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壇新星陳雅筠近年參與國際比賽屢獲佳績,包括:2014年「首屆兩岸民族音樂節暨敦煌杯-民族器樂大賽」專業古箏青年A組金獎,以及2017年「敦煌杯‧首屆澳門國際古箏大賽」青年專業B組金獎殊榮等。谷方當代箏界特別遴選府城在地青年箏家,策劃2018「府城新勢力」系列節目,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共同主辦此次活動,向樂界推薦優秀音樂演奏人才。
▍當代的挑戰
本場音樂會安排的七首作品中,有六首皆是近十年的新作。李萌《八面風》創作於2008年,寫給多聲弦制箏二重奏,由兩位演奏者彈奏兩臺前後相併的多聲弦制箏,每個人有四個不同的演奏位置,共有八個方位,演奏時必須熟記四種不同的排列定弦,並及時應變轉換;兩位演出者不論是撥奏、或是擊掌等肢體動作都配合得相當純熟。作曲家魏軍繼創作《大漠行》之後,於2015年同樣以中亞沙漠為題材創作《行者》,他接續了1980年代以降,徐曉林、王建民等人汲取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西域音樂特色進行箏樂創作的浪潮,這個現象不僅是符應著中國作曲界「回歸傳統」、「尋根熱」的走向,亦同時反映著箏人對傳統五聲音階定弦音樂色彩的不滿足,求新求變的不斷嘗試;《行者》採用的是非傳統五聲循環式定弦,但就演奏技巧和樂曲段落鋪陳上並未見到明顯的創新和突破。下半場安排了王丹紅於2012年創作的《如是》古箏協奏曲,此次將樂團聲部改編為弦樂四重奏與鋼琴;此曲定弦在高音區為兩組六聲音階,低音則為不規則的四聲及五聲音階,和聲表現上較為豐富,但對演奏者辨認弦位則增加了難度,又因箏弦能乘載的張力有限,若能更換為適合的弦號因應,音色會更飽滿圓潤。在一場個人獨奏會中,安排多首非傳統五聲音階定弦的當代作品,雅筠能快速轉換弦位認知與演奏,實屬相當不容易,使音樂會整體呈現多元、絢爛的色彩。
▍傳統的底蘊
《柳青娘》做為全場唯一的傳統曲目,以鋼弦箏演奏、椰胡伴奏,形式上能與現代做一對應,然而演奏質地上則仍待更深的考究。潮州箏樂活五調的迴滑音,大部分以細密顫音輕描淡寫的帶過;椰胡推、拉弓的強弱頓挫加得不適宜,反客為主的領著箏樂進行;節目單的曲意解說亦將潮州二四譜中,「三」、「六」兩音的音高輕重特色,誤植成了「二」、「四」兩音。
▍跨界的試煉與自我的展現
陳雅筠以「表演設計」的發想,結合劇場元素,讓音樂會具有更多可看性。不但設計典雅的圖片或動畫投射在天幕作背景,並邀請舞者(太極扇)、京劇乾旦、八方傳統藝陣創新藝團合作演出。她以《雲之南》展現個人身俱打擊的專才,以箏三重奏《川流不息》呈現她多年與同窗們培養的絕佳默契,並邀請吳雅卿為她與在地傳統藝陣量身訂做《四海八荒》,個人色彩鮮明,令人印象深刻。
綜觀整場音樂會,處處能見到雅筠在策畫上的用心,她積極挑戰自我、將豐富的節目呈現在觀眾面前,值得嘉許。府城的新勢力,是臺灣箏壇的新動力,期盼未來持續見到臺南市傑出演藝團隊主辦此類優質音樂會,亦期盼箏壇新星雅筠透過深度的琢磨和時間的淬鍊,讓閃爍的光芒益發耀眼。
《行者—陳雅筠古箏演奏會》
演出|陳雅筠
時間|2018/05/13 15:0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