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戲的移植與傳統戲曲能有更多可能嗎?《鬼酒》
5月
18
2021
鬼酒(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青年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1次瀏覽
劉亭汝(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生)

戲曲之間的移植現象,是一種自然的過渡,在同一齣劇目彼此間的搬移流轉,演繹詮釋的不同與表現,會有不同的趣味在表演上。因此,劇目間的流傳,是戲曲傳播性的自然生態。

《鬼酒》源於《地府尋妻》又名為《陰陽河》、《賞中秋》、《西川奇聞》等(上述泛指同一劇目)做為改編移植的劇目源頭,但在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青年劇團的演出,得見劇目移植成客家戲自有其表演特色,山歌平板的變化與創作者的巧思,將一桌二椅漆成黑白兩色營造陰府氣氛,移動式長框的走位凸顯演員的走位,表現戲曲的寫意恰如其分。在劇本的設計上透過客家諺語、俗話將其融入,都能顯現編導在設計上是熟悉戲曲的表演風格,呈現應有的演出方式。

技術上來說,影像投影是大多數表演上會有的趨勢,但此次的影像與字幕卻未有讓演出起到加分的作用,演出中因燈光的作用下,影像所製造出的流動感反而不突出,無法準確或虛幻的表現戲曲意象,也無法突出演員所在的場域與劇情的需求,反而更像是硬加上去的演出佈景;左右兩側長掛白布字幕,設計的底圖與字本身不相符,常見字行的段落不明,須注意其字幕的呈現方式,且因為轉場時為黑幕,字幕顏色與背景底圖的跳躍,造成觀眾在觀看上時的落差,明顯產生觀感的不適。

因情節安排的明顯差異,迫使燈暗燈亮太過於平凡,以至於觀眾的觀感打斷後重新連結,《鬼酒》的劇情鋪陳上明顯一直試圖塑造唱段或者身段的高潮表現,但過多的這樣高潮,使觀眾對演出上有所審美疲乏,難以共鳴,疲乏後的共鳴自然對演出就興趣缺缺,因此可以審視的地方,是在場次的安排,可利用戲曲轉場的特性,將其劇情相隔間更為緊湊,會使得整體演出的氛圍更為恰當,不至於中斷觀眾的帶入感又過於誇張的凸顯個人特色。

演員的表現上大相徑庭,明顯有身段與聲色的差異,尤其以貪花鬼的角色,明顯感受出對其角色的不熟悉使整齣劇有明顯的差異。角色聲調掌握怪異,身段表演上缺乏創造,因此形成落差。再者貪花鬼在劇中佔了極具重要的關鍵,卻顯得怪異與格格不入,在其他角色上的塑造便是淪為複製缺乏個人鮮明的特色,未能達到演員創造角色一樣,實屬可惜。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青年劇團的演出在近年中都能看出客家戲的成功移植,從近年的演出都讓人十分驚嘆與驚奇,但不禁思考除了移植外能否有更多獨有特色來保留作為演出性質的分別,而除了客家戲外,能否在其他臺灣劇種上進行著墨,加強戲曲學院之間的共融性,使其更加成長。不單單只是客家戲的綻放,應當是各劇種都能百花齊放,才能使大眾更加認識,在這一點上是可以進步與努力的方向。

《鬼酒》

演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青年劇團
時間|2021/05/03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代神鑄歐冶子》在舞臺表現與議題選擇上頗有亮點,特別是以傳統戲曲探討當代議題,展現出值得讚許的企圖心。可惜對老年照護這熱門主題,仍停留於融入情節層次,未能更深入挖掘其複雜性與情感深度,不得不說是有些遺憾。
1月
28
2025
此次《三個人兒兩盞燈》重製,即便主題不再像當初吸睛,但在兩組演員的精彩演繹下,故事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依舊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入現代觀眾的心靈中。
1月
28
2025
《雙龍比武》貌似大武戲,卻乘著岳飛之名,自其身後延展家族裡事。無獨有偶,亂世背景自然勾勒出岳飛後人的復仇黑暗路,忠、孝、禮、法互斥之下,反映著倫理價值、法律和權威彼此競合的動態世局;復加虛實交錯、立場各異的角色群像讓戲劇性更強烈。
1月
23
2025
野草製作的《再生緣.鏡花水仙》將兩個女性角色結合,加上多元性別的議題,讓舊時代的靈魂得以與現代相遇,雖然整體而言有創作概念重於戲劇結構的意味,但也重新賦予一齣老戲新的生命
1月
23
2025
用新編戲成立的條件去審視,《一代神鑄歐冶子》取材元素豐富,包含技藝/人性、世代間的落差/傳承、長者的生命意義/自我接納以及老年照護。然而多數元素只是點到為止,像是技藝相關內容多由唱唸帶過。
1月
09
2025
《追香記》的結構設定本非大開大闔的磅礡氣勢,也沒有刻意營造的詭譎瑰麗,卻像是平實而溫馨的生活小品,淡淡的訴說著一齣浪漫歡欣的愛情喜劇。
12月
31
2024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編作品開始從史書中挖掘題材,風格逐漸向歷史劇靠攏。《仁劍.開鋒》便是在戲說的「鍘美案」基礎上,強化歷史背景,聚焦於君臣,把原本的負心案件,轉變為一齣探討君王如何面對私情與公理衝突的君臣戲。
12月
27
2024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
重新定位《追香記》,在戲曲愛情的最大公約數才子佳人之前,代以「女才」伏線回收經典故事迴路,從經典派生,恍如同形,實為他者。創作團隊追尋的或許是生旦兩全之勝場。
12月
1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