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登科的英雄之旅—臺灣豫劇團《求你騙騙我》
2月
18
2023
求你騙騙我(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85次瀏覽

文 蔡佩伶(社會人士)

人們總把認識自己當成嘴邊的老生常談,但或許未曾真正理解自己過。《求你騙騙我》藉著荒謬情節,層層逼近妥協現實與自我實現的永恆命題,儼然一場窮酸書生的英雄之旅。

英雄之旅由三個階段「啟程—啟蒙—回歸」組成。金登科的「啟程」從意料之外的錯誤開始:被牛驚嚇而掉了過年物資,他無法對妻子交代。妻子聽聞鄰居正在找牛,靈光一閃幫金登科安上神算高帽,連哄帶騙推著丈夫上神壇。 接著金登科無意識踏上「啟蒙」階段,開始歷劫。重重困難接踵而來,先是鄰里鄉親疑難排解,又是沙知府借雨任務,再到小皇帝的尋物占卜。為了突圍,金登科做出一連串違心行為。同時也更接近他夢寐以求的高官厚祿。但每一次金登科化身神算金,,都同時啟動「回歸」之門,他一心要回家。即使受封大國師,躍上人生高峰那瞬間也不例外。

是什麼力量讓一個屢試不第的落拓老書生願意割捨社會價值毫不戀棧?劇情透過環環相扣的共時性現象構成虛實交錯的世界觀,反覆出現的金妻蒙太奇和象徵物醞釀抒情。具體的鹽罐巧妙推動情節,映照出金登科擺盪在自憐與振作間的幽微心理。難題降臨前總有線索,投射方向。金登科願意行騙,反應他在自我價值跟夫妻情份的兩難,選擇了情感。

整體來看,本劇確實契合導演定調的「舞台劇風格戲曲荒唐劇」。相較於其他劇種版本,降低戲曲程式化表演搭配行當大風吹的設定,以寫實玩張力,再用誇張作表玩戲曲,呈現出獨特的沉著喜感。飾演金登科的朱海珊,處理繁重唱作與非本科的老生應工都舉重若輕,生動神情、清亮唱腔勾勒出窮酸書生的懦弱逞強。

行當制作為戲曲美學之一,強調表演技術與類型化角色的連結性。戲曲觀眾依賴聲腔和程式化表演認可角色。換句話說,觀演關係因「技藝」而串連。本劇巧妙利用此框架,透過跨行當扮演的不精準缺陷製造疏離,打斷觀眾審美,反向增強喜感。有效穿透文化、政治、社會、語言隔閡,藉著歡笑從劇場延伸至觀眾心智,並打開思索的平行宇宙。

《求你騙騙我》

演出|臺灣豫劇團
時間|2023/02/11 14: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 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言,《求你騙騙我》並非唱功戲或做工戲,而是以其生活化的取材與演出為勝,當中的詼諧,作為團慶大戲自然可收到歡樂之效。然作為朱海珊的退休之作、同時也是林文瑋首次擔綱演出新編戲主角的製作,卻也讓人好奇:一般退休告別舞台的製作,大多是演員自己的拿手戲以饗戲迷;推出青年演員,也多會選擇功底吃重的劇目,讓觀眾看見演員的真本事,本次選擇用新編戲不知是何原因?或許,透過兩天的分演,一魚二吃,兼收兩種效果與功能,也讓觀眾比較兩位演員的角色詮釋,就是劇團的目的吧。
3月
30
2023
此次豫劇團演出的《求你騙騙我》為老戲新製,在原有的劇情架構上以生活化的台詞貼近觀眾,值得一觀的是,演員們挑戰相異的行當以及彼此對戲的默契令人感受到誠意滿滿。豫劇團在台扎根七十年,王海玲與朱海珊皆擔負起傳承的重責
3月
09
2023
《比目戲情》透過非典型旦行雲仙的角色設計,嘗試從戲班文化與愛情敘事切入,反思行當秩序、職業倫理與性別主體等課題。劇中的戲中戲結構,展現表演和人生的互文,埋下題組:當表演與現實逐漸重合,戲與現實的邊界何在?
10月
17
2025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創造了一個賽柏格(Cyborg)劇場,即時投影、動態捕捉、和生成式AI,誕生於不同世代的多媒體形式不僅是提供技術的基礎,而是以一種有機的邏輯與表演彼此嫁接。
10月
15
2025
紀錄劇場關注真實,也關注真實如何被轉化。《媽吉》透過聲音地景、語言策略與代述手法的應用,以劇場幻化文化記憶的田野,使歷史、技藝、敘事、身體與常民藝術在此聚合。
10月
15
2025
蘇俊穎木偶劇團擅長使用豐富多樣的巨偶和聲光特效創造滿台的視覺效果,生動流利的口白也易於吸引觀眾,問題主要在於情節的鋪陳和角色的刻畫如何扣人心弦。
10月
14
2025
《低・俗・畫本》無意提供結論,一如它不以英雄式速解處理創傷,而是讓那些被忽略的苦痛漸進揭露,持續低鳴。劇場作為公共空間,正為照見不可見的幽微事物而存在。
10月
09
2025
場面再大、服飾再精緻,也掩蓋不了敘事貧瘠:母親揮馬鞭的衝突、雲仙投江的悲痛、《比目魚》的奇幻,都被草率帶過,情感張力未能積累,只剩碎片和噪音環繞其間,最終消散於無法收束的雜亂之中。
10月
08
2025
《低・俗・畫本》的魅力,正源自於它並非強行改寫任何一方,而是在狹小的禁閉室密閉空間裡,將兩種語言交織在一起,讓它們相互映照、摩擦,最終展現出底層生活的溫情與韌性。
10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