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於一人的亮眼丰采《川樂.穿越》
1月
02
2019
川樂・穿越(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提供/攝影鄭達敬)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0次瀏覽
陳彥儒(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成立僅五年,在眾多藝文團體中相較下年輕許多,卻是國內近幾年不論在空間經營、發展路線及音樂上皆可稱作典範的重奏團體。從定位明確的團體名稱,到曲目的拓展與累積,或附屬團隊的發展,每一項細節都可以看出米特的成功並非偶然。本次五週年音樂會更邀請到前日本東京佼成管樂團(Tokyo Kosei Wind Orchestra)首席,同時也是日本薩克斯風演奏名家須川展也(Nobuya Sugawa)來台一同演出。本次音樂會選曲也相當有趣,以筆者的觀點來看可說是在同一場音樂會中最大化表現了薩克斯風這項樂器的特質,以及其寬廣的表現風格。

音樂會開場帶來的,是改編自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 1839-1881)的作品《荒山之夜》。筆者的喜好來說其實較不偏愛改編作品,原因不外乎本來作品色彩與張力的呈現,因為技巧所產生的障礙等,會讓改編作品容易呈現四不像的狀態,而非理想中的呈現作品不同風貌。而米特的團員不論音色、音樂想法與默契都相當優秀,加上薩克斯家族樂器的特性,讓整個作品的呈現彷彿是由一台小管風琴演出,別有一番趣味。只是,在作品中後段前述的優點成了小缺點,在編曲上只有單一音色呈現作品畢竟還是有些勉強,筆者認為若是米特能在音樂的明暗與對比上更明確也許會更好。

上半場隨後的兩個作品,真島俊夫的《鳥》與亨利.托瑪西(Henri Tomasi)的中音薩克斯風協奏曲(Concerto for Alto Saxophone),則由本次受到米特邀請的須川展也擔任獨奏。須川展也登台即展現深厚演奏功力,使得米特相較之下顯得過度小心,未能在音樂上給予很好的支持,使得許多時候筆者期待的,米特與須川在音樂上的彼此競奏並未真正出現,甚是遺憾。

下半場第一個作品是須川展也指揮米特,帶來由台灣作曲家周宣宏創作的《恆春古城—瑯嶠之憶》。曲子意境優美,傳統歌謠《思想起》作為動機貫穿三個樂章。不過在曲間卻也讓筆者感覺,作曲家是否對薩克斯風的樂器特性或延展性似乎未能完全掌握,又或者過度小心翼翼,使整個作品讓筆者很快的陷入一種聽覺的審美疲勞。進入到由作曲家Ennio Morricone為電影《教會》所作,著名的配樂作品加布里耶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後,更將這場本應屬於米特的五週年音樂會轉變成為須川之夜。須川展也驚人的技巧與控制力完美展現,讓原本由雙簧管優美音色演奏的旋律有不一樣的呈現,多了一份不同的感動,變奏部分更讓筆者印象深刻,須川展也的演奏彷彿樂器是他身體的一部分那樣自然。

整體來說,筆者對這場音樂會是相當喜愛,卻略帶遺憾的。一定程度上筆者是期待著一場「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 X 須川展也」,而不是『須川展也帶著米特』的音樂會。其實,米特的表現相當不俗,且在不少部分有令人驚豔的表現,如開場的《荒山之夜》的快速音群,或音樂會最後一個作品《肉桂協奏曲》(Cinamon Concerto)最後一樂章爽快乾脆的低音。但須川展也的演奏實在太過亮眼,且大部分時候的米特在音樂表現上趨向保守,讓原本在設計上應該讓人回味無窮的音樂會,變成單純的「須川秀」。筆者相信,若音樂會曲目焦點集中在樂團本身,相信會是一場不錯的音樂會。

《川樂.穿越》

演出|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
時間|2018/12/24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