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造》的訓詁學,傳統與當代的交互疊合
7月
10
2024
上造(許程崴製作舞團提供/攝影歐珀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99次瀏覽

文 簡麟懿(專案評論人)

《上造》,送走也;意指一場「送走Sàng Tsáu」的祭典,同時也是許程崴製作舞團於2022年所發表的沉浸式舞蹈作品,將原本民間臘月廿四祭灶節的送神儀式,轉化成顛覆傳統鏡框式舞台的開放式演出。

《上造》的創作基底源自於編舞者許程崴家中經營殯葬業的獨特環境,以及彼時新冠疫情所帶來的諸多紛擾和淨空。許程崴更藉由訓詁學中的聲訓一法,創造出《上造》的一語雙關,把心中的祈願直達天聽,不僅送神也進一步創造(神),透過舞者所扮演的七寶:金、銀、瑪瑙、珊瑚、硨磲等物,帶領觀眾在諸神的悄悄行進間,揮一揮當代藝術的衣袖,不帶走絲毫傳統祭儀的雲彩和包袱。

回顧其過往的創作歷程,不難看出許程崴對於祭儀文化、死亡與新生之熟稔以及偏好,時常徘徊在不可視的生命經驗與邊緣當中,尋求肉體所不可承受的抽象與非日常;加上長期與舞蹈家古名伸、何曉玫等人工作的經驗脈絡,許程崴打造出近距離的身體美學亦是有其淵源,並非無心插柳的文化拼裝。

一般來說舞蹈的本質會強調出神入化,然而細觀許程崴的「出生入死」,此次《上造》的沉浸式舞台則考驗了舞者如何在充斥觀眾的夾縫中求生存;筆者將每一次《上造》的舞者與觀眾間的互動,都視作是一場表演者在作品裡頭的冒險,冒險不一定有用,但卻能激發觀眾的好奇心。跟隨著觀眾在許程崴所指定的紅燈區域中自由走動,筆者也在默默觀察舞者如何迎合這些艱難的困境,畢竟請神容易送神難,如何在觀眾隨機遊走的混亂中,試圖創造一些秩序,對編舞者、舞者與觀眾來說,無時無刻都是一件極具創造性且不甚容易的事情。


上造(許程崴製作舞團提供/攝影歐珀豪)

消弭鏡框的邊界,劇場裡的沉浸式美學

《上造》一作,分別以「迎賓」、「歹物仔」、「儀式」、「大祭大霧」與「送神」五個章節所組成,舞者一開始散佈在水源劇場的各個空間,以偶戲般的姿勢形象維持不動,觀眾必須穿梭在佈滿虎頭銅鈴、黃色符紙以及紙紮工藝裝置當中,才能尋覓到編舞者所指定的特殊空間,選擇站立或坐定的一隅來靜待舞者後續的變化。

觀賞動線一共有四種形式,在最初凝視作品的過程當中,觀眾會先以圍圓的環佈視角,如同編舞者試圖營造的天公爐形象來觀看作品;其次會藉由舞者的明示,將觀眾送往看野台戲的第四面牆一隅;而後再改往放射狀的中心場域,成為被獻祭的對象;最終才開放成自由行走的沉浸式劇場形式。

七位舞者象徵七位神祇,他們分別催動自身的局部肢體以拍打、轉動肩膀、手指彎曲等方式來進行舞蹈,也因為有其規則的限制,更使得每一組別的視覺畫風有所不同;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近年來,沉浸式劇場對觀眾而言早已不是一個什麼新穎的提案,然而許多編舞家仍大張旗鼓地將觀眾席從劇場之中消失,並且利用黑盒子(Black Box)劇場原先擁有的優勢,如隔音、避光以及阻絕外部的干擾等等,形塑出一個如場域特定(Site-specific)藝術般的開放式場域,其意圖便在於從內部空間中重新創造一個凝聚時空的存在,這一點,許程崴《上造》所聚焦的舞作中心亦然。

