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自造系列出色的第一步——《公寓》
4月
18
2022
公寓(斜槓青年創作體提供/ 羅慕昕攝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712次瀏覽

吳依屏(專案評論人)


《公寓》講的是一棟五樓公寓裡住戶們的故事,編劇在劇情推進中不斷地重複強調,「五分鐘後,這棟公寓將會爆炸,住在裡面的人無一倖免。」而藉由接下來的片段,觀眾分別從不同角色的對白中拼湊出這段時間內不同人物視角的經驗故事。


真.工業風公寓

《公寓》選在偏僻的工廠裡演出,舞台設計則是選用貨櫃屋裡的水泥地面,周遭環境留有工廠做工需要的設備及配件。演員配合演出所需的佈景,利用透明塑膠布的出現、捲動、割裂等以製造及變換場景,並且使用長桌、膠帶、垃圾袋、爬梯等道具來豐富舞台動作及肢體運用。


公寓(斜槓青年創作體提供/ 羅慕昕攝影)


公寓(斜槓青年創作體提供/ 古知典攝影)


將公寓場景放置於原始粗糙、工業用途的場所的這項選擇,替文本的文字呈現增添了冰冷疏離的氛圍。雖然無法令人立馬將劇本中的場景與工廠合理的連結起來,然而這樣的意外之舉倒是呈現出令人驚艷的效果。其中,音效音樂及燈光的設計都恰如其分的為製作的成功貢獻出應有的水平。

往上爬、往上爬、下墜

演出當下,我們試圖經由解讀各個角色的台詞來發掘誰是造成公寓爆炸的兇手的真相,但編劇卻不斷重複告訴我們,「或許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你之後你能找出是誰幹的,但我先跟你說,那一點都不重要。」這樣的對白傳達出對於人生執念的諷刺與無感:人生的真相、最後的成功並不重要。而這種對於生命荒蕪中燦爛高光的追逐同樣藉由五樓跳樓自殺男子的口中傳遞出來,他不斷地想往上爬,想成功,最後卻以跳樓下墜的方式結束生命,不可不謂諷刺。

一樣對生命的意義有所討論啟發的則是此劇中垃圾的存在及處置。一樓的老人總是說「放著就好」,表面上說的是人們要丟掉的垃圾,實際上暗喻人類的爭奪慾望。整齣戲藉由一樓老人的垃圾處理、二樓姐弟倆帶有驚悚懸疑成分的莫名垃圾、以及演員們不斷出現的收放垃圾片段等,確立強調垃圾與人類日常生活的無法割裂,也暗暗指涉人類那無可收斂的蓬勃慾望,如何骯髒黏膩,卻又如蛆附骨。


公寓(斜槓青年創作體提供/ 古知典攝影)


整齣戲討論的是公寓裡的人,這些人既嫌棄公寓的老舊髒亂,卻也視之為身心疲憊之後可供休養的家。這種既排斥卻又需要的矛盾性不斷地在文本中盤旋迴繞。此外,各層住戶間互不交談卻又對彼此生活了解的態度反應了現代社會中個人主義盛行之下疏離冷淡的人際交往關係,試圖保持距離,卻又因為空間的緊密狹窄,難保絕對的隱私。

整棟公寓彷彿人類社會的縮影,而居住其中的各層居民就彷彿人生不斷輪迴的各種階段,有懞懂年幼的青少年、互相厭倦爭吵不斷的情侶、妻子離家的獨居丈夫、以及孤身一人無所寄託的獨居老人,從公寓居民的日常對話中,觀眾看見人生百態而照見己身。

青年自造《公寓》為斜槓青年創作體於2022年啟動的長期計畫【1】,他們的目的「期望能將戲劇應用在不同場域-地方、社會以及藝術教育之中。」而從這齣戲選定的地點,以及舞台設計更能讀出他們挑戰傳統戲劇演出的決心及創意。此劇作為此台南在地劇團的首次獨立自製的售票節目,可以說是頗為出色,其後續創作值得關注留意。


註解:

1、取自節目單。「青年自造」為斜槓青年創作體於2022年啟動的長期計畫,是劇團首次獨立自製的售票節目,每年度將擬定不同的創作主題及形式進行實驗。第一年計畫為「戲劇文本」與「空間」,選定《公寓》作為演出文本,演出地點為台南南區一座工廠。

《公寓》

演出|斜槓青年創作體
時間|2022/4/15 20:30
地點|李維造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直到演後從觀眾席離開,先步入隔壁挑高寬敞的廠房,再踏進戶外茫茫夜景,彷彿才得以稍可喘息,回頭細嚼前一刻經歷了多少當代城市生活的緊張疏遠和末日式悲劇境遇。(楊美英)
4月
25
2022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
然而劇場的演出畢竟產生了一個新的文本,因而阮劇團的剪裁與重製,就不僅僅只是關係到在劇場條件下,如何為代言原作而調整敘事策略,同時也創造出了劇團對於「鄉土」的閱讀態度。
7月
25
2025
該劇倫理預示趨向某一劇場重要議題:情感的處理是否一定要走向極端的宣洩?劇場能否承擔「情緒節制」的美學創作?
7月
18
2025
小狐狸這一段從原鄉到陌生地的遷移歷程,彷若當代高移動率、移工人口與北漂的狀態,使得《還沒有名字的故事》不只是一齣成長童話,更像一面折射現實的萬花筒。
7月
1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