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裡藏刀《2014新人新視野:戲劇篇》
12月
23
2014
新人新視野/我們在開創意會議(國藝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1次瀏覽
邱書凱(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這是一家廣告公司,名為「水來桃」的罐裝飲品是他們致力行銷的商品。不過,該怎麼「包裝」它呢?裡頭的經理、創意總監、行銷總監、廣告演員、製片導演正為此絞盡腦汁,依據產品特性與行銷對象作分析,進而構思各式宣傳手法,21世紀的消費者究竟有何種購買習性?請先回顧自身經歷後,再繼續看下去。

劇目開端,兩位男性演員各拎著一張「房屋」出場,以誇張稚嫩的「萌」法說明阿桃是來自復興鄉的原住民小孩,具有純樸與樂觀的天性,上身的桃色毛衣與頂上的蜜桃板是他的招牌,典型地以「刻板」描繪原住民的口音與習性,更透露出此劇富滿「虛華」的調性。回到會議現場,這群穿著以黑白色系為主的工作者又重新發想關於廣告的各種可能,藉由主打親情的電信廣告、油切茶飲與提神飲料加以說明臺灣當代廣告媒體發展的概況;再者,又以「同音諧意」來創造出「桃桃寶」等為人熟知的商業名詞。層層討論中,有人產生妒忌,有人受到壓迫,有人則覺得事不干己,最終導致這番討論似乎只有少數者的契合。於此,天馬行空的提案、「藝術」價值的解析、當代時事的嵌入不僅反映團體合作的共識差異,也間接地透過劇情段落的排列窺看媒體的跳躍性思維邏輯,以隨性與即興所構成,且方向不明確亦缺乏前後脈絡的扣合。

裝有LED燈泡的鐵製支架桌閃爍著,桌上的印表機不時悶悶地吐出一張又一張的紙,白板作為商標與撰寫的兩面式運用,天幕則借用為會議投影及商品宣傳的功能,舞台以關鍵物品簡潔地展現出會議場所的特性,並依附劇情(廣告)走向作出汽車、靈堂等相符的場景轉換,著實地嶄露出創意的多元;不過在一人分飾多角又身兼換景人員時,透過場上的換裝來扮演後續的劇中人雖無傷大雅,但時間許可範圍內的幻覺消失後,卻直接動盪整體節奏的呼吸與場次氛圍的延續,使之產生暫時性地抽離效果;道具、服裝隨著時間推進,於舞台上的累積也漸漸地打破整體視覺感,取代的是多重的混亂與表演上的阻絆,卻缺乏讓觀者從表演、設計、導演間整合出彼此的互文關係。

打從演員一開口,「喜劇」的調性即建立於觀者的印象,刻意造作的口音、虛華無實的表演性肢體似乎隱喻著臺下觀眾與電視機前的觀眾「並無所異」。確實,現場的笑聲也證實「是的,我覺得超級爆笑」,一以貫之的手法奠定出本戲展演的定位,淺層式的表演技巧卻也隱約戲謔部分觀者在表演方法「認同」觀感的水平。演出末梢,在一個名為「愛心捐贈」的活動場合中,劇中的主持人道出只要臺下觀眾在幸運物(實質上是演員)臉上夾一只夾子,公司就多捐贈商品至貧難地區,令人詫異的是,「他們」都執行了! 不容諱言,這項企劃在利用他人無形的「痛苦」建立於看似神聖的「愛心」上,將近20支的刑具在燈暗前最後一刻同時被一把扯下,頃刻的震撼力令人淌血,而黑暗中的笑聲卻綿延許久。反觀,當下的靜默則作為筆者的反抗與抵制,創作團隊在劇中「模糊戲劇幻覺與現實空間」時,應審慎地思量觀者能否從中區別亦或重新定位該戲劇作品的目標,一旦「戲劇性」被濫用或誤解,觀看人數乘以場次所釀成的負面價值實在難以估算。

綜觀而言,劇作的核心理念在時間的累積下得以逐步確立;然而,拼貼式的技法,在無數的視覺媒介經由編/導目的性地結構鋪排從螢幕移轉到劇場時,卻也意外地使「情節」走往渾沌地帶。於時間與空間的交錯下,是單純的娛樂或借刀殺人不得而知,但作為擁有自主權的觀者應當適時地抽離,而身為創作者更應當嚴謹地劃分界線。如是,價值觀的拋與接才得以平衡對話。

《2014新人新視野:戲劇篇》

演出|張剛華
時間|2014/12/14 19:30
地點|高雄市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戲不論在故事或人物建構上,都顯得十分單一、平板,毫無層次可言,然而,如此極致地擁抱膚淺或許正是創作者的展演策略,反映這些人物本身以及現實社會中與這些人相仿的無知,但這樣的膚淺是否真有批判力道?就算有,批判深度是否也僅止於膚淺而稍縱即逝?(吳政翰)
12月
30
2014
在當今世界,詮釋《馬克白》的作品難以計數,王墨林執導的《祭典・馬克白》倒是給出一個意外:無政府主義的訴求,在劇中脫自白大鉉之口。對於這個宣告,有關注他劇場實踐的人並不生疏,特別是他近年來關切日治時期的台灣思潮
11月
28
2025
《我,有一個問題?》的創作便是依循在這種心理機制下,試圖讓每個行動能夠在已知的日常與未知的奇異間,為觀眾創造一個不以結論為導向、保持可能性與可感知的世界。
11月
27
2025
儘管切入的方式不一樣,薛美華和鄭嘉音不約而同地從自身狀態出發,透過藝術創作,直視不再美麗的身體與生命狀態,在時序與創作上都經過時間淘洗,進入(創作者)的中老年,展現了長久與物件工作的從容與餘裕。她們享受時間、面對材質、創造空間、看見自身的狀態,然後融合彼此成物。
11月
26
2025
加冕禮成,除了至上的冠冕,馬克白又以垂落的破鑼為假面,不露真容地竊佔所有明日。但白大鉉告訴我們不必絕望——表演雖一度弄假成真,但舞台與演出早已設下時限,冠冕由塑膠所製、銅鑼既不能重圓,權力者當然不能永恆在位。
11月
19
2025
全劇的短景皆以相對輕薄的篇幅展演,可見演員不斷於不同角色之間轉換的功力,篇幅的短促卻使人難以得到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較難深入理解角色內心,以寫實表演為基底的處理手法,似乎難以讓這些現象的荒謬性成為真正的奇觀。
11月
17
2025
《寶島一村》不僅是一部關於眷村的戲,更是一場關於「如何再現歷史」的劇場體驗。它讓觀眾在回味與疑惑之間,重新經驗歷史作為一種活的行動——可被身體感知、也可被再度想像。
11月
14
2025
《了解了》有以表演者本身精湛實力收服觀眾的讚嘆,也有在觀眾佈下的陷阱裡努力存活下來後的拍手叫好,段子《ABC》結束得無厘傻氣,觀眾仍報以客氣禮貌的笑聲作為回應。
11月
12
2025
然而刺激越是強烈,亞洲就越是被概念化與抽象化。以小吃攤為中心的雙層設計,更強化了「亞洲作為他者」的舞台效果。當兩位食客上前,他們碰到的不是在乙支路三街或者西面經營布帳馬車的某位南韓大叔,而是旅外已久、表演資歷深厚的Jaha Koo。
11月
0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