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試煉與跨界挑戰《行者—陳雅筠古箏演奏會》
5月
31
2018
行者(陳雅筠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238次瀏覽
葉娟礽(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助理研究員)

箏壇新星陳雅筠近年參與國際比賽屢獲佳績,包括:2014年「首屆兩岸民族音樂節暨敦煌杯-民族器樂大賽」專業古箏青年A組金獎,以及2017年「敦煌杯‧首屆澳門國際古箏大賽」青年專業B組金獎殊榮等。谷方當代箏界特別遴選府城在地青年箏家,策劃2018「府城新勢力」系列節目,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共同主辦此次活動,向樂界推薦優秀音樂演奏人才。

▍當代的挑戰

本場音樂會安排的七首作品中,有六首皆是近十年的新作。李萌《八面風》創作於2008年,寫給多聲弦制箏二重奏,由兩位演奏者彈奏兩臺前後相併的多聲弦制箏,每個人有四個不同的演奏位置,共有八個方位,演奏時必須熟記四種不同的排列定弦,並及時應變轉換;兩位演出者不論是撥奏、或是擊掌等肢體動作都配合得相當純熟。作曲家魏軍繼創作《大漠行》之後,於2015年同樣以中亞沙漠為題材創作《行者》,他接續了1980年代以降,徐曉林、王建民等人汲取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西域音樂特色進行箏樂創作的浪潮,這個現象不僅是符應著中國作曲界「回歸傳統」、「尋根熱」的走向,亦同時反映著箏人對傳統五聲音階定弦音樂色彩的不滿足,求新求變的不斷嘗試;《行者》採用的是非傳統五聲循環式定弦,但就演奏技巧和樂曲段落鋪陳上並未見到明顯的創新和突破。下半場安排了王丹紅於2012年創作的《如是》古箏協奏曲,此次將樂團聲部改編為弦樂四重奏與鋼琴;此曲定弦在高音區為兩組六聲音階,低音則為不規則的四聲及五聲音階,和聲表現上較為豐富,但對演奏者辨認弦位則增加了難度,又因箏弦能乘載的張力有限,若能更換為適合的弦號因應,音色會更飽滿圓潤。在一場個人獨奏會中,安排多首非傳統五聲音階定弦的當代作品,雅筠能快速轉換弦位認知與演奏,實屬相當不容易,使音樂會整體呈現多元、絢爛的色彩。

▍傳統的底蘊

《柳青娘》做為全場唯一的傳統曲目,以鋼弦箏演奏、椰胡伴奏,形式上能與現代做一對應,然而演奏質地上則仍待更深的考究。潮州箏樂活五調的迴滑音,大部分以細密顫音輕描淡寫的帶過;椰胡推、拉弓的強弱頓挫加得不適宜,反客為主的領著箏樂進行;節目單的曲意解說亦將潮州二四譜中,「三」、「六」兩音的音高輕重特色,誤植成了「二」、「四」兩音。

▍跨界的試煉與自我的展現

陳雅筠以「表演設計」的發想,結合劇場元素,讓音樂會具有更多可看性。不但設計典雅的圖片或動畫投射在天幕作背景,並邀請舞者(太極扇)、京劇乾旦、八方傳統藝陣創新藝團合作演出。她以《雲之南》展現個人身俱打擊的專才,以箏三重奏《川流不息》呈現她多年與同窗們培養的絕佳默契,並邀請吳雅卿為她與在地傳統藝陣量身訂做《四海八荒》,個人色彩鮮明,令人印象深刻。

綜觀整場音樂會,處處能見到雅筠在策畫上的用心,她積極挑戰自我、將豐富的節目呈現在觀眾面前,值得嘉許。府城的新勢力,是臺灣箏壇的新動力,期盼未來持續見到臺南市傑出演藝團隊主辦此類優質音樂會,亦期盼箏壇新星雅筠透過深度的琢磨和時間的淬鍊,讓閃爍的光芒益發耀眼。

《行者—陳雅筠古箏演奏會》

演出|陳雅筠
時間|2018/05/13 15:0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所有的當代意象詮釋在事後回想都十分有韻味,但在觀演當下感受到的無趣與疏離卻也真實存在;而這一份不適,恐怕不是「前衛劇場」、「意象表演」等術語能夠輕筆帶過的。
4月
30
2025
好似漢普森用他內心的柔軟,在一連串末世的戰爭、死亡與分離之後,對這組作品注入了對人性的關懷;最終將人性領到了神性的終點,主人翁的靈魂終得上帝的拯救,進入上帝的國,得著永恆的安息。
4月
29
2025
趙方豪在這部貫穿了二十四首不同主題歌曲的作品中,忠實地詮釋出富有層次的情緒,再加上劇場新形態的演出方式,趙方豪今晚的演出,確實展現出他音樂中卓越的藝術性,可謂其為相當成功的演唱!
4月
28
2025
無論名稱上被歸類為舞蹈劇場、作曲劇場或其他名稱,這些作品真正扣合的,是當代音樂劇場「去分類化」的本質:跨領域媒材的融合、聽覺與視覺的並置、以及由觀眾自由感知所構成的美學場域。
4月
23
2025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