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創作,沒有極限《2014新人新視野》
12月
22
2014
新人新視野/我們在開創意會議(國藝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16次瀏覽
陳雅婷(高雄市文化局表演產業中心駁二正港小劇場技術經理)

《2014新人新視野》,將三位年輕的創作者聚集在一起,跳脫出各自的框架,進行一場只有創作沒有極限的演出。國藝會每年帶來的年輕藝術家,總在每一年為台灣的表演藝術界點綴出美好的未來展望,每年觀賞新人新視野的演出,都會讓我期待這些年輕藝術家未來的作品。

張剛華的作品《我們在開創意會議》,表現出殺掉創意的人其實就是我們自己。開場的童言童語建立起一個虛幻卻又莫名熟悉的角色,彷彿在告訴觀眾:對,你一定在什麼地方看過他。當然,我們都看過國片《報告班長》,人生中都有很長一段時間被植入原住民語尾都會加上「的啦」的既定印象,這正是這齣戲最誠實的部分--在現代社會中,創意根本不存在,所有的創意都是模仿。雖然某部分的轉場之間仍有些僵硬,過度的玩弄花俏的效果,令人有「為轉場而轉場」之感,但透過誇張的肢體語言與強烈的角色符號,再加上緊湊的劇情對話,五個正在開會的演員緊緊的吸住觀眾的視線。

打著創意這塊招牌,其實卻毫無創意;表面上重視創意,事實上根本不在乎創意。創意已死,於是張剛華為創意舉行了一場喪禮,弔詭的是,創意從開演到最後都不曾存在過,未有生,何有死?所以下一個畫面,創意又回到了舞台上,這次創意無法言語,只能順著端出這道菜的人走向觀眾,觀眾手上握著的是殺死創意的凶器。這才赫然大悟,殺死創意的不是不斷模仿的創作者,而是噬肉嗜血的觀賞者。

張國韋創作的《肌哲》,是一個解構肢體的過程。當表演者使用身體去表現無論抽象或者具象的概念時,永遠都是以肌肉作為工具進行表演,然而以人體去表現肌肉卻不是常見的表現方式。人體其實與肌肉在形象上極度的相似,同樣是利用伸展收縮進行運動,只是平常我們看不見肌肉的動作,但卻可以透過人體的動作去了解究竟使用到多少肌肉。

透過張國韋的背景,可以猜測他對人體的了解甚深,《肌哲》就是他對人體的解構。他將觀眾對人體的印象分解成各種不同的層面,從大眾一般對於肌肉剛強的印象出發,充滿力度的使用身體每一塊肌理,在燈光的輔助下甚至可以看到單塊肌肉的延展。有時又無限柔軟,極慢的同時表現出肌肉強大的承受度,透過舞者以部分軀體的拼接,再透過鏡面壓克力的反射,模擬肌肉運作時的延展及彈性。張國韋所追求的是對肢體的知,這個求知慾在舞台上露骨的流瀉,使人難以移開視線。

由陳逸恩創作的《日子》,說著一個最簡單卻最複雜的故事。舞台上使用大量的鏡子以及日光燈,最具象的事物融合現代舞抽象的肢體,成為一股深入內心的重擊,重擊著我們漸漸僵化的感官。甫自大學畢業的陳逸恩創作出《日子》更具說服力,離開了熟悉的求學環境,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面對未來的恐懼,當你照著鏡子的時候,不安就會從最日常的角落鑽出來,恐懼不存在生活裡,而是生活本身就是恐懼。

《日子》讓我想起蔡明亮的電影《洞》,那樣晦澀、孤獨、不確定,其實就是我們的生活,生活究竟是什麼,對許多人而言生活早已麻痺--我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而生活,卻反過來榨乾我們。最後鏡子朝著觀眾逼近,壓迫著整個視覺,我才發現,這些鏡子壓迫的不是舞蹈中的舞者,而是我們這些睜著大眼坐在觀眾席屏息的觀賞者。

這三位年輕的創作者透過新人新視野得到了互相交流的機會,也讓觀賞者看到了更多思考的空間。非常期待再看到這三位創作者的作品,希望能再次有機會,透過他們的視角去看看他們所看到的世界。

《2014新人新視野》

演出|陳逸恩、張國韋、張剛華
時間|2014/12/13 19:30
地點|高雄市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新人創作者面對15萬跟50萬,是兩道截然不同的題目。有了充沛優渥的資源支持,還需面對因限制而來的挑戰嗎?除了創作之外的現實面呢?這該是屬於創作者的自我提問與警覺。(黃佩蔚)
1月
28
2015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