劇場》則企圖結合劇場、記憶與食物,在生活不可或缺的廚房空間進行演出。

《味道劇場》開設了四個主題場次,分別針對單身者、失戀者、情侶與家人在不同的機構廚房場域展演。在「拼湊吃的記憶,拌炒愛的料理」的口號下,我參與了應景光棍節的「乾柴的光棍味」場。一進場,即被食物的氣味吸引,帶著期待地坐下後則發現,檯面上的食物都是已處理好的「食材」,照被指派的顏色坐定後,「戲」與「料理」也於焉展開。

然七十多分鐘的演出,比起「味道」所直觀連結的味覺和嗅覺,紅潮劇集所呈現的“Taste of Theatre”更多是在語言和音樂上的一場秀,由洪建藏、陳昭如和李佳勳主持,王靖惇和梁允睿主廚,並有陳宇璿現場配樂演奏。食物雖作為主題元素,參與者要PK答對問題取得熬湯食材,如果失敗可能只有熱開水喝;或是「大餅包小餅」與「大腸包小腸」投票二選一,聽演員唱起連結食物的記憶故事再做表決品嘗;而在最後邀請觀眾在象徵的「頭」的饅頭上調出自己的戀愛滋味,分享食用,並於尾聲品嚐經半小時熬煮的湯品。

雖然食物與味道作為記憶的引線,如若普魯斯特因一塊瑪德蓮蛋糕所觸發的兒時記憶;同時也建構了新的記憶,讓一群人藉由一起分享食物貼近彼此。但是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味道」在這「劇場」的主體性在哪裡?如果扣除掉綜藝語感的主持、音樂劇的訴說方式或是強調單身的配對助興,是否有可能更直截讓「食物」說出自己的故事,達成其所要展現的食物與人的生命連結?如若英國行之有年的"Theatre of Food"【1】,便藉由直接呈現食物的特性與料理過程的變化,讓料理或上菜本身即成為一個表演作品,此即似於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2009年所推出的《王記食府》【2】;而更緊密將料理連結故事記憶者,近期三缺一劇團「海港山城藝術季」《貴美的餐桌》亦是讓人心與口皆回味的作品。

因此覺得可惜的是,《味道劇場》選擇了較容易處理的料理作呈現,略過食物從準備到烹煮的許多步驟,也因此失去了料理過程中洗、切、拌、煎、煮等過程所產生的聲音、香味甚至視覺感受──這些即是一場由味道而發的敘事之旅。如若能在食物的敘說主體上再進一步以其他元素對話,有層次的加入語言或是音樂,那將會是一場更和諧的食劇饗宴。

而或許也因為食物的讓位,由食物所連結起的人的關係也跟著後退,尤其在彼此無有關係的光棍場。互動與參與皆是在主持之下完成,陌生人有點唐突的藉由競賽成隊與相抗,但所答的料理問題和我們的關係為何呢?藉由輸贏所完成的湯品,背後又建構了什麼意義?或許是我想得太多所以感到困擾,然整個《味道劇場》在最後分享每人特製的愛情饅頭與喝著湯時才真正展現出滋味──因為我們真正地碰觸到了食物,味道回到了主體的位置,或觸或聞或嚐,人與人之間始藉之建立了言說之外關係。

雖然食物退居幕後引線,但作為台北藝術中心「藝術擴散計畫」的免費演出,《味道劇場》確實引入了新的觀眾,並讓他們品嚐了一口「劇場」滋味(A Taste of Theatre),在有吃有玩的一小時間,引起他們對劇場的好奇。從此面相著眼,《味道劇場》以綜藝引入且結合音樂的呈現方式,在選擇上誠然是成功的。

注釋

1、Theatre of Food, 也可以做為Culinary Theatre,藉由設計好的方式,或許是利用特效,或許是單純呈現烹煮與擺放步驟、呈現食物過程中的狀態、顏色與氣味等變化,在上菜時呈現給顧客驚喜。亦有結合戲劇活動或演出,交互呈現食物。參考資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linary_theatre

2、《王記食府》可參考于善祿評論: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20377460

3、《貴美的餐桌》可參考筆者先前評論: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6396

《味道劇場》

演出|紅潮劇集
時間|2017/11/11 19:00
地點|學學食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