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映星」的演出與傳承《大河彈劍》
7月
14
2020
大河彈劍2019台北場(國家兩廳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70次瀏覽
林慧真(專案評論人 )

以五或十為倍數的「周年大戲」似乎總是給予觀眾新的期待,「新風格」、「新嘗試」或各種宣示性的轉向,對劇團而言是回顧也是展望未來。「十年磨一劍」恰恰是戲曲舞台上功底的凝練過程,對於「明華園」這個老字號的歌仔戲劇團來說,「九十周年壓軸代表作」也格外引人注目──再過一個十年,即將邁入「百年老店」的明華園,在此時喊出了「傳承元年」。【1】

事實上,明華園於多年前已開始進行傳承計畫,曾在2014年宣布進入「傳承年」,由第三代擔綱部份劇目主演。如《么嘍正傳》原為孫翠鳳飾演龍麒麟與么嘍,改編後由陳昭賢主演么嘍與孫翠鳳進行對手戲。因此,新舊版本的比較、新舊世代的技藝比較,乃是無可厚非。去年(2019)首演的《大河彈劍》也有同樣的情況,《大河彈劍》乃是就《李靖斬龍》進行修編與擴增,原《李靖斬龍》由孫翠鳳主演李靖,《大河彈劍》則由李郁真擔綱此角;雖然《大河彈劍》與《李靖斬龍》有其戲劇結構與角色配重的差異,並非如《么嘍正傳》直接以「青春版」作為世代傳承的對應,但是以角色的傳承意義而言仍具代表性。

如果比較《么嘍正傳》與《大河彈劍》如何處理「傳承」的編排,可以看出細微的差距,前者由當家名角擔綱故事要角,其餘角色改由青年演員擔任,這種「母雞帶小雞」的方式可說是戲曲劇團培養新演員經常使用的方式。《大河彈劍》原則上看起來像「母雞帶小雞」,劇中三個重要角色:李世民由孫翠鳳飾演,李軌由陳勝在飾演,李靖則由李郁真擔綱,在節目廣告單上,孫翠鳳被安置在角色群的正中央,其餘角色圍繞在側;然而由角色配重而言,仍舊難脫《李靖斬龍》的影子,實以李靖作為本劇主角。這齣戲的處理方式較像是「以月映星」,讓青年演員擔綱主演、當家演員作為旁襯──問題是,月亮本身容易吸引目光,星星只能更奮力的閃耀,因此對青年演員而言更為挑戰。

《大河彈劍》以隋唐起義作為故事背景,戲曲的歷史設定常有不符史實或時空錯亂等為人詬病的情況,《大河彈劍》在歷史處理上也有同樣問題,但這裡無意一一指出問題所在,文章想著重的是角色安排的問題。戲劇分為上下兩場,上半場名「石漆」,下半場名「槐樹子」,「石漆」一場象徵著眾人逐鹿天下的過程中,展現李靖善於用兵法權謀又不失心狠手辣的一面。石漆原為上天賜與李世民,李世民知曉後並未如同李靖用來戰爭取勝,反而擔憂石漆會引發生靈塗炭決定毀之,展現李世民宅心仁厚的一面。下半場「槐樹子」為李世民、李軌與李靖三結義之處,三人各自配戴槐樹子於身上,作為兄弟情誼的象徵,至此,故事定調為兄弟情誼的衝突與背叛。

比較李世民、李靖與李軌三個角色,李世民除了展現仁愛的一面外,並無多少發揮,面對其父李淵一統天下的野心與兄弟情誼間的衝突,他並未極力違抗父命,而是選擇勸降李軌;勸降不成,以消極方式放李軌一條生路。至於李軌,則帶有亦正亦邪的性格,他威脅官員以領取政府補餉,也賞識李靖決定結交,最後堅持涼州登基不願受降,性格呈現較為多面。

然而從角色的設定來看,李靖一角出場時間最久,也往往扮演最關鍵性的決定。從一開始以石漆火攻殲滅王世充大軍、取得關鍵性勝利,又決定跟隨李世民、背叛了楊素,最後又被迫背叛李軌攻打涼州,李靖是富有野心的,每一次背叛的決定都是內在的野心的勃發。可惜這個角色的處理,並未如《李靖斬龍》一劇,表現李靖對李世民的較勁與服氣的轉折過程,當李靖知道石漆為上天賜與李世民時,仍舊將石漆用於兵法,最後在紅拂女的規勸下,才終於將石漆的祕密告知李世民。但李靖難道不曾懷疑過,為何上天是將石漆賜給李世民而不是自己?最終選擇告知李世民這個祕密,只是因為紅拂女的道德勸說、而沒有內在的不服氣或掙扎?