筆者認為,刻意地擾動觀眾和抹掉第四面牆並無不可,只是凸顯出了一個有別於《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2011)和《微醺大飯店》(The Great Tipsy,2021)的時代現象;前面兩者將作品的內容與場域特定藝術的概念相互編織,結合了客觀環境條件與開放式的多元視角/距離,而許程崴的《上造》則是編舞者嘗試發展出一個「劇場裡的沉浸式美學」【1】,還有對應既有的創作模組與上述的沉浸式劇場,提出一個解鎖與重新編碼的企圖心以及回應。


上造(許程崴製作舞團提供/攝影鄭存妤)

以五為數的祭儀性舞蹈,當代表演藝術的內在和諧

值得一提的是,《上造》除了有七寶、天公爐、吻獸等外在符號充斥在場域當中,內在還有對應五行的風水堪輿和整個作品的儀式感相互契合;例如金——虎頭銅鈴的連續敲響、木——紙紮藝術的竹編曲線(應是天公爐的設計,但以視覺上來說,更像是帆船的形貌)、水——如極光般流動的七彩斑斕、火——吻獸造型所吐露出的煙霧瀰漫,以及土——動作/音樂設計各種接地氣的肢體水平與選曲。

五行學說在過去是一種古代中國的哲學觀點,不僅應用在政治的佈局、醫食的藥理依據,還有整個人體宇宙的內在配對與和諧;筆者想要呼應的是,一如評論人李橋河曾提出「(《上造》)看似一齣尋找身體的創作,實則是對於世界觀的構思。」【2】,不論是《上造》與「送走」一詞的聲韻交疊,或是不斷更易的鏡框式和沉浸式劇場視角,乃至於作品的動作設計搓揉了部分現代舞蹈與傳統肢體/技藝的殘影,許程崴的作品反映了當代表演藝術的一種趨勢與回應,即是脫離過去的傳統文本,同時也開闢出和後現代「不的宣言」截然不同之道路,【3】形成一種全新、完整的世界觀,疊合各種層面的可能性,並總結過去數年來市場所淬煉出的成果。

此一現象相較於過往先進的嘗試突破與大膽實驗,更趨於一種多方平衡下的穩定性,一言以蔽之,我們似乎又重回了尋求完美的康莊大道,只不過當代表演藝術的完美似乎更趨向於八邊形,透過不同角度的觀點與素材所結構,形成所謂的「正解」;然而這樣的正解是否也同時失去了某種批判性思維,形成一種具可塑性但常規化的藝術主張,則是仍待持續觀察的現象之一。


注解

1、蔡孟凱:〈從「沉浸式劇場」到「劇場裡的沉浸式」(下)〉,《PAR表演藝術雜誌》,2024。

2、李橋河:〈觸身獻祭的協作儀式《上造》〉,表演藝術評論台,2022。

3、伊凡‧瑞娜(Yvonne Rainer)於1965年發表「不的宣言」,內容反對舞蹈之於技巧與故事情節的仰賴,並企圖還原動作本身純粹中性的特質,此觀點亦是後現代舞蹈史的重要進展之一;不要精美、不要精湛、不要轉化/魔術和假裝、不要閃耀卓越的明星形象、不要英雄、不要反對英雄、不要垃圾圖像、不要表演者與觀眾參與、不要風格、不要裝腔作勢、不要用表演者的詭計去誘惑觀眾、不要古怪、不要移動或被移動。

《上造》

演出|許程崴製作舞團
時間|2024/06/22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認為《上造》這個作品,看似一齣尋找身體的創作,實則是對於世界觀的構思,將世界放置於另一個介於儀式中間的維度空間,使得神聖和平凡之間的邊界變得難以辨認。(李橋河)
5月
19
2022
我們一方面感受自己淹沒在天公爐的裊裊香火,一方面又像是看著一群衛生專員來噴煙清消確診足跡,神聖與世俗的界線在這個「停止跳舞」的瞬間被打開。(許仁豪)
5月
03
2022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10月
08
2024
《我忘記舉手》藉由樂齡族群、青年族群及青壯年族群,讓觀眾重新反思人生階段所面臨的議題,具教育意涵以及人生觀,探討人生哲理……
10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