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的雙面剖析—NSO《世紀之聲》
2月
12
2020
世紀之聲(國家交響樂團提供/攝影鄭達敬)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98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望向舞台,約莫四分之一的樂手稀奇地戴上了口罩,而廳內咳嗽的噪音似乎少了許多(大概是被入口的體溫篩檢過濾了),變得比平時更安靜,帶點不安的氛圍。在肺炎疫情帶來的緊張氣氛之下,指揮里科・斯卡尼(Rico Saccani)帶領NSO國家交響樂團,與鋼琴家白建宇(Kun Woo Paik)透過十九世紀德國作曲家舒曼(R. Schumann, 1810-1856)的音樂作品帶來了一場熱烈的辯駁。

從指揮談起

一元主義者(Monist)。聆聽斯卡尼詮釋的第四號交響曲(Symphony No. 4 in D minor, Op. 120)時,這個詞不斷地在我的心中升起,沒有比這詞更能精準地描繪他的指揮風格了。

從開場的貝多芬《普羅米修斯的創造物》(L. v. Beethoven: Die Geschöpfe des Prometheus, Op. 43)序曲就可發現,斯卡尼的音樂帶有濃厚的華格納風格——龐大的弦樂編制、綿長不絕的樂句以及厚重的聲響,將貝多芬早期帶有海頓風格的特色拋諸腦後。而對於舒曼交響曲他更是延續了這樣的風格,彷彿將聽眾們帶回了二十世紀後期由卡拉揚(H. v. Karajan, 1908-1989)引領的那種陳舊美學主張。

再回到所謂的「一元主義」。指揮斯卡尼所追求的,似乎是一種樂團聲響的絕對融合,絕對的「一」。對於高低聲部樂句的呼應對答、不同樂器組的功能與音色特性等等,他一概忽略不管,樂團在他眼中並不是如人體器官分工合作的系統,而是一個巨大而統一的單一個體。他的風格可和現任柏林愛樂指揮佩特連科(K. Petrenko)形成兩極的對比:後者將樂團視為多部位而分殊的有機體,木管、銅管、高中低音弦樂等聲部獨立運轉而各放異彩;而前者將這些異殊成分完全消弭,音樂只留下起終點,以及當中巨闊流動的線條。多聲部的音樂在斯卡尼的控制下簡直像是壓縮成了單一的線。

而斯卡尼的主張確實是其來有自:此次演出的第四號交響曲是作曲家本人在1851年修訂的版本,內容主要是修改部分段落並加厚配器法,將原本許多單樂器的旋律改寫給複樂器演奏。有一說法是,這個修訂並非全然出於藝術創作上的追求,而是妥協於天秤另一端的實用主義——用於避免樂團疏失與樂手不齊造成徹底性的失敗。

所以那些厚重的音響,或許並不完全是靈感下的精心設計。如此來看,斯卡尼對於配器法的忽視,改將重心放在音樂線條與樂團聲響的凝合上,是合情合理。而且,此首交響曲必須從頭至尾樂章間不歇息地演奏,亦符合指揮一元論的主張。而他對於「一」的追求,也在龐大弦樂編制的前提下使得NSO達到令人驚嘆的凝聚程度,單就樂團聲音的雕琢而言是成功的。

綜合他的一元主義以及卡拉揚式美學,斯卡尼所呈現的舒曼是相當形式化的,流於表面聲響的雕琢。偶有特殊的運音法與樂句呈現,但大抵是十分制式化的演出——從第一樂章的幽暗到終樂章的萬丈光芒,從痛苦到快樂,浪漫即浪漫,抒情即抒情。看似打動人心,但深掘進去,當中並沒有什麼太深的思考。在斯卡尼隨性、滑稽的指揮動作之下,舒曼的第四號交響曲彷彿掉入了十九世紀,回歸成為了權貴階級間無益而淺薄的消遣。這是「娛樂」面向的舒曼。

但此次的鋼琴家白建宇,便走向與指揮全然相反的道路了。

另一角度的舒曼

鋼琴家白建宇對於舒曼的個性、生活與內心生活等等有著較深層的體悟。他彈奏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54)彷彿是對於作曲家本人的一種試探。白建宇指尖下的三個樂章都顯得緩慢而凝重,不追求表層音色的細膩展現,改用較粗厚的觸鍵處處「拷問」著作曲家:「這個Animato是真實的活潑嗎?」、「第二樂章的抒情旋律中藏的是什麼?」、「第三樂章的快板之中,你真的快樂了嗎?」

