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的新能量《求你騙騙我》
3月
09
2023
求你騙騙我(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提供/攝影鄭曜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1次瀏覽

文 林慧真(2023駐站評論人) 

臺灣豫劇團於建團七十週年推出《求你騙騙我》,此齣喜劇對於戲曲入門觀眾而言相當具可親性,劇名也特意調整得較為口語與生活化。戲改編自漢劇《神算記》,2002年朱陸豪主演後,於2011年值民國百年時,國光劇團推出「喜劇京典 歡樂百分百」系列,亦曾由盛鑑主演此齣《神算記》。當時國光劇團以「詐騙」議題以扣合時事,強調京劇的生活化,而豫劇團《求你騙騙我》未在劇情上大幅改動,而以生活化的台詞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此次演出分別由朱海珊與林文瑋飾演主角金登科,在朱海珊屆退之際,亦有提攜後進之傳承意味。

這是關於窮酸秀才金登科因騙與一連串巧合而一步步獲得高官厚祿的故事,劇中沒有傳統戲曲因果循環的勸善觀,而是以人性的爾虞我詐道出人世間的荒謬。金登科落魄窮苦,僅能借米度日,借得米與肉卻被牛隻所驚嚇而丟失,正巧養牛人尋牛至此,其妻慫恿金登科騙養牛人能算得牛隻所在以換回米肉。金登科不願斯文掃地堅持不肯欺騙,於此對映出兩人性格的差異,其妻機靈也實際,為了生活所迫逼不得已,而金登科固守文人風骨卻不食人間煙火。

金登科被動地,一步步被妻子推上金神算的神壇,知府聽其威名,便要金求雨解旱象,其妻以鹽罐受潮知風雨欲來,又再次成就金神算的神力。朝中聽聞金神算紛紛來求,宮中因溫玉杯失竊一案要求金神算算出偷竊者,至此,金登科仍舊堅持自己不會算,卻陰錯陽差猜中皇帝手中的「大青棗」而為眾人信任。此時,觀眾皆知情偷竊者為太監總管程公公,金如何又巧合地算出偷竊者呢?其以鹽罐作為心理手段,如同今日之測謊機,嫌疑官員自承所作壞事,程公公聽聞金有此法寶,意圖以毒酒加害之,卻為金因尋兇心焦說出「想喝毒酒」一句所驚,主動招認其為偷竊者。小太監一旁提醒官場中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金於是未供出程公公,而是以屬狗之五十九歲童男子能尋得溫玉杯為謊言,指引程公公順利找出失竊物。

此戲以一連串荒謬巧合構築出官場現形記,漸次推高的謊言與難關增添戲劇性,始終強調自己並非神算的金登科,卻被錯認為善於藏拙的高人。較可惜的是,不斷協助金登科走向神壇的妻子,在金進入官場後便無太多戲份,偶爾充當說書者的角色,其站在舞台左前側看著一切彷彿是個局外人。

上半場的焦點擺在朱海珊飾金登科與蕭揚玲飾金妻的對手戲,朱飾演的窮酸文人懦弱又固執,蕭則展現其足智多謀的特質,兩人氣勢一強一弱相當互補。下半場場景轉至皇宮中,由劉建華飾演小太監、殷青群飾演程公公、王海玲飾演皇帝,三人皆非以平日行當應工。習慣看劉建華飾演翩翩公子,突然以文丑出現著實令人眼睛一亮,其飾演的小太監表情可愛誇張,肢體則刻意壓低身子又保持一種靈活彈性;殷青群素為淨角,飾演太監總管則帶有陰險難測特質,其嗓音捏細,說話輕聲細語,兩隻手舉在胸前偶爾翹起小指,看起來陰陽怪氣又相當具說服力;而為「全才旦角」的王海玲,則以生行飾皇帝,偶爾嘟嘴鼓腮等動作仍看到旦的影子,少了雄偉的霸氣,倒多了分天真模樣。

此次豫劇團演出的《求你騙騙我》為老戲新製,在原有的劇情架構上以生活化的台詞貼近觀眾,值得一觀的是,演員們挑戰相異的行當以及彼此對戲的默契令人感受到誠意滿滿。豫劇團在台扎根七十年,王海玲與朱海珊皆擔負起傳承的重責,此次雖未能比較林文瑋飾演金登科版本的差異,然而朱海珊以一場好戲作為「身教」,而其他演員亦不斷突破本行的演出,便能看見新的能量正在流動著。 

《求你騙騙我》

演出|臺灣豫劇團
時間|2023/2/19 14: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 台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言,《求你騙騙我》並非唱功戲或做工戲,而是以其生活化的取材與演出為勝,當中的詼諧,作為團慶大戲自然可收到歡樂之效。然作為朱海珊的退休之作、同時也是林文瑋首次擔綱演出新編戲主角的製作,卻也讓人好奇:一般退休告別舞台的製作,大多是演員自己的拿手戲以饗戲迷;推出青年演員,也多會選擇功底吃重的劇目,讓觀眾看見演員的真本事,本次選擇用新編戲不知是何原因?或許,透過兩天的分演,一魚二吃,兼收兩種效果與功能,也讓觀眾比較兩位演員的角色詮釋,就是劇團的目的吧。
3月
30
2023
行當制作為戲曲美學之一,強調表演技術與類型化角色的連結性。戲曲觀眾依賴聲腔和程式化表演認可角色。換句話說,觀演關係因「技藝」而串連。本劇巧妙利用此框架,透過跨行當扮演的不精準缺陷製造疏離,打斷觀眾審美,反向增強喜感。有效穿透文化、政治、社會、語言隔閡,藉著歡笑從劇場延伸至觀眾心智,並打開思索的平行宇宙。
2月
18
2023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