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未出生之前,你的本來面目為何?——《日日是好日》
4月
28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62次瀏覽

文/中村祥子(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

譯者/邱麗娟


「我們在出生之後,會忘記過去的一切嗎?」

本作品在標題上有著這麼一句話。我認為這句話難以理解卻耐人尋味,直搗本作品的本質。

《日日是好日》真是一部跨越時空,讓我們體驗喚醒失去記憶的過程。並且詢問觀賞者「何謂『你』的存在?」此時此刻存在我們記憶中的,真的是我們生長過程中體驗的事情,不斷累積而獲得的記憶嗎?另外,人們所謂的「喜怒哀樂」這些感情是與生俱來的嗎?也或許人們在出生的瞬間,就已經擁有所有記憶了?抑或許透過出生至死亡,活著的每一天的過程,將出生前所累積的記憶「回想」起來?所謂記憶,是將我們無從掌握的經驗累積回想出來,說明了時間和人的本質。這是一項讓我們思考這些事物的當代表演。

從黑暗中微微亮起的舞台上,身著竹笠與類似僧服的人物站立其中,手指隨著時鐘的秒針聲開始刻劃時間。伴隨著沉鐵互相傾軋聲、水聲、風穿過熙攘人群的聲音,視界消失、生命消失、在生死間山谷般狹窄的空間裡,黑色的不明物體引導著,舞台再度開始。黑色的物體越來越大,在二人身旁不斷漂浮著,二人雖決意與之對抗,但就如擲筊問運勢一般,人類只能接受自己是投身於跨越性的洪流中,一個不確實的存在,只能漂浮於其中,任由黑色物體將魂魄抽離身軀。

在舞台上,人類這個動物獲得了身體的律動,獲得了喜怒哀樂、獲得了愛情、獲得了社會上的傾軋、憎惡、鬥爭,獲得了對社會的適應與枷鎖。在誕生之前的靈魂,內含著各種經驗,在時間中不斷循環再生,一個既老且新的靈魂。魂魄並不是存在於靈界,與現實世界隔離,而是在活著的人身邊靜謐又活躍的存在著。

作品名稱《日日是好日》雖然是個溫和平穩的字眼,卻也是個嚴肅的單字,不單是給予喜悅的經驗,即便是折磨、激怒、使人失去心靈平靜、讓人痛苦,都是人的一部分。

不如說人們是刻意去接受的,在「誕生」(或是「死亡」)的那一瞬間,記憶被牢牢的封存起來,但是記憶並不穩定,會突然浮現出來,在探詢記憶之處的同時,同時也在探詢「我」。

本作品是將去年試作原型《日日是好日》,經過一年的時間完成的作品。本作品和試作原型有相同的舞蹈編排,有六名舞者(包含導演我妻惠美子),以及我妻導演的獨舞演出,前者強調了社會裡的不順遂以及生活的不確定性,後者則是靈魂透過經驗,在累積生而為人過程中的記憶,透過我妻導演身段所呈現的訴求,感覺表現得更為強烈。

此外,本次在試作原型上增加了台灣地區的寺廟習俗以及民間對靈界存在的傳說,使表演讓人更能感覺到人們生活的感受。這也許已經成為在亞洲生活的、我們的故事。

如果說,這部作品是藉由禪宗「日日是好日』一詞來問我們「不在記憶當中的記憶,是你存在之處」的話,我會用日本國民作家夏目漱石,他窮其一生思考的禪宗公案一詞來試著反問「父母未出生之前,你的本來面目為何?」

《日日是好日》

演出|我妻惠美子、曉劇場
時間|2022/04/15 19:30 & 04/16、17 17:00
地點|萬座曉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更重要的,透過空間變體來架構議題時空的同時,TAI身體劇場也以舞蹈肢體加以回應從日治以來不同殖民政體如何改變原住民族的(勞動)身體,更形辯證。
11月
23
2023
透過作品,我們可以在有距離的、安全的狀態下感受真實世界裡正在發生的事,藉由想像,讓人類能夠同理遠方的苦難。
11月
22
2023
在《波》的身體動態上,除保有雲門既有的太極導引骨盆啟動、武術內功的下盤穩固,亦加入了popping、機械舞等街舞的元素,整體動作姿態更為快速、流變,線條更加綿長,沒有收束的動作。
11月
13
2023
莊國鑫住民舞蹈劇場《∞-無限循環》的極簡韻律,其底蘊是由阿美族的精神性概念出發
11月
08
2023
蔡博丞在《深深》裡頭試圖找到一種虛無主義式的破壞,並且重新建立起一個浪漫主義的詩意空間,如同他在前導影片中提及的光、勇氣等名詞,使其反轉《浮花》水平面意象的世界觀,是一種帶有水性與浮力的蔡式深淵。
10月
31
2023
筆者認為《重》的編創動機,基本上就是要為《偽》對於觀眾的底線試探,進行收尾與收拾殘局的。
10月
31
2023
《波》是一種超現實的顯現,還是拉近了人與自然之間那無限的一釐米,創作者恐怕必須給我們一個結論,若否,我們與數位肉身的距離,便是永遠的九分之十,屬於這個時代難解的阿基里斯悖論也未可知。
10月
27
2023
不禁令人思索,當演出者的身體控制極為精確,能與劇場空間中具有傳播力量的少許元素產生足夠迴響之時,是否仍須為顧及某種戲劇性考量或情緒推動而附加無法忽視其敘事性的樂曲於背景之中?
10月
24
2023
《波》這個作品,有「舊」。祖母流傳下來的珠寶,彷彿重要時刻一定得現一現。雲門傳統在2023的五十週年或許超常發揮了,相對《霞》,《波》讓我微感保守。
10月
2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