在質問之後,白建宇帶來的幾乎是對於該曲傳統認知的全面性解構了。這首A小調鋼琴協奏曲表面是舒曼顯性的人格特質:時躁時鬱、時而浪漫抒情;白建宇的舒曼卻處處佈滿灰色的氛圍,對他而言似乎舒曼是一個終生憂鬱、不曾獲得深抵內心感動的存在。

他甚至預先抗議了該晚協奏曲及交響曲共享之處,而貝多芬《命運》式地衝破黑暗。原應燦爛而活力四射的終樂章開頭被彈得黯而慢,沒有抵達Allegro當中帶有的「快」與「快樂」的原意。他抵抗著聽眾的期待,如同舒曼本人一樣將自己包裹進無人能夠涉入的疆土。

但協奏曲演出最失敗之處也於此產生:指揮和鋼琴家心中的舒曼簡直扞格不入。在第一樂章時指揮較為妥協,但在第二樂章斯卡尼便按耐不住,在白建宇依然處於探索的情緒時,大提琴主題就兀自縱情地歌唱,形成尷尬的強烈對比。終樂章樂團與指揮也更加地強勢,到了再現部時鋼琴已經完全被樂團拖著奔跑,白建宇所追求的「反快樂」也完全地被斯卡尼的「表象快樂」給破壞了。一個舒曼殺了另一個舒曼,樂曲終了時聽眾也因那光彩而立即高呼「Bravo」,多麼諷刺。

兩種舒曼的成果

綜觀演出,我們同時聽到了兩種對於舒曼作品,甚至是舒曼本人的剖析。白建宇在演奏中添加了相當多他對舒曼的(理性與非理性的)解讀,並破壞了一般聽眾的傳統想像;斯卡尼則無視了過多個人化的感性分析,僅以譜面提供了卡拉揚般的形式美學,以樂團聲響的極致一元主義嘗試著類似漢斯利克(E. Hanslick, 1825-1904)式純粹的音樂美。兩種解讀方式究竟孰是孰非?哪個才更加貼近作曲家的原意?

於我而言,前者並不能說是全然的成功,但後者顯然有力有未臻之處。首先,斯卡尼在演奏上並沒有全然地革除個人化的色彩,反而處處流露出他對舒曼作品不甚深入的見解,例如他在兩首的終樂章對於快樂的盲目崇拜、協奏曲第二樂章隨心所欲的大提琴主題歌唱、交響曲第三樂章結尾對於運音法,以及速度不必要的過度修飾……等。這些對於音樂而言都是有害的矯飾。

而且,在交響曲演出中真正感動人心的,反倒是偏離了「一元主義」的那些片段:如第二樂章雙簧管與大提琴首席個殊化的獨奏,以及終樂章前衝破黑暗而充滿號召力的長號等。其餘的段落僅僅流於聲響的把戲而已。反觀白建宇的舒曼句句言之有物,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他在曲子之中的深思與同理。顯然指揮斯卡尼並非真正的形式主義者,而只是包裝成形式主義的無思想者罷了。

音樂詮釋並非一定要特立獨行、大破大立,並不一定要加入歷史演奏的觀點,也不必總是投射對作曲家本人的揣摩,但絕不能丟失了自己的中心思想。

在音樂會之後

在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的當下,人人自危,彼此的疏離感、猜疑與不理解不斷地加深;NSO國家交響樂團在決議不取消演出的當下亦罵聲四起——但或許在音樂會之後,我們都理解到這是一個再明智也不過的抉擇。音樂廳內從未比這次的演出更加寂靜,最後的安可曲——絃樂版《夢幻曲》(Träumerei)能毫無顧忌地繚繞在空氣中,療癒了所有在場的聽眾,指揮似乎也流下了淚。正如白建宇在採訪中說的:「面對瘟疫不需要恐懼……愛才是最重要的事,全世界的人,要互相保護。」【1】。

願往後數週NSO的音樂會同樣平安順利地舉行。

註釋

1、〈無懼武漢肺炎 白建宇彈琴說愛〉,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206003672-260405?chdtv

《世紀之聲》

演出|國家交響樂團、里科・斯卡尼(Rico Saccani)、白建宇(Kun Woo Paik)
時間|2020/02/07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指揮家里科.斯卡尼帶領下,完成顛覆了我對於NSO國家交響樂團的聲音印象。而鋼琴家白建宇與指揮家里科.斯卡尼之間除了是好友關係,鋼琴家白建宇亦曾經於2015與2016年樂季擔任過NSO國家交響樂團之駐團音樂家,讓獨奏家、指揮與樂團之間從多年默契中產生不言而喻的火花。(洪于淳)
2月
12
2020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