在《李靖斬龍》時,因為以李靖為要角,可以盡情鋪墊角色內心的情感與矛盾,但是《大河彈劍》不能只處理好李靖,畢竟孫翠鳳和李勝在是明華園當家名角,必須回應觀眾期待、兼顧李世民和李軌的角色戲份,卻使得應該更為細膩的地方輕輕帶過。因此,我認為《大河彈劍》有意讓演出李靖的青年演員多一些發揮的戲份,也是間接地傳承了《李靖斬龍》的角色,李世民和李軌的角色主要用以陪襯李靖,看似主角實非主角。若不明白這個脈絡,對於李世民一角平淡的處理方式會讓人疑惑當家名角的戲份如此地少;同時,想要三者兼顧的情況下,也相對犧牲了李靖一角內心轉折的發揮。

如果再次解讀《么嘍正傳》喊出的「傳承年」與九十周年大戲宣示的「傳承元年」,差別在於《么嘍正傳》的主角還是當家小生孫翠鳳,以「眾星拱月」的方式讓青年演員逐步擔綱重要角色;而《大河彈劍》則是「以月映星」,孫翠鳳與陳勝在退居一步,讓李郁真發揮戲份較重的李靖一角。2019年,也同時推出新作《吆嘍正傳之二部曲─龍城爭霸》、「青春版」《真命天子》與《雲中君》,由青年演員擔綱演出,因此「傳承元年」不僅是角色配重、還有青年演員對劇目的傳承。

作為九十周年壓軸代表作的《大河彈劍》,看起來隱約要讓青年演員挑大梁,卻又小心翼翼、多方拉扯,反而顯得顧此失彼。邁進2020年,原訂演出首部漫畫跨界劇作的《冥戰錄》因疫情關係取消演出,在題材選擇方面頗有新意,對明華園而言是個新嘗試。再磨十年、回首已是百年身的明華園,下一階段會如何回顧這十年?誰又是下一代當家名角,去扛起百年老店這塊沈重的招牌?

註釋

1、兆欣:〈明華園九十周年大戲 名角擔綱綠葉 《大河彈劍》新生代嶄露頭角〉,《PAR表演藝術雜誌》第323期(2019年11月),頁54-55。

《大河彈劍》

演出|明華園戲劇總團
時間|2020/06/28 14:30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當然,《凱撒大帝》依然有當代傳奇劇場多年來的戲曲與聲樂、歌劇等表演形式結合的部分。吳興國演出賈修斯、凱撒、安東尼,各自使用了老生(末)、淨、武生、丑的行當,以聲腔與表演技巧詮釋三個角色,恰如其分,也維持《李爾在此》、《蛻變》的角色聲腔多重變化的設計。
7月
09
2024
從歌仔戲連結到西方劇本、德國文學、波蘭電影導演或法國文學批評,《兩生花劫》的故事起於江南恩怨,卻在台灣釋放和解。我們當然可以從《兩生花劫》關注且重探本土戲劇的本質,但也不妨將它置於世界文學的脈絡下思考。傳統必須走向世界,而傳統也永遠在當代重生
7月
03
2024
或許老戲新編不若以往跨文化的豫莎劇、取材本土小說系列、或實驗性質系列等劇目的開創與新意,現今的傳承與復刻路線讓豫劇團近幾年的劇目走向較為保守,但在經典劇目不斷重演的過程中,新一代的觀眾看見豫劇團在演員與劇目傳承中的成果亦是打磨功夫的必經過程。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