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登科的英雄之旅—臺灣豫劇團《求你騙騙我》
2月
18
2023
求你騙騙我(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15次瀏覽

文 蔡佩伶(社會人士)

人們總把認識自己當成嘴邊的老生常談,但或許未曾真正理解自己過。《求你騙騙我》藉著荒謬情節,層層逼近妥協現實與自我實現的永恆命題,儼然一場窮酸書生的英雄之旅。

英雄之旅由三個階段「啟程—啟蒙—回歸」組成。金登科的「啟程」從意料之外的錯誤開始:被牛驚嚇而掉了過年物資,他無法對妻子交代。妻子聽聞鄰居正在找牛,靈光一閃幫金登科安上神算高帽,連哄帶騙推著丈夫上神壇。 接著金登科無意識踏上「啟蒙」階段,開始歷劫。重重困難接踵而來,先是鄰里鄉親疑難排解,又是沙知府借雨任務,再到小皇帝的尋物占卜。為了突圍,金登科做出一連串違心行為。同時也更接近他夢寐以求的高官厚祿。但每一次金登科化身神算金,,都同時啟動「回歸」之門,他一心要回家。即使受封大國師,躍上人生高峰那瞬間也不例外。

是什麼力量讓一個屢試不第的落拓老書生願意割捨社會價值毫不戀棧?劇情透過環環相扣的共時性現象構成虛實交錯的世界觀,反覆出現的金妻蒙太奇和象徵物醞釀抒情。具體的鹽罐巧妙推動情節,映照出金登科擺盪在自憐與振作間的幽微心理。難題降臨前總有線索,投射方向。金登科願意行騙,反應他在自我價值跟夫妻情份的兩難,選擇了情感。

整體來看,本劇確實契合導演定調的「舞台劇風格戲曲荒唐劇」。相較於其他劇種版本,降低戲曲程式化表演搭配行當大風吹的設定,以寫實玩張力,再用誇張作表玩戲曲,呈現出獨特的沉著喜感。飾演金登科的朱海珊,處理繁重唱作與非本科的老生應工都舉重若輕,生動神情、清亮唱腔勾勒出窮酸書生的懦弱逞強。

行當制作為戲曲美學之一,強調表演技術與類型化角色的連結性。戲曲觀眾依賴聲腔和程式化表演認可角色。換句話說,觀演關係因「技藝」而串連。本劇巧妙利用此框架,透過跨行當扮演的不精準缺陷製造疏離,打斷觀眾審美,反向增強喜感。有效穿透文化、政治、社會、語言隔閡,藉著歡笑從劇場延伸至觀眾心智,並打開思索的平行宇宙。

《求你騙騙我》

演出|臺灣豫劇團
時間|2023/02/11 14: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 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言,《求你騙騙我》並非唱功戲或做工戲,而是以其生活化的取材與演出為勝,當中的詼諧,作為團慶大戲自然可收到歡樂之效。然作為朱海珊的退休之作、同時也是林文瑋首次擔綱演出新編戲主角的製作,卻也讓人好奇:一般退休告別舞台的製作,大多是演員自己的拿手戲以饗戲迷;推出青年演員,也多會選擇功底吃重的劇目,讓觀眾看見演員的真本事,本次選擇用新編戲不知是何原因?或許,透過兩天的分演,一魚二吃,兼收兩種效果與功能,也讓觀眾比較兩位演員的角色詮釋,就是劇團的目的吧。
3月
30
2023
此次豫劇團演出的《求你騙騙我》為老戲新製,在原有的劇情架構上以生活化的台詞貼近觀眾,值得一觀的是,演員們挑戰相異的行當以及彼此對戲的默契令人感受到誠意滿滿。豫劇團在台扎根七十年,王海玲與朱海珊皆擔負起傳承的重責
3月
09
2023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
聖淵戲曲藝術坊《孫武子下山》巧妙平衡戲段冷熱,將老生文武做表融入情節轉折,展現出演員從行當技藝出發,嘗試混合兩種行當屬性共構一角的個人化再詮釋。
7月
28
2025
《文武天香》在這次的版本裡,因為角色關係的變調,在演員表現上產生了新的逸趣,劇作核心從情愛流轉衍生出新的流變——逃逸美學。愛與自由從創作命題的理想問題,轉化為辯證關係
7月
23
2025
真正獨特之處,是此作依循古典歌仔戲結構形式,卻深入核心思維以求突破,以自由意志挑戰既有體制。自此,作為創作者不畏權勢、自由表述的「身分責任」,取代倫常階級的封建定義。所謂「守本分」,不再是臣服於體制,而是忠於信念的堅持。
7月
23
2025
《尋》結合過往被劃分於不同領域的影音實踐,直球對決編導提出的布袋戲傳承問題:如何在不同技術元素間進行有效調節,使各種力量的消長既相容、又能共構出表演的敘事張力。
7月
21
2025
《雙身》自序幕起,即大量使用意象破除既有的性別框架,也挑戰傳統歌仔戲大多是「忠君愛國」的母題,展現青世代對時代議題的關注與對傳統技藝的創新。
7月
20
2025
整體上,《絃斷鹿台》在音樂設計、舞台特效、服裝配置、還有演員的演技、身段、唱腔等方面都非常完整,整體劇情架構也不錯。除了細節略有不足,人物設計缺乏情感變化外,作者仍給予極高的評價。
7月
